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F网络架构

数据中心网络高可用架构

相比传统的高可用技术,新技术的出现为构建数据中心网络的高可用架构提供了更优的部署方式。
一、 高可用性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可用性(AVAILABILITY )定义为系统正常运行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当前的总运行时间包括出问题以后修复所耗费的时间)。高可用性由两个基本概念组成: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系统平均正常运行时间
  MTTR(Mean Time to Repair),系统平均恢复时间
  可用性的计算公式: AVAILABILITY = MTBF / ( MTBF + MTTR ) × 100%
可用性(每年) 故障时间(每年) 备注
98.000000% 7.3天
99.000000% 3.65天
99.900000% 8.76小时
99.990000% 52.56分钟
99.999000% 5.256分钟 即"5个9的可用性"
99.999900% 31.536秒
99.999990% 3.1537秒
99.999999% 0.31538秒
    表1. 以一年为时间段的不同等级的可用性与一年内的总故障时间的对应关系表
网络节点与网络链路的故障无法完全避免,所以提升网络可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尽量降低系统的故障恢复时间。
二、 高可用技术
应用于数据中心传统高可用技术主要包括:
物理设备: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冗余主控、板卡支持热插拔;
链路层面:以太网链路聚合(手工聚合、LACP);
二层多路径:STP、MSTP、SmartLink;
三层多路径:VRRP、ECMP、动态路由协议多路径;
故障检测:NQA、BFD、OAM、DLDP;
不间断转发:GR、热补丁升级;
L4-L7多路径:状态热备、非对称路径转发;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三层网络结构中(如图1所示),由于存在多设备多路径冗余,就会存在环路结构,因此MSTP/VRRP/OSPF等处理多路径冗余的协议部署至关重要。一般在数据中心的核心到汇聚层间部署OSPF等动态路由协议,在汇聚层网关设备上部署VRRP处理多网关冗余,在汇聚层到接入层之间部署STP/MSTP解决二层网络环路冗余。当在汇聚层或核心层部署防火墙等基于4-7层的状态处理设备时,同时需要在多台设备间部署状态热备等特性。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设备和链路发生故障时业务流量能够快速收敛,还需要部署NQA、BFD、OAM和DLDP等路径检测协议以降低故障检测响应时间。同时可以部署GR等不间断转发协议协助动态路由协议在主备板切换情况下快速完成业务流量收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传统数据中心的高可用部署
新一代数据中心虚拟化网络架构中

  • 5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董筱杰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