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性能优化

前端性能优化手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载优化,执行优化,渲染优化,脚本优化、代码优化

1、加载优化:减少HTTP请求、缓存资源、压缩代码、无阻塞、首屏加载、按需加载、预加载、压缩图像、减少Cookie、避免重定向、异步加载第三方资源。

2、执行加载:
CSS写在头部,JS写在尾部并异步、避免img、iframe等的src为空、尽量避免重置图像大小、图像尽量避免使用DataURL

3、渲染加载:
设置viewport、减少DOM节点、优化动画、优化高频事件、GPU加速

4、样式优化:
避免在HTML中书写style、避免CSS表达式、移除CSS空规则、正确使用display:display、不滥用float等

5、脚本优化:
减少重绘和回流、缓存DOM选择与计算、缓存.length的值、尽量使用事件代理、尽量使用id选择器、touch事件优化.

加载优化:

1、减少http请求,尽量减少页面的请求数。(首次加载同时请求数不能超过4个)
(1):合并CSS和JS
(2):使用CSS精灵图
2、缓存资源:使用缓存可减少向服务器的请求数,节省加载时间,所有静态资源都要在服务器端设置缓存,并且尽量使用长缓存(使用时间戳更新缓存)。
(1):缓存一切可缓存的资源
(2):使用长缓存
(3):使用外联的样式和脚本
3、压缩代码:减少资源大小可加快网页显示速度,对代码进行压缩,并在服务器端设置GZip
(1):压缩代码(多余的缩进、空格和换行符)
(2):启用Gzip
4、无阻塞:头部内联的样式和脚本会阻塞页面的渲染,样式放在头部并使用link方式引入,脚本放在尾部并使用异步方式加载。
5、首屏加载:首屏快速显示可大大提升用户对页面速度的感知,应尽量针对首屏的快速显示做优化
6、按需加载:将不影响首屏的资源和当前屏幕不用的资源放到用户需要时才加载,可大大提升显示速度和降低总体流量(按需加载会导致大量重绘,影响渲染性能)
(1):按需加载
(2):滚动加载
(3):Media Query加载
7、预加载:大型资源页面可使用Loading,资源加载完成后再显示页面,但加载时间过长,会造成用户流失
(1):可感知Loading:进入页面时Loading
(2):不可感知Loading:提前加载下一页
8、压缩图像:使用图像时选择最合适的格式和大小,然后使用工具压缩,同时在代码中用srcset来按需显示过度压缩图像大小影响图像显示效果。
(1):使用TinyJpg和TinyPng压缩图像
(2):使用CSS3、SVG、IconFont代替图像
(3):使用img的srcset按需加载图像
(4):选择合适的图像:webp优于jpg,png8优于gif
(5):选择合适的大小:首次加载不大于1014kb、不 宽于640px
PS切图时D端图像保存质量为80,M端图像保存质量为60
9、减少cookie:cookie影响加载速度,静态资源域名不使用cookie.
10、避免重定向:重定向会影响加载速度,在服务器正确设置避免重定向
11、异步加载第三方资源:第三方资源不可控会影响页面的加载和显示,要异步加载第三方资源。

执行优化:

1、css写在头部,js写在尾部并异步。
2、避免img、iframe等的src为空:空src会重新加载当前页面,影响速度和效率。
3、尽量避免重置图像大小:多次重置图像大小会引发图像的多次重绘,影响性能
4、图像尽量避免使用DataURL:DataURL图像没有使用图像的压缩算法,文件会变大,并且要解码后再渲染,加载慢耗时长。

渲染优化:

1、设置viewport:HTML的viewport可加速页面的渲染

2、减少DOM节点:DOM节点太多影响页面的渲染,尽量减少DOM节点。

3、优化动画
(1):尽量使用css3动画
(2):合理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动画代替setTimeout.
(3):适当使用canvas动画:5个元素以内使用css动画,5个元素使用canvas动画,iOS8+可使用WebGL动画。

4、优化高频事件:scroll、touchmove等事件可导致多次渲染。
(1):函数节流
(2):函数防抖
(3):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监听帧变化:使得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渲染
(4):增加响应变化的时间间隔:减少重绘次数

5、GPU加速:使用某些html5标签和css3属性触发GPU渲染,请合理使用(过渡使用会引发手机耗电量增加)。
(1):html标签:video,canvas,webgl
(2):css属性,opacity,transform,transition

