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审设计是否合理
确定应用场景:redis与数据库短暂不一致是否有影响
选择合理的键值对:
确认缓存的更新策略:
先更新数据库,在更新缓存;
先更新缓存,在更新数据库
先淘汰缓存,在更新数据库
先更新数据库,在淘汰缓存
确定缓存的过期机制
主动的定期删除
被动的惰性删除
是否有缓存预热机制
数据量不大的时候,可以不进行预热,数据量大的时候一定要预热
确认缓存的淘汰策略
淘汰最久,最不频繁使用,最先放入缓存的数据
缓存时间设置合理性
缓存时间太长会导致用户访问数据不准确,太短,对数据库造成一定的压力
2.校验是否正确
基本功能验证
缓存增加
缓存删除
缓存更新
缓存过期
缓存读取
数据库和缓存都存在,读取是否正确
数据库存在,缓存不存在
数据库和缓存都不存在
DB 返回异常数据,没有去缓存
特殊场景验证
缓存超时
缓存穿透
缓存击穿
缓存雪崩
缓存上限
缓存预热
缓存停服
3.线上监控
监控缓存命中率:评估缓存的设计是否达到预期
监控中间件:cpu 内存是否异常
监控是否有某个key过大
监控是否存在某个缓存频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