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域网的整体设计
1.1 网络架构
网络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模型
1、核心层
核心层部署两台三层交换机,为网络提供具有冗余备份的数据交换功能,核心之间使用两条链路聚合,提高数据交换能力。
2、汇聚层
汇聚层为各个子网连接骨干网络的中继点,每个子网仅有一台,是为子网网关,为子网中的设备提供数据转发、DHCP功能。
3、接入层
接入层交换机提供了更多网络槽位,扩充了网络规模,终端设备接入此层的交换机。
边界部署一台路由器,配置NAT,为网络提供外网的访问功能。
边界路由器、核心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协议采用OSPF协议,附加少量的静态路由,最终达到全网互通。
冗余链路之间使用默认的STP。
1.2 IP地址规划
1、各分区(子网)内的设备使用10.1.0.0/12地址,网关默认使用.1地址。
2、路由设备(含核心、汇聚、边界)在路由端使用172.30.0.0/12地址。
3、网络出口地址使用113.108.1.0/24地址。
1.3 网络拓扑图
2 具体配置
在进行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时,建议第一步是关闭信息提示,否则……
[Huawei]un in en
Info: Information center is disabled.
2.1 骨干网络配置
我们常说的骨干网络通常包括路由器、3L交换机,即能提供数据转发的网络设备的集合。
2.1.1 边界路由器配置
首先,边界路由器需要配置与核心交换机连接的IP地址,运行OSPF动态路由协议,外网访问的NAT(此处暂不配置)。
根据网络拓扑图的规划,IP配置如下:
[BR]int g0/0/1
[BR-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72.30.200.2 30
[BR-GigabitEthernet0/0/1]int g0/0/2
[BR-GigabitEthernet0/0/2]ip add 172.30.201.6 30
[BR-GigabitEthernet0/0/2]q
加入OSPF区域0,通告IP地址:
[BR]ospf
[BR-ospf-1]area 0
[BR-ospf-1-area-0.0.0.0]netw 172.30.200.0 0.0.0.3
[BR-ospf-1-area-0.0.0.0]netw 172.30.201.0 0.0.0.3
2.1.2 核心交换机配置
核心交换机core1根据网络规划,创建vlan200 203 211 212 213,为每个vlan设置IP地址
所有接口都设置为access,并划入各自vlan
g0/0/3、g0/0/2做链路聚合,Eth-Trunk 1
开启ospf作为动态路由协议
将核心、汇聚、边界路由器纳入area 0
配置默认路由为边界路由器,浮动路由为cor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