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数据算法:折半查找法

折半查找

  **二分查找也叫做折半查找,查找的对象是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一般默认为升序)。**

让我们来看看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先将中间数和目标key比较,如果相等则返回其索引,否则把序列分成两半,根据大小判断所查找的key在哪一半中,对这一半序列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目标key或查找完序列。

被查找的序列arr中无重复的元素,在此序列中查找目标数target。

被查找的序列示例:int[] arr1 = { 1, 2, 4, 5, 8, 13, 19, 20, 33, 38, 40, 48,
88 }。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target)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return -1;
    }   // 确定别查找的区间
    int left = 0;
    int right = arr.length - 1;   // 开始查找【left,right】区间
    while (left <= right) {     // 找到中间数的索引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 判断 中间数 和 target 的大小
        if (arr[mid] == target) {     // 若相等,则返回其索引
            return mid;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 若大于,确定前半段区间
            right = mid - 1;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 若小于,确定后半段区间
            left = mid + 1;
        }
    }   // 如果未查找到,则返回-1
    return -1;
}

第一步,初始化原序列,left指向索引为0的位置,即此区间的第一个元素,right指向索引为arr.length-1的位置,即此区间最后一个元素,也就是说这个区间是闭区间,[left,right]区间内的元素都是被查的元素。

第二步,找到中间元素的索引mid,判断中间元数和目标数target的值是否相等:

若中间数等于target,说明已经找到了目标数了,查找成功,直接返回其索引mid;
若中间数小于target,说明要查找的数在后半段,即[mid+1,right],所以将mid+1值赋给left,确定下次要查找的区间,重复第二步;
若中间数大于target,说明要查找的数在前半段,即[left,mid-1],所以将mid-1值赋给right,确定下次要查找的区间,重复第二步;
  第三步,当查找到left==right时,是最后一个区间,即[left,left],此区间只有一个元素,即下标为left的元素。如果此元素是目标数则查找成功,返回其索引;如果不是,会重新确定left或right的值,使得left>right,查找完毕退出循环,返回-1。

被查找的序列arr中有重复的元素,在此序列中查找目标数target。

被查找的序列示例:int[] arr1 = { 1, 2, 5, 5, 5, 13, 19, 33, 33, 38, 40, 48,
48 }。

顾名思义,就是当序列中被查找的数有多个时,找到最左边的那个数的位置,然后返回其索引。当然,如果被查找的数只有一个,找到并返回其索引就好了,否则返回-1。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1(int[] arr, int target)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return -1;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arr.length;               // 右侧未闭合
    while (left < right) {                // left==right时,退出循环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arr[mid] == target) {         // 找到时,right向右侧靠拢,记住此位置
            right = mid;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 小于时,左侧闭合,向右靠拢
            left = mid + 1;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 大于时,右侧不闭合,向左靠拢
            right = mid;
        }
    }
    if (left == arr.length) {            // 如果target大于所有元素,返回-1
        return -1;
    }
    return arr[left] == target ? left : -1;
}

大框架并没有发生变化,改变的地方需要说一下:

首先,while的条件变了, left <= righ 变成了 left < right ,当left ==
right时退出循环,为什么要变呢?因为我们这次所查找的区间是左闭右开的,[left,right),当left增长到left ==
right时,所查找的区间已查找完毕,这时我们就要退出循环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此中妙处,请往下看。

if (left == arr.length) { return -1; }
这段代码是干啥的?这是当我们要查找的数大于此序列的所有数时,left会一直增加到left ==
right,而此时的right并未改变,就是arr.length。这段代码是为了处理这这种情况。

当中间数不是target时,调整下次要查询的区间的范围,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因为这是左闭右开的区间。

当中间数等于target时, right = mid; ,怎么回事?找到 target 时不要立即返回,而是缩小「搜索区间」的上界
right,在区间 [left, mid)
中继续搜索,即不断向左收缩,达到锁定左侧边界的目的。当然,如果此时right锁定的就是左边界,left会一直向右收缩,直到left ==
right。

最后的 return arr[left] == target ? left : -1;
是为了应对target小于所有数时的情况和是否找到target时的情况。

与上面的相反,就是当序列中被查找的数有多个时,找到最右边的那个数的位置,然后返回其索引。当然,如果被查找的数只有一个,找到并返回其索引就好了,否则返回-1。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2(int[] arr, int target)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return -1;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arr.length;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arr[mid] == target) {
            left = mid+1;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left = mid+1;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right = mid;
        }
    }
    if (left == 0) {
        return -1;`在这里插入代码片`
    }
    return arr[left-1] == target ? (left-1) : -1;
}

当我们查找左边界的时候,我们是用right指针来锁定左侧边界的;同理,当我们查找右边界的时候,我们用left来锁定右边界,但有一点小区别,因为查找区间是左闭右开的,left指向的元素在查找范围内,因此我们用left的前一个元素来锁定右边界。

这就是为什么当中间元素等于target时,我们要 left = mid+1;
呢,left的前一个元素最终会锁定的右边界,这也就对应了后面的return语句中为什么是left - 1,因为left -
1指向的最右边的target元素。

if (left == 0) { return -1; }
这段代码是为了应对当target小于所有元素时的情况,因为后面有left-1,没有这条语句的话会造成索引越界的情况。

二分查找有一个实现框架: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rr, int target) {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return -1;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
    while (--------) {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arr[mid] == target) {
            --------;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right = --------;
        } else if (arr[mid] < target) {
            left = --------;
        }
    }
    return --------;
}*

当我们实现时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调整框架中所填部分的值。

一般的二分查找最为简单;当有重复数字时,查找相对复杂一些,本文中只提到了查找左右边界的情况,但平常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变种的二分查找情况,比如:查找最后一个等于或者小于key的元素、查找最后一个小于key的元素、查找第一个等于或者大于key的元素、查找第一个大于key的元素等。虽然变化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读者只要理解查找的原理和每一步的过程,将其融会贯通,便可攻无不克。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