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2架构的web可视化管理工具

1 docker镜像制作

docker官方和个人发布的镜像由于版本等各种原因,漏洞较多,已统计Docker Hub超过30%的官方镜像包含高危漏洞。此外,由于网络等原因也会造成docker pull下载镜像的速度很慢。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手动定制docker系统镜像。构建镜像的方式有两种:

  • 使用docker commit命令
  • 使用docker build和Dockerfile文件

1.1 docker commit

1.1.1 制作步骤

docker commit:提交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为一个新的镜像

本例:制作一个tomcat镜像,制作步骤:
1、拉取一个基础镜像(其始就是OS)
docker pull centos

2、创建一个交互式容器
docker run -it --name=mycentos centos:latest

3、软件上传:将宿主机Tomact、jdk上传到容器中
docker cp apache-tomcat-7.0.47.tar.gz mycentos:/root/
docker cp jdk-8u161-linux-x64.tar.gz mycentos:/root/

4、在容器中安装jdk  (yum install java-1.7.0-openjdk)
tar -zxvf jdk-8u161-linux-x64.tar.gz -C /usr/local/
编辑/etc/profile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61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5、在容器中安装tomcat
tar -zxvf apache-tomcat-7.0.47.tar.gz -C /usr/local/
编辑tomcat/bin/setclsspath.sh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61
export JRE_HOME=/usr/local/jdk1.8.0_161/jre

6、将正在运行的容器提交为一个新的镜像
docker commit mycentos mytomcat

1.1.2 端口映射

docker run -itd --name=t1 -p 8888:8080 mytomcat /bin/bash
docker exec t1 /usr/local/apache-tomcat-7.0.47/bin/startup.sh

通过宿主机访问:http://ip:port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ctqB7sfG-1564832782760)(assets/1559982883731.png)]

1.1.3 目录挂载

1、启动容器t1
docker run -itd --name t1 mytomcat

2、完成目录映射
docker cp t1:/usr/local/tomcat7/webapps /opt/
docker cp t1:/uer/local/tomcat7/conf /opt/

3、停止容器t1并删除
docker stop t1
docker rm t1

4、启动一个新容器并且做目录挂载
docker run -itd --name t1 -p 9999:8080 -v /opt/webapps/:/usr/local/tomcat7/webapps -v /opt/conf/:/usr/local/tomcat7/conf mytomcat

3、启动容器中的tomcat
docker exec t1 /usr/local/tomcat7/bin/startup.sh

4、通过浏览器访问

5、设置宿主机/opt/webapps/下文件时,容器自动修改

效果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WmjQUAaq-1564832782763)(assets/1559984959131.png)]

1.1.4 容器/镜像打包

镜像打包:
1、镜像打包:
docker save -o /root/tomcat7.tar mytomcat
2、将打包的镜像上传到其他服务器
scp tomcat7.tar 其他服务器ip:/root
3、导入镜像
docker load -i /root/tomcat7.tar

容器打包:
1、容器打包
docker export -o /root/t1.tar t1
2、导入容器
docker import t1.tar mytomcat:latest

1.2 docker builder

Dockerfile使用基本的基于DSL语法的指令来构建一个Docker镜像,之后使用docker builder命令基于该Dockerfile中的指令构建一个新的镜像。

1.2.1 DSL语法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Yf3639k8-1564832782769)(assets/1559985528414.png)]

DSL语法:

1)FROM(指定基础image)
构建指令,必须指定且需要在Dockerfile其他指令的前面。后续的指令都依赖于该指令指定的image。FROM指令指定的基础image可以是官方远程仓库中的,也可以位于本地仓库。
FROM命令告诉docker我们构建的镜像是以哪个(发行版)镜像为基础的。第一条指令必须是FROM指令。并且,如果在同一个Dockerfile中创建多个镜像时,可以使用多个 FROM 指令。
 
该指令有两种格式:
FROM <image> 
指定基础image为该image的最后修改的版本。或者:
 
FROM <image>:<tag> 
指定基础image为该image的一个tag版本。
 
RUN后面接要执行的命令,比如,我们想在镜像中安装vim,只需在Dockfile中写入 RUN yum install -y vim
 
2)MAINTAINER(用来指定镜像创建者信息)
构建指令,用于将image的制作者相关的信息写入到image中。当我们对该image执行docker inspect命令时,输出中有相应的字段记录该信息。
 
格式:
MAINTAINER <name> 
 
3)RUN(安装软件用)
构建指令,RUN可以运行任何被基础image支持的命令。如基础image选择了ubuntu,那么软件管理部分只能使用ubuntu的命令。
 
