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试题

本文介绍了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的部分试题,涉及选择题和论述题,内容涵盖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数学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比两位教师教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不同方法,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数学》试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编制数学测试卷的步骤一般为( ).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B.明确测验目的→制订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

C.明确测验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订命题原则

D.明确测验目的→制订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

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到的数学方法主要是( ).

A.降次 B.放缩 C.消元 D.归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5.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实例阐述在中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6.案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一)教师甲

在讲授中位线定理这一内容时,利用“数学软件-A”,作了两次测量,一次是验证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另一次是验证顺次连接四边形的中点所围成的图形为平行四边形.教师甲发现,当他让学生动手测量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懒散地坐着,没有刚开始接触该软件时那样积极;

课后教师向几位学生询问情况,有学生说这两道题书上都有结论,早就看过了,再去测量是不是有点儿傻?

(二)教师乙

内容概要:该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行波理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两侧传播的电流和电压行波。通过相模变换对三相电流行波解耦,利用解耦后独立模量间的关系确定故障类型和相别,再采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标定行波波头,从而计算故障点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相别,并对故障点定位具有高精度。研究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信号生成、相模变换(Clarke变换)、小波变换波头检测、故障诊断主流程以及结果可视化等步骤,并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专业人士,特别是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②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相别及故障点位置;③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停电时间和损失。 其他说明:该方法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行波理论的核心公式、三相线路行波解耦、行波测距实现等关键技术点,并针对工程应用给出了注意事项,如波速校准、采样率要求、噪声处理等。这使得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