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井健一先生是日本的著名武术家,他记录了他真实的武功经历,而最后他也说最崇拜的就是王芗斋先生。说这才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以往我们看到日本人总是瞧不起中国的武术,往往会说正宗已在日本。看影视作品,也往往是日本武士来中国交流,目空一切。但泽井健一先生不然,他极力推崇王芗斋先生,并真实记录了他受击后的感受。
以往的武林,都以打败对手为荣,以力服人、以技巧服人的比比皆是,也有的以击出丈外为荣。更有现代的搏击,以所谓KO或点数取胜为胜出。却鲜见王芗斋先生那样,让受者如遭电击一样,眼前一黑,便败下阵来。而这种效果可不是对阵很久,或者拳来我往乃至点数可成,仅仅一下,就让对手立刻失去抵抗能力。我们在全球著名的搏击比赛中,再厉害的拳击手也达不到如此效果,即使一拳有上千磅,仅仅是打倒对手,使其受到重创而不能爬起再战。
以泽井先生广见闻,肯定也是见过很多高手,并有很多交流。但他终其一生,也未见到第二个有这种能力的人出现,所以才会感慨王芗斋先生是见过的最好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对手如遭电击呢?那就是王芗斋先生通过一生苦练得来的真功夫,而这种功夫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从王芗斋先生一生修炼可知,他并不重形,而是重意。他以站桩为最主要的手段,没有拳路,只有站桩,从站桩中获取这种能量。由此可见,形意拳三体式才是最重要的,五行拳、十二形乃至以后的众多发展套路才是误导了很多爱好者的修炼门径,以打的五行拳功力大、漂亮为傲,岂不知这样或许是走上了徒耗精力的漫长之路,偏离了正道。
内家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无可炫人,一个三体式有什么好看的呢?是以外家掺入之,从而变得拳法不可胜数,最主要的却丢了。我想所谓黄百家先生称此后内家将式微,就在于此吧。可怜后世把三大内家拳搞的架势越来越多,以此为标准用于人前显圣,真的东西却弃掷逦迤,埋于土中了。
人生精力很有限,在靠拳脚吃饭的年代,很多人毕生精力练武,尚不能成就这种技艺。更何况在现代花活满天飞、不靠这个吃饭的年代。哪有精力和真传练到这种高境界呢?
在内家拳高手的比武纪录中,往往都以功力震慑住对手为荣,或者出手见红,飞出丈外、对手毙命,甚至一横一竖。可这种让对手挨上瞬间就失去抵抗能力,脸色灰白,不能再战的就鲜见了。常人以受到打击心慌、气喘、恶心失去抵抗能力为主要考核。一横一竖普通人也能做到,遇上比自己高的就完了,这不是应该追求的东西。更不是王芗斋先生那种技击效果,可见王芗斋先生的武功比很多大师高出很多。
不知道王芗斋先生是否对泽井进行了真传,泽井是否也练到了,我不是练习意拳的,不清楚。但从文章分析,他要是也练出来了,那就是很普通的东西了。他也不会舞阳钢铁推崇王芗斋先生是见过的最好的了,他切实意识到了拳术应该追求什么。
这个东西用他的文章介绍,成就极难。就是站桩,往往每天数个小时,鞋子里都能倒出水来。那得下多大功夫呀!须知那时候皮鞋不多,都是布的,鞋帮可是透水的。
从泽井健一的文章,对比形意拳,以我的阅历和亲见,这应当叫做合劲,就是六合齐到练出来的。我的师兄米可俭年轻时也曾下大功站桩,鞋里也常倒出水。以他的功力,站好桩几个壮劳力竟奈何他不得。他也说过,这种劲力铁麟师爷有,在铁麟师爷的徒弟中,田种兰师父经过千辛万苦练成了合劲,甚至提高到了绝劲。而在田老师的徒弟中,米克俭师兄一直谦虚,说自己也没练成。但我从他那恍如闪电的身法和出手,毫不怀疑他也是行家里手。他也常说有了合劲就了不得,技击效果和泽井先生描述的无二。
而我也一直觉得这才是最符合越女论剑的精髓,这才是中华武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那就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立仆。可不是靠技巧或者引进落空,而是一种令人无法抵御的实力。只可惜今天难以找不到人再现神奇的一幕,空留神往和传说了。
成就高深的武功,需要很大的悟性,毅力和时间,不具备这些条件那是绝无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成者少如麟角的原因吧。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