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之入门

Linux中一切皆文件;没有文件格式区分;严格区分大小写

Linux与Windows的不同之处

WindowsLinux
默认管理员账户Administratorroot
分区格式(文件系统)NTFS/FAT32XFS/Ext4
路径分割符号\/

命令提示含义

[root@localhost ~]# 管理员用户
[jiang@localhost ~]$ 普通用户
#代表管理员
$代表普通用户

[当前登录的用户名@主机名 工作目录 ]权限标记

”/“是根目录,”~“是家目录。Linux存储是以挂载的方式,相当于是树状的,源头就是”/“,也就是根目录。而每个用户都有”家“目录,也就是用户的个人目录。比如root用户的”家“目录就是/root,普通用户a的家目录就是/home/a

Linux目录结构

/boot:系统引导文件、内核
/bin:用户的基本命令
/dev:设备文件
/etc:配置文件
/home:用户目录
/root:root用户目录
/sbin:管理类的基本命令
/tmp:临时文件存放地
/usr:共享的只读数据
/mnt:临时文件系统挂载点
/media:移动设备挂载点
/opt: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srv:系统运行的服务用到的数据
/var:变化的数据文件
/proc:用于输出内核与进程信息相关的虚拟文件系统
/sys:用于输出当前系统上硬件设备相关信息的虚拟文件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黑色 == 常规
深蓝色 == 目录
浅蓝色 == 快捷方式
黄色 == 设备
红色 == 压缩包

LINUX 基本操作命令

  • shutdown -h now (关机)
  • shutdown -r now (重启)
  • history(查看已操作的命令)
  • su - 用户名 (切换用户)

查看IP、网关、DNS地址

  • ifconfig (查看 IP 地址)
  • route -n (查看网关)
  • cat /etc/resolv.conf (查看DNS配置信息)
  •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Linux版本号信息)

查看及配置主机名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名字 (修改主机名)
  • whoami (查看用户)
  • hostnamectl (查看主机名)

管理网络连接

  • nmcli device status (列出所有的网卡设备)
  • nmcli connection show (列出已配置的网络连接)
  • nmtui (修改网络连接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fdown ens33 (关闭连接)
  • ifup ens33 (激活连接)

  • c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内容 、不可分页)

    1.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系统版本)
    - CentOS Linux release 7.5.1804 (Core)
    2. cat /etc/resolv.conf (查看DNS地址)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search localdomain
    nameserver 192.168.50.2
    3. cat /etc/hostname(查看主机名)
    - localhost.localdomain
    4.less /proc/cpuinfo (查看CPU信息
    5.less /proc/meminfo (查看内存信息)

  • less 目录名 (查看文件内容、 可分页并可控制)
    PgUp/PgDn翻页、按q退出

  • more 目录名 (查看文件内容 、可分页)

  • du -sh 目录名 (查看目录大小)

  • mkdir 目录 (创建目录)

  • exit (退出)

  • pwd (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 cd 目录名(切换、进入目录)
    例如:
    cd /home (切换到根下的home目录)
    cd /root (切换到根下的root目录)
  • cd . . (返回上一级目录)
  • cd . ./. . (返回上一级的上一级)
  • cd / (进入到根目录)
  • cd (进入用户主目录)
  • cd ~ (进入用户主目录)
  • ls (查看当前目录的文件列表)
  • ls -A 目录名 (查看包括名称以 . 开头的隐藏文档 )
  • ls -l 目录名(查看目录里面的内容)
  • ls - ld 目录名 (查看目录本身的信息)
  • ls -lh 目录名 (显示长格式信息+显示占用空间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快捷键操作

  • Ctrl+Alt+F1 (退出操作命令行进入到图形界面)
  • Ctrl+Alt+(F2~F6) (进入操作命令行)
  • Ctrl+l (清空整个屏幕)
  • Ctrl+c (废弃当前编辑的命令行)
  • Esc+ . (粘贴上一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 Tab (命令或者路径的补齐,如果输入的内容唯一标识某一个命令或者路径,Tab一次会自动补齐。如果不唯一则Tab两次显示出已输入内容开头的所有的命令或路径)
  • *(匹配任意0-多个字符)
  • ?(匹配任意单个字符)

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

相对路径(需要一级一级进入)
绝对路径(以根开头’/’,一次进入)

[root@localhost ~]# cd /root/abc/ab/a)

创建目录/文件(目录即文件夹)