该指令有两种格式:
RUN <command>  
RUN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 ] 
 
4)CMD(设置container启动时执行的操作)
设置指令,用于container启动时指定的操作。该操作可以是执行自定义脚本,也可以是执行系统命令。该指令只能在文件中存在一次,如果有多个,则只执行最后一条。
 
该指令有三种格式:
CMD ["executable","param1","param2"]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当Dockerfile指定了ENTRYPOINT,那么使用下面的格式:
CMD ["param1","param2"]
 
其中:
ENTRYPOINT指定的是一个可执行的脚本或者程序的路径,该指定的脚本或者程序将会以param1和param2作为参数执行。
所以如果CMD指令使用上面的形式,那么Dockerfile中必须要有配套的ENTRYPOINT。
 
5)ENTRYPOINT(设置container启动时执行的操作)
设置指令,指定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可以多次设置,但是只有最后一个有效。
 
两种格式:
ENTRYPOINT ["executable", "param1", "param2"]
ENTRYPOINT command param1 param2
 
该指令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独自使用,另一种和CMD指令配合使用。
当独自使用时,如果你还使用了CMD命令且CMD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命令,那么CMD指令和ENTRYPOINT会互相覆盖,只有最后一个CMD或者ENTRYPOINT有效。
 
# CMD指令将不会被执行,只有ENTRYPOINT指令被执行 
CMD echo “Hello, World!” 
ENTRYPOINT ls -l 
 
另一种用法和CMD指令配合使用来指定ENTRYPOINT的默认参数,这时CMD指令不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命令,仅仅是参数部分;
ENTRYPOINT指令只能使用JSON方式指定执行命令,而不能指定参数。
 
FROM ubuntu 
CMD ["-l"] 
ENTRYPOINT ["/usr/bin/ls"] 
 
6)USER(设置container容器的用户)
设置指令,设置启动容器的用户,默认是root用户。
 
# 指定memcached的运行用户 
ENTRYPOINT ["memcached"] 
USER daemon 
或者
ENTRYPOINT ["memcached", "-u", "daemon"] 
 
7)EXPOSE(指定容器需要映射到宿主机器的端口)
设置指令,该指令会将容器中的端口映射成宿主机器中的某个端口。当你需要访问容器的时候,可以不是用容器的IP地址而是使用宿主机器的IP地址和映射后的端口。
要完成整个操作需要两个步骤,首先在Dockerfile使用EXPOSE设置需要映射的容器端口,然后在运行容器的时候指定-p选项加上EXPOSE设置的端口,这样EXPOSE设置的端口号会被随机映射成宿主机器中的一个端口号。
也可以指定需要映射到宿主机器的那个端口,这时要确保宿主机器上的端口号没有被使用。EXPOSE指令可以一次设置多个端口号,相应的运行容器的时候,可以配套的多次使用-p选项。
 
格式:
EXPOSE <port> [<port>...] 
 
# 映射一个端口 
EXPOSE port1 
# 相应的运行容器使用的命令 
docker run -p port1 image 
   
# 映射多个端口 
EXPOSE port1 port2 port3 
# 相应的运行容器使用的命令 
docker run -p port1 -p port2 -p port3 image 
# 还可以指定需要映射到宿主机器上的某个端口号 
docker run -p host_port1:port1 -p host_port2:port2 -p host_port3:port3 image
 
端口映射是docker比较重要的一个功能,原因在于我们每次运行容器的时候容器的IP地址不能指定而是在桥接网卡的地址范围内随机生成的。
宿主机器的IP地址是固定的,我们可以将容器的端口的映射到宿主机器上的一个端口,免去每次访问容器中的某个服务时都要查看容器的IP的地址。
对于一个运行的容器,可以使用docker port加上容器中需要映射的端口和容器的ID来查看该端口号在宿主机器上的映射端口。
 
8)ENV(用于设置环境变量)
主要用于设置容器运行时的环境变量
 
格式:
ENV <key> <value> 
 
设置了后,后续的RUN命令都可以使用,container启动后,可以通过docker inspect查看这个环境变量,也可以通过在docker run --env key=value时设置或修改环境变量。
 
假如你安装了JAVA程序,需要设置JAVA_HOME,那么可以在Dockerfile中这样写:
ENV JAVA_HOME /path/to/java/dirent
 
9)ADD(从src复制文件到container的dest路径)
主要用于将宿主机中的文件添加到镜像中
构建指令,所有拷贝到container中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为0755,uid和gid为0;如果是一个目录,那么会将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添加到container中,不包括目录;
如果文件是可识别的压缩格式,则docker会帮忙解压缩(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