样式优化:

1、避免在HTML中书写style
2、避免CSS表达式:CSS表达式的执行需跳出CSS树的渲染
3、移除CSS空规则:CSS空规则增加了css文件的大小,影响CSS树的执行
4、正确使用display:display会影响页面的渲染
display:inline后不应该再使用float、margin、
padding、width和height
display:inline-block后不应该再使用float
display:block后不应该再使用vertical-align
display:table-*后不应该再使用float和margin
5、不滥用float:float在渲染时计算量比较大,尽量减少使用
6、不滥用Web字体:Web字体需要下载、解析、重绘当前页面,尽量减少使用
7、不声明过多的font-size:过多的font-size影响CSS树的效率
8、值为0时不需要任何单位:为了浏览器的兼容性和性能,值为0时不要带单位
9、标准化各种浏览器前缀
无前缀属性应放在最后
CSS动画属性只用-webkit-、无前缀两种
其它前缀为-webkit-、-moz-、-ms-、无前缀四种:
Opera改用blink内核,-o-已淘汰
避免让选择符看起来像正则表达式:高级选择符执行耗
时长且不易读懂,避免使用

脚本优化:

1、减少重绘和回流
避免不必要的DOM操作
避免使用document.write
减少drawImage
尽量改变class而不是style,使用classList代替
className
2、缓存DOM选择与计算:每次DOM选择都要计算和缓存
3、缓存.length的值:每次.length计算用一个变量保存值
4、尽量使用事件代理:避免批量绑定事件
5、尽量使用id选择器:id选择器选择元素是最快的
6、touch事件优化:使用tap(touchstart和touchend)代替click(注意touch响应过快,易引发误操作)。

代码优化

lighthouse上显示主线程耗时最多的是样式和布局,所以对这部分进行优化。主要有一下几点:
1、去掉页面上用于布局的table,table本身性能较低,且维护性差,是一种过时的布局方案。
2、在去掉table布局的同时减少一些无意义的DOM元素,减少DOM元素的数量和嵌套。
3、减少css选择器的嵌套。用sass,less这种css预处理器很容易造成多层嵌套。优化前代码里最多的有七八层嵌套,对性能有一定影响。重构后不超过三层。

接下来是js代码的优化和重构。因为移除Vue框架,以及用服务端端直出,现在js代码已经减少了大部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拆分函数,将功能复杂的函数拆分成小函数,让每个函数只做一件事。
2、优化分支结构,用对象Object,代替if…else和switch…case

// 优化前
var getState = function (state) {
  switch (state) {
    case 1:
      return 'up';
    case 0:
      return 'stay';
    case 2:
      return 'down';
  }
}

// 优化后
var getState = function(state) {
  var stateMap = {
    1: 'up', 0: 'stay', 2: 'down'
  }
  return stateMap[state]
}

优化DOM操作

DOM操作如改变样式,改变内容可能会引起页面的重绘重排,是比较消耗性能的。网上也有很多优化jq操作的方法。
如将查询到的DOM使用变量存起来,避免重复查询。以及将多次DOM操作变成一次等。
这里重点讲一下第二种。常见的需求是渲染一个列表,如果直接在for循环里面append到父元素中,性能是非常差的。原来的操作是将所有DOM用字符串拼接起来,再用html()方法一次性添加到页面中。
还有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文档碎片(fragment)。通过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可以新建一个虚拟的节点对象。
它有一个很实用的特点,当请求把一个DocumentFragment节点插入文档树时,插入的不是DocumentFragment自身,而是它的所有子孙节点,即插入的是括号里的节点。这个特性使得DocumentFragment成了占位符,暂时存放那些一次插入文档的节点。它还有利于实现文档的剪切、复制和粘贴操作。
当需要添加多个dom元素时,如果先将这些元素添加到DocumentFragment中,再统一将DocumentFragment添加到页面,会减少页面渲染dom的次数,效率会明显提升。因为文档片段存在于内存中,并不在DOM中,所以将子元素插入到文档片段中时不会引起页面回流(对元素位置和几何上的计算),因此使用DocumentFragment可以起到性能优化的作用。
经过测试,在当前的场景下,使用fragment的速度和html()是差不多的,都是10ms左右。区别在于最后将fragment添加到页面上$(‘.container’).append(fragment)这行代码仅仅花费1ms。也就是说,将fragment插入页面时不会引起页面重绘重排,不会引起阻塞。

var 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
var fragment = document.createDocumentFragment();
for (var i = 0; i < 20; i++) {
    var li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li.innerHTML = "index: " + i;
    fragment.appendChild(li);
}
ul.appendChild(fragment);