  • mkdir 目录1 目录2 (同时创建多个统计目录)
  • mkdir -p abc/ab/a (同时创建多个多级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p abc/ab/a

  • touch 文件名 (创建文件)

删除目录/文件

删除空目录

  • rm 文件名 (删除文件)
  • rmdir 目录名 (删除空目录)

进入上一级目录ab删除a
cd /root/abc/ab
rmdir a

删除非空目录

  • rm -r 目录名 (递归删除包含目录、非空目录)

mkdir -p abc/ab/a 创建多级目录
rm -r abc 删除多级目录
rm:是否进入目录"abc"? y
rm:是否进入目录"abc/ab"? y
rm:是否删除目录 “abc/ab/a”?y
rm:是否删除目录 “abc/ab”?y
rm:是否删除目录 “abc”?y

  • rm –rf 目录名 (强制一次性删除、删除需谨慎)

复制目录、文件

  • cp 文件名 目录名(复制文件到指定的目录)

  • cp –r 目录名 目录名(递归复制目录)

cp -r /root/boot/grub2 mulu1

  • \cp -rf 目录名 目录名(递归复制目录、强制一次性复制)

  • cp –p 文件名 目录名(复制并保存原文件属性不变)

移动/剪切

  • mv 文件名 目录名(移动文件到目录)
  • mv 文件名 [指定目录]新名字(修改名字)

vim 文本编辑器

如果文件存在就打开;若不存在就新建

工作模式:
Vim a.txt (如果文件存在就打开;若不存在就新建)
命令模式
输入i进入插入模式即可输入内容
按ESC键返回命令模式
输入:末行模式
在末行模式输入wq保存退出

快捷操作:

gg/1G		//光标到第一行
G   // 光标到最后一行
yy		//复制光标处的一行;2yy复制2行
p 	//粘贴
dd   //删除光标处的一行;2dd	删除2行
u		//撤销前一次操作;U 撤销当前行所有更改
Ctrl+r	//恢复撤销
/要查找的内容  //查找
n		//查找下一个
N		//向上查找
:w 	//保存
:q		//退出
:wq	//保存并退出
:q!	//放弃修改并退出
:shift+z

替换操作:
:s/查找要替换的内容/替换为的新内容/g(当前行查找替换)
:1,5 s/查找要替换的内容/替换为的新内容/g(1-5行查找替换)
:% s/查找要替换的内容/要替换的内容/g(全文查找替换)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显示行号

管理用户

新建用户

  • useradd 用户名(创建新用户)
  • 设置用户密码(两种方法)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
echo 123456 | passwd --stdin 用户名 //设置/更改用户密码(专业方法)

修改用户

  • usermod -l 新用户名 原用户名(修改用户名)
  • 修改dd用户目录到新建的/ntd/mm目录:

mkdir –p /ntd/mm 创建新的存放目录
usermod –d /ntd/mm dd 把原目录/home/dd用户修改到新建的/ntd/mm目录
mv /home/dd / /ntd/mm 把原目录/home/dd用户剪切到新建的/ntd/mm目录

删除用户

userdel 用户名(删除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用户同时删除用户主目录)

添加组

创建组

  • groupadd 组名(创建组)
  • groupadd –g 编号 组名 (创建组及编号)

将用户加入组

  • gpasswd -a 用户名 组名(将用户加入组)

[root@jpg ~]# gpasswd -a guojing ntd1907
正在将用户“guojing”加入到“ntd1907”组中

查看用户所在组

  • id 用户名 (查看所在组)

[root@jpg ~]# id guojing
uid=1002(guojing) gid=1003(guojing) 组=1003(guojing),1997(ntd1907)

将用户从组中删除

  • gpasswd -d 用户名 组名 (将用户从组中删除)

删除已创建的组

  • groupdel 组名(原有组成员自动被解散)

查看文档的归属

  • 执行 ls -l …命令查看

输出信息包括7个字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w - r- - r- -

  • -:文件类型
  • rw-:文件所有者的权限(属主)
  • r–:文件所属组的权限(属组)
  • r–:其他用户权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文件类型
    — 文件
    d 目录
    l 连接

  2. 所有者的权限
    r = 4 读取
    w = 2 写入
    x = 1 可执行
    — 无

  3. 所属组的权限
    r = 4 读取
    w = 2 写入
    x = 1 可执行
    — 无

  4. 其他用户的权限
    r = 4 读取
    w = 2 写入
    x = 1 可执行
    — 无

  5. 链接数
    文件:链接数
    目录:该目录下有多少个子目录(…)

