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握手总结过程: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一个带 SYN=1,Seq=X 的数据包到服务器端口(由浏览器发起,告诉服务器我要发送请求了)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发回一个带 SYN=1, ACK=X+1, Seq=Y 的响应包以示传达确认信息(由服务器发起,告诉浏览器我准备接受了,你赶紧发送吧)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再回传一个带 ACK=Y+1, Seq=Z 的数据包,代表“握手结束”(由浏览器发送,告诉服务器,我马上就发了,准备接受吧)
注意:TCP建立连接过程中并没所有发生数据的传输。
总结:
在TCP建立过程中,为什么不能进行二次握手?
- 采用三次握手是为了防止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主机B,因而产生错误。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是指:主机A发出的连接请求没有收到主机B的确认,于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主机A又重新向主机B发送连接请求,且建立成功,顺序完成数据传输。考虑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主机A第一次发送的连接请求并没有丢失,而是因为网络节点导致延迟达到主机B,主机B以为是主机A又发起的新连接,于是主机B同意连接,并向主机A发回确认,但是此时主机A根本不会理会,主机B就一直在等待主机A发送数据,导致主机B的资源浪费。
- 采用两次握手不行,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失效的连接请求的特殊情况,因此采用三次握手刚刚好,两次可能出现失效,四次甚至更多次则没必要,反而复杂了。
四次挥手总结过程:
当数据传送完毕,需要断开 TCP连接,此时发起 TCP 四次挥手。
1、第一次挥手:由浏览器发起,发送给服务器,我请求报文发送完了,你准备关闭吧;
2、第二次挥手:由服务器发起,告诉浏览器,我接收完请求报文,我准备关闭,你也准备吧;
3、第三次挥手:由服务器发起,告诉浏览器,我响应报文发送完毕,你准备关闭吧;
4、第四次挥手:由浏览器发起,告诉服务器,我响应报文接收完毕,我准备关闭,你也准备吧;
总结:
前两次挥手是为了断开client至server的连接,后两次挥手是为了断开server至client的连接,如果没有第四次挥手,会出现如下状况:
- server发送FIN数据包并携带ACK至client之后直接断开连接,如果client没有收到这个FIN数据包,那么client会一直处于等待关闭状态,这是为了确保TCP协议是面向连接安全有保证锝。
- 两次挥手也是不安全的。不能保证server与client都能正确关闭连接释放资源,而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667072/article/details/9564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