尾调用

尾调用是指某个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另一个函数。
函数调用会在内存形成一个“调用记录”,又称“调用帧”,保存调用位置和内存变量等信息。如果在函数A的内部调用函数B,那么在A的调用帧上方,还会形成一个B的调用帧。等到B运行结束,将结果返回到A,B的调用帧才会消失。如果函数B内部还调用函数C,那就还有一个C的调用帧,依次类推。所有的调用帧,就形成一个“调用栈”。

尾调用由于是函数的最后一步操作,所有不需要保留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因为调用位置、内部变量等信息都不会再用到了,只要直接用内层函数的调用帧,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就可以了。

如果所有函数都是尾调用,那么完全可以做到每次执行时,调用帧只有一项,这将大大节省内存。这就是“尾调用优化”。注意,只有不再用到外层函数的内部变量,内层函数的调用帧才会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否则就无法进行“尾调用优化”。

//尾调用案例
function addOne(a) {
    var one = 1;
    function inner(b) {
        return b + one;
    }
    return inner(a);
}

一个官网怎么样优化,有哪些指标,如何量化

在前端开发中,此规则作为一种开发指导思路,针对浏览器页面的性能优化。

1、用户在2秒内得到响应,会感觉页面的响应速度很快 Fast
2、用户在2~5秒间得到响应,会感觉页面的响应速度还行 Medium
3、用户在5~8秒间得到响应,会感觉页面的响应速度很慢,但还可以接受 Slow
4、用户在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会感觉页面的响应速度垃圾死了。

对首屏加载速度影响最大的还是资源大小,请求数量,请求速度等。代码方面,前端一般很难写出严重影响速度的代码。减小资源大小,可以用各种压缩,懒加载,预加载,异步加载等方法。减少请求数量可以使用雪碧图,搭建node中台将多个请求合并成一个等。对于官网这种项目,最好使用服务端渲染,首屏快之外,也有利于SEO。
检测方案:
使用lighthouse进行性能检测,并对lighthouse提出的建议进行优化。
具体优化方案:
通过静态化、图片懒加载、图片压缩、异步加载(js和css)、优化代码等方式,以下是具体方法.
静态化:
服务端渲染,“直出”页面,具有较好的SEO和首屏加载速度。主要还有以下的优点:
使用jsp模板语法(百度后发现是用Velocity模板语法)渲
染页面,减少了js文件体积
减少了请求数量
因为不用等待大量接口返回,加快了首屏时间
可以尝试Vue的服务端渲染。首页目前有部分是用接口读取数据,然后用jq进行渲染,性能上应该不如Virtual DOM,不过内容不多。
图片懒加载: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化项。因为官网上有很多图片,而且编辑们上传文章图片的时候一般没有压缩,但是很多图片的体积都很大。还有一个轮播图,20张图标,最小的几十K,最大的两百多K。对于图片来源不可控的页面,懒加载是个很实用的操作,直接将首屏加载的资源大小加少了十几M。
图片压缩:
对于来源可控,小图标等图片可以用雪碧图,base64等方法进行优化。目前只是用工具压缩了图片大小,后续可以考虑在webpack打包的时候生成雪碧图。
异步加载js:
通过标签引入的js文件,可以设置defer,async属性让其异步加载,而不会阻塞渲染。defer和async的区别在于async加载完就立即执行,没有考虑依赖,标签顺序等。而defer加载完后会等它前面引入的文件执行完再执行。一般defer用的比较多,async只能用在那些跟别的文件没有联系的孤儿脚本上。
异步加载css:
没想到css也能异步加载,但这是lighthouse给出的建议。找了一下发现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js脚本在文档中插入标签
二是通过``的media属性
media属性是媒体查询用的,用于在不同情况下加载不同的css。这里是将其设置为一个不适配当前浏览器环境的值,甚至是不能识别的值,浏览器会认为这个样式文件优先级低,会在不阻塞的情况加载。加载完成后再将media`设置为正常值,让浏览器解析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example.css" media="none" onload="this.media='all'">

这里用的是第二种方法。但是webpack注入到html中的外链css还没找到异步加载的方法。

  • 20
    点赞
  • 9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