  6. 所有者

  7. 所属组

  8. 文件大小

  9. 文件创建时间

  10. 文件/目录名

修改文件/目录的属主和属组 chown

ls -ld 绝对路径的用户名 (查看用户归属)
chown 属主 文件/目录(更改文件/目录的所有者)
chown :属组 文件/目录 (更改文件/目录的所属组)
chown –R 用户名 文件/目录(递归更改包含目录及子目录的文档)
chown 属主:属组 文件/目录(同时修改文件属主及属组)

更改读、写、执行权限 chmod

用户增加权限去除权限
u所有者u+rwxu-rwx
g同组用户g+rwxg-rwx
o其他用户o+rwxo-rwx

chmod ugo±=rwx 文件名/目录名(修改文件权限)
递归修改:
chmod -R ugo±=rwx 目录名(修改所有子目录及子目录中的文档)

备份与恢复

zip -ry 要备份的路径及文件名.zip 要备份的目录名(创建压缩包)

案例:zip -ry /opt/boot.zip /boot

unzip 压缩备份的文件名.zip -d 解压到的文件夹目录(解压文件)

案例:unzip /opt/boot.zip -d abc

tar命令文件归档备份与还原
tar –zcPf /root/usrlocal.tar.gz /usr/local/
tar -xPf usrlocal.tar.g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包

tar -xPf 压缩包 - C( C 为指定路径)

光驱的使用:

Mkdir /mnt/dvd 创建目录名
ls /mnt/dvd 查看目录名(无内容)
mount /dev/cdrom /mnt/dvd (挂载光驱)
ls /mnt/dvd 查看已挂载光驱(已挂在有内容)

df -hT /mnt/dvd(检查挂载情况)
umount /dev/cdrom(卸载已挂设备)

配置开机挂载

Vim /etc/fstab(查看/etc/fstab目录的内容)
/dev/cdrom /mnt/dvd iso9660 defaults 0 0
原目录 创建的目录 文件系统类型
reboot 重启
ls /mnt/dvd 查看已自动挂载光驱

  • .zip 压缩包的处理 ——
    制作备份:zip -ry 备份文件名.zip 被备份的文档… …
    释放备份:
    unzip 备份文件名.zip
    unzip 备份文件名.zip -d 目标文件夹
    2.tar.gz、.tar.bz2、.tar.xz 压缩包的处理 ——
  • 制作备份:
    tar -zcPf 备份文件名.tar.gz 被备份的文档… …
    tar -jcPf 备份文件名.tar.bz2 被备份的文档… …
    tar -JcPf 备份文件名.tar.xz 被备份的文档… …
  • 释放备份:
    tar -xf 备份文件名.tar.*
    tar -xf 备份文件名.tar.* -C 目标文件夹
    tar -xPf 备份文件名.tar.*
  • 挂载与卸载设备
    挂载、装载的含义:把指定的设备装到某个Linux目录下,然后通过这个目录就可以访问到设备中的文档数据

指定的设备,光盘 /dev/cdrom、U盘、格式化好的分区、ISO镜像文件……
某个Linux目录(挂载点),用户自己定义,尽量不要用系统默认的那些特殊目录(/boot、/root、/home、/tmp)

  • 挂载操作:
    mount 被挂载的设备 挂载点目录
    ls 挂载点目录

  • 卸载操作:
    umount 挂载点目录

  • 挂载一个存储设备的方式 ——
    需要时使用mount命令手动挂载
    或者
    配置开机自动挂载

  • 如何实现开机自动挂载XX设备?
    vim /etc/fstab 【File System Table】
    … …
    存储设备 挂载点 类型 defaults 0 0
    mount -a 【自动挂载所有已配置设备】

  • 准备工作:开机自动把CentOS7光盘挂载到 /repo/cos7dvd
    1)确保Linux主机已经连接CentOS7光盘
    2)确保挂载点目录已经准备好
    mkdir -p /repo/cos7dvd 【创建挂载点目录】
    3)修改开机挂载配置
    vim /etc/fstab 【修改开机挂载配置文件】
    /dev/cdrom /repo/cos7dvd iso9660 defaults 0 0
    4)检查配置并验证
    ls /repo/cos7dvd 【挂载点目录下为空】
    mount -a 【检查并挂载设备】
    ls /repo/cos7dvd 【挂载点下可看到光盘文档】
    reboot 【重启系统】
    ls /repo/cos7dvd 【再次检查结果】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