通信之OTDR

OTDR,即光时域反射仪,是光纤测量中最主要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光纤光缆工程的测量、施工、维护及验收工作中,形象地被称为光通信中的“万用表”。

工作原理

OTDR利用光纤传输通道存在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特性,通过监测瑞利散射的反向散射光的轨迹制成。它向被测光纤发送一光脉冲,光脉冲在光纤本身及各特征点上会有光信号反射回OTDR,反射回的光信号又通过定向耦合到OTDR的接收器,并在这里转换成电信号,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结果曲线。通过发射信号到返回信号所用的时间,以及光在玻璃物质中的速度,结合光纤的折射率,就可以计算出距离,公式为d=(c×t)/2(IOR),其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t是信号发射后到接收到信号的总时间,IOR是光纤的折射率。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测量光纤光缆的长度、传输损耗、接头损耗等光纤物理特性,并能对光纤线路中的事件点、故障点准确定位。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工程施工、维护测试及紧急抢修、光纤光缆的研制与生产测试等。

 

重要参数

  • 动态范围:此参数揭示了从OTDR端口的背向散射级别下降到特定噪声级别时OTDR所能分析的最大光损耗,动态范围越大,所能到达的距离越长。
  • 盲区:分为事件盲区和衰减盲区两种。由于介入活动连接器而引起反射峰,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接收器饱和峰值之间的长度距离,被称为事件盲区;从反射峰的起始点到可识别其他事件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衰减盲区。对于OTDR来说,盲区越小越好。在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测试中,反射事件和非反射事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状况表现,具体如下:

反射事件

  •  定义:指光纤中产生多于正常反射光的改变,通常由光纤端面引起,如活动连接器、机械固定接头、光纤断裂或连接器断开等。
  •  原理:当光线的反射率剧烈改变时,如从玻璃进入空气中,较多的光线会被反射回去,造成菲涅尔反射,从而形成反射事件。
  •  曲线特征:在OTDR测试曲线中,反射事件通常表现为尖状突起的峰值。 

非反射事件

  • 定义:指光纤中导致光损耗的改变,但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射光,如熔接点损耗、光纤弯折损耗等。
  • 原理:当两个光纤熔接在一起但没有完全对齐,或者光纤弯曲半径过小时,会导致光的损耗,但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射,从而形成非反射事件。
  •  曲线特征:在OTDR测试曲线中,非反射事件一般表现为台阶状,没有明显的峰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