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考模型(二)

一、背景

    之前谈到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的诞生让我们清晰地理解互联网络,开发网络产品和网络设计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OSI过于复杂、难以完全实现,OSI各层功能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效率低下,因此OSI参考模型并没有流行开来,也从来没有存在一种完全遵守OSI参考模型的协议族

二、TCP/IP模型的诞生与OSI模型对比

OSI模型                TCP/IP模型
7.应用层4.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传输层3.传输层
3.网络层2.网络层
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
1.物理层

  正因为OSI的缺点较为明显,所以后续有了TCP/IP模型。TCP/IP模型也采用层次化结构,每一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但是TCP/IP协议简化了层次设计,只分为4层结构,结构更为简单

    TCP/IP模型将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整合为应用层,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整合为网络接口层

    当然啦,TCP/IP模型也有5层结构的说法,就是将网络接口层拆分还原成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样更加方便我们的理解和学习

三、TCP/IP层次结构及功能介绍

网络接口层:

相当于OSI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联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层:

相当于OSI的网络层,将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着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除了需要完成路由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的任务,还可以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传输层:

相当于OSI的传输层,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通信,通过端口号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

    主要协议由TCP和UDP协议

应用层:

 相当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四、总结

1. TCP/IP模型层次结构简单,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已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