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三大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1.2 互联网概述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IXP: 互联网交换点

IAB: 互联网体系结构委员会

RFC: 请求评论

制定互联网正式标准的三个阶段

  • 互联网草案
  • 建议标准
  • 互联网标准

互联网的组成

  • 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

  •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的特点

1、建立连接

2、通信

3、释放连接

分组转发的特点: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 优点:不建立连接、独立选择、可靠、动态分配、提高利用率
  • 缺点:开销、时延
计算机性能指标
  1. 速率

  2. 带宽: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3. 吞吐量

  4. 时延

    1.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 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帧(bit)/发送速率(bit/s))
    2. 传播时延

      •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传播的速率(m/s))

      注意:发送时延和信道长度无关,传播时延和信号发送的速率无关。

  5.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

  6. 往返时间(RTT):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x2)+ 末端处理时间

    注意: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7. 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注意:信道或者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分层的好处

  1.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 灵活性好
  3. 结构上可分割开
  4. 易于实现和维护
  5.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层次数据单元
应用层报文
运输层报文段
网络层数据包或分组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

注意:

运输层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协议

  1.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可靠传输,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报文段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不可靠,数据的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注意: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下层为上层进行服务。

  2. 实体:可以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

  3. 服务访问点(SAP)

  4. 服务数据单元(SDU)

  5. 协议数据单元(PDU)

补充

  1. 计算机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客户-服务器、对等连接方式(P2P)
  2. 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 3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