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将新硬盘挂载到/home下-转载

https://blog.csdn.net/wz22881916/article/details/101083044/
目录

(1) 查看新增的的磁盘

(2) 分区格式化

(3) 将新硬盘临时挂载在一个目录下(比如/mnt/home)

(4) 同步(复制)原/home路径下的资料到新硬盘中

(5) 重新挂载硬盘到/home下

(6)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在服务器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出现home空间不够的问题。比如一开始挂载了一块100g的硬盘。那么在买了新的大容量硬盘之后,应该怎么把新硬盘挂载到/home呢?

(1) 查看新增的的磁盘
fdisk -l

这里发现新硬盘的名字是 /dev/sdb

(2) 分区格式化
将新硬盘格式化为ext4格式

mkfs -t ext4 /dev/sdb

(3) 将新硬盘临时挂载在一个目录下(比如/mnt/home)
mkdir /mnt/home
mount /dev/sdb /mnt/home
通过 df -h 命令查看,出现如下图内容则说明挂载成功

(4) 同步(复制)原/home路径下的资料到新硬盘中
① 把home下的东西拷到新硬盘的临时目录下

cp -a /home/* /mnt/home/
也可以使用同步命令,同步时间根据数据量大小决定,建议在系统空闲时操作

sudo rsync -aXS /home/. /mnt/home/.
② 同步完成后重命名/home

可以选择直接 rm -rf /home/* 把原来home下的东西删干净,
但是这里我建议先保留原home中的文件,只是重命名备份一下,等后续步骤操作无误再删

sudo mv /home /home_old

(5) 重新挂载硬盘到/home下
① 取消挂载硬盘

sudo umount /dev/sdb
② 新建/home

sudo mkdir /home
③ 重新挂载到新硬盘到/home

sudo mount /dev/sdb /home
(6)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① 查看/dev/sdb的UUID

通过UUID (硬盘通用唯一识别码)来指定分区可以确保唯一性,多块硬盘的情况下,设备文件名可能改变

sudo blkid
blkid -o list或者lsblk -pf(貌似可以看见移动硬盘uudi)都可以 查看各硬盘的UUID,并复制属于/dev/sdb硬盘的那一行, UUID=“9aa48a41-cbab-452c-85e2-9a4602190e84”

② 修改/etc/fstab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如果存在之前自动挂载/home的内容,则先删除这行内容。

没有的话,修改fstab

sudo vi /etc/fstab
在文件最后直接添加以下内容,并 :wq 保存退出:

UUID=9aa48a41-cbab-452c-85e2-9a4602190e84 /home ext4 defaults 0 2

fstab 格式说明

第一列:设备名或者设备卷标名,(UUID或者/dev/sdb)
第二列:设备挂载目录 (例如上面的“/”或者“/home”)
第三列:设备文件系统 (例如上面的“ext4”或者“vfat”)
第四列:挂载参数
defaults 大多数系统使用defaults就可以满足需要。 为了安全起见,也可以指明其他挂载参数,例如:
noexec(不允许可执行文件可执行,但千万不要把根分区挂为noexec,那就无法使用系统了,连mount 命令都无法使用了,这时只有重新做系统了!
nodev(不允许挂载设备文件)
nosuid,nosgid(不允许有suid和sgid属性)
nouser(不允许普通用户挂载)
第五列:指定分区是否被dump备份 (0代表不备份,1代表每天备份,2代表不定期备份,一般根分区要备份)
第六列:指明自检顺序。 (0为不自检,1或者2为要自检,如果是根分区要设为1,其他分区只能是2)
③ 重启系统,检查一下成果,看看有没有挂载成功

df-h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saszhuqing/p/8716644.html

https://blog.csdn.net/u012759006/article/details/81327908

https://blog.csdn.net/u010456460/article/details/54292105

https://blog.csdn.net/u012911347/article/details/82963792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wolf_ray」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z22881916/article/details/101083044/

  • 1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以下是在虚拟机中添加一块SCSI磁盘并进行分区和挂载的步骤: 1. 打开虚拟机管理器,选择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 2. 在“硬件”选项卡下,点击“添加”按钮,在“添加硬件向导”中选择“硬盘”,点击“下一步”。 3. 选择“创建虚拟磁盘”,点击“下一步”。 4. 选择“SCSI”,点击“下一步”。 5. 选择“独立”,点击“下一步”。 6. 选择“创建虚拟磁盘”,点击“下一步”。 7. 设置磁盘大小为80G,选择磁盘文件类型为“单个文件”,点击“下一步”。 8. 选择磁盘文件存储位置和名称,点击“下一步”。 9. 在“完成添加硬件向导”中,点击“完成”。 接下来是对添加的磁盘进行分区和挂载: 1.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fdisk /dev/sdb,按照提示进行分区,选择“n”创建分区,选择“p”创建主分区,设置分区大小为80G,选择“t”修改分区类型,设置分区类型为“83”(Linux),选择“w”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2. 格式化分区,输入命令sudo mkfs.xfs /dev/sdb1。 3. 创建挂载点,输入命令sudo mkdir /home/newuser。 4. 将分区挂载到/home/newuser目录下,输入命令sudo mount /dev/sdb1 /home/newuser。 5. 将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输入命令sudo echo "/dev/sdb1 /home/newuser xfs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接下来是创建逻辑分区和扩展swap空间的步骤: 1.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fdisk /dev/sdb,按照提示进行分区,选择“n”创建分区,选择“e”创建扩展分区,设置分区大小为60G,选择“w”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2. 建立逻辑分区,输入命令sudo fdisk /dev/sdb,选择“n”创建分区,选择“l”创建逻辑分区,设置分区大小为50G,选择“w”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3. 格式化分区,输入命令sudo mkfs.ext4 /dev/sdb5。 4. 将分区挂载到/home目录下,输入命令sudo mkdir /home/newdir,sudo mount /dev/sdb5 /home/newdir。 5. 将挂载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输入命令sudo echo "/dev/sdb5 /home/newdir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6. 建立swap分区,输入命令sudo fdisk /dev/sdb,选择“n”创建分区,选择“l”创建逻辑分区,设置分区大小为10G,选择“t”修改分区类型,设置分区类型为“82”(Linux swap),选择“w”保存分区表并退出。 7. 将swap分区格式化,输入命令sudo mkswap /dev/sdb6。 8. 将swap分区添加到系统中,输入命令sudo swapon /dev/sdb6。 9. 将swap分区信息写入/etc/fstab文件,使系统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输入命令sudo echo "/dev/sdb6 none swap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最后是在每次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挂载光盘的步骤: 1. 打开终端,输入命令sudo nano /etc/fstab。 2. 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行: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defaults 0 0 3. 使用Ctrl+X保存并退出。 这样完成后,就成功添加了一块SCSI磁盘,并进行了分区和挂载,同时也创建了的分区,扩展了swap分区,并设置了自动挂载光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