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综述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组成

      功能方面(逻辑方面):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包括通信处理机,通讯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资源子网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终端,联网外部设备,软件和信息资源,负责是数据处理,提供网络服务等。

      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数据)

      工作方式: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

      **资源共享:**硬件也可以共享

      分布式功能:以上三个是三大功能

      提高可靠性

      负载均衡

    •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分布范围

        区别是采取的技术:广播技术or交换技术

        广域网:Wider Area Net

        域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 其物理层和链路层的联网设备是中继器和桥接器,路由器是其接入广域网的设备

        个人网: Personal Area Net

        城域网:大概是连接几个局域网,仍然采用的以太网的技术

      • 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局域网,广域网中的无线以及卫星通信网络;共享公共的通信信道,需要检查地址,其不需要网络层,也不需要路由选择的问题

        点对点网络

      • 拓扑结构

        指网中的节点如路由器、主机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主要指的是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星型:每个终端单独与中央处理器相连,eg:有n个节点,一个做中心节点(集线器)

        总线型:用于局域网,通信效率低

        环形:用于局域完,单向传输

        网状型:用于广域网,可靠性高,但成本复杂

      • 使用者

      • 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网络

        报文交换网络

        分组交换网络:又叫包交换网络;根据存储-转发的原理;需要加辅助信息;时延小,缓冲少,

    •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及相关组织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带宽: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b/s)

      时延:一个报文或分组从链路一边传到另一边所需的时间;主要有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发送时延:从发送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最后一个发送完,公式为分组长度/信道宽度;传播时延:一个比特从信道一端传到另一端所需时间,公式为信道长度/电磁波的传输速率;处理时延:处理-转发所需要的时延;排队时延:分组进入路由器中需要排队

      时延带宽积:该链路所能容纳的比特的数量

      往返时延:从发送端发送开始到发送端接受到确认端的信号;

      吞吐量

      速率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

    •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
      • 各种名词解释
        • 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各层及其协议
        • 实体:是任何可发送和接受信息的软件和硬件的进程
        • 对等层: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
        • 对等实体:对等层上的实体
        • SDU: Service Date Unit服务数据单元
        • PCI: Protocol Control Information 协议控制信息
        • PDU 协议数据信息 PDU=SDU+PCI=更小一层的SDU
          • 比特:物理层
          • 帧:链路层
          • 分组:网络层
          • 报文:传输层
      • 分层的原则
        • 相对独立
        • 接口清楚,交流少
        • 功能独立与具体的实现
        • 上层单向使用下层的服务
        • 易于标准化
      • 层次结构的含义
        • n层使用n-1层定义自己,向n+1层提供自己的服务
        • 最底层只提供服务,其他各层即是上层服务的提供者,又是下层服务额使用者
        • 各层细节透明,只能相邻的通信
        • 若逻辑上有直接有信道,则不用经过下层就能实现通信
    •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 协议

        • 定义

          对等实体之间遵循的规则,标准或者是约定;是水平的

        • 组成部分

          • 语法、语义、同步

            语法:数据传输的格式;语义:完成的功能,控制信息,动作,应答等;同步:事件顺序的同步关系

      • 接口

        • 定义:是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系统内部规定的,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接口称为SPA(Service Access Point),SAP在下层
      • 服务

        • 定义:下层向相邻上层提供的服务,垂直的
        • 通过服务原语来交换命令
          • 请求:上层发往下层
          • 指示:下层发往上层
          • 响应:上层发往下层,响应指示
          • 证实:下层发往上层:证实请求
        • 服务的分类
          •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 面向连接必须先建立连接,后数据传输,最后连接释放,如TCP;是可靠的
            • 无连接服务无需连接,直接将带有地址的数据包放在线路上,不可靠“尽最大努力交付”如IP,UDP
          • 可靠服务和不可靠服务
            • 可靠网络具有纠错,检错,应答机制,能够保证数据正确
            • 不可靠只能尽可能正确,必须由用户检测
          • 有应答服务和无应答服务
            • 有应答是系统应答,而非用户应答
            • 无应答,不自动应答,如需应答,则高层应答
    • IOS/OSI模型
      • 定义

        IO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Con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分类

        • 通信子网
          • 是通信设备,完成数据传输功能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单位:比特;任务: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功能:在物理媒体上为数据端透明的传递比特流
            • 主要定义的是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通信设备(DCE)的物理与逻辑连接方法
            • 研究内容
              • 通信链路与通信结点连接的电路接口
              • 通信链路上传输信号的意义与电气特征
          • 数据链路层(Date Link Layer)
            • 单位是帧,是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
            • 通信是点到点;点指的是硬件或者IP地址
            • 功能
              • 成帧
              • 差错控制
                • 解决传输过程中的噪声的干扰
              • 流量控制
                • 为了保证两节点之间的数据速率一致
              • 传输管理
          • 网络层
            • 单位:数据报;进行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任务: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从源端传到目的端
            • 功能
              • 路由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错控制
              • 网际互连
        • 传输层
          • 传输的是报文段(TCP)和用户数据报(UDP)
          • 两个进程间的通信,通过端口,故端到端的通信
          • 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 复用是指多个应用层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 分用是指传输层收到的信息分别交给上面应用层的进程
        • 资源子网
          • 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处理的功能
          • 会话层
            • 又称同步(SYN)为表示层实体或用户进程建立连接并传输数据
          • 表示层
            • 表示的是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方式
            • 有数据的表示、压缩、格式转换
          • 应用层
            • 最复杂的一层
    • TCP/IP模型
      • 网络接口层
        • 相当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 作用:是从主机或结点接受IP分组,并把他们发送到指定的物理网络上
      • 网际层
        • 将分组发往任何网络,并选择路由,但不表示有序
        • 标准的分组格式和协议 IP
      • 传输层
        • 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传输的是报文段
        • 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是用户数据报
      • 应用层
        • 相当于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
    • 二者的比较
      • 相同点
        • 都分层
        • 都基于独立的协议栈
        • 都能解决异构网络
      • 不同点
        • IOS /OSI 有服务,接口,协议的概念;TCP/IP无
        • 通用性有差异
        • 认识IP的重要性不同;TCP/IP开始就考虑到了多种异构网互联的问题
        • OSI在网络层有面向连接支持无连接,传输层是面型连接;而TCP网网际层是无连接通信,传输层是面型连接和无连接两种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