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项目
项目管理是把事办成的方法论,万物皆可项目
二、项目的基本要素
1、独特性:生产过程或成果有差异即可,没有2个项目是完全相同的
2、临时性: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与时间长短无关
3、渐进明细性:指项目的成果性目标是逐步完成的,先完成,再完美
- 项目与运营的对比
特性 | 项目 | 运营 |
---|---|---|
临时性 | 项目管理,越短越好 | 运营管理,越长越好 |
独特性 | 过程不同,成果不同 | 过程相同,成果相同 |
渐进明细 | 先完成,再完美 | 一成不变 |
- 商业价值
1、有形的(实利):货币资产、股东权益、公共事业、固定设施、工具、市场份额
2、无形的(虚名):商誉、品牌认知度、公共利益、商标、战略一致性、声誉
三、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
1、项目管理:注重项目本身的相互依赖关系,以确定管理项目的最佳方法
2、项目集管理:注重作为组成部分的项目与项目集之间的依赖关系
3、项目组合管理:实现战略目标的集中管理。在开展组织和项目组合规划时,要基于风险、资金和其他考虑因素对项目组合组件排列优先级
级别 | 核心 | 管理者对象 | 管理内容 | 成果标准 | 关注 |
---|---|---|---|---|---|
项目 | 执行 | 项目团队成员 | 项目之内 | 项目基准 | 正确地做事 |
项目集 | 集成 | 项目经理及项目集 | 项目之间依赖关系 | 需求收益 | 正确地做事 |
项目组合 | 选择 | 项目组合管理人员 | 项目之间不一定依赖 | 战略效益 | 做正确的事 |
四、组织级项目管理(OPM)
OPM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整合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管理与组织驱动因素的框架
五、项目的生命周期类型
- 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完成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序号 | 类型 | 特点 |
---|---|---|
1 | 预测型(瀑布型) | 需求明确,1次交付 |
2 | 增量型 | 需求明确,多次交付 |
3 | 迭代型 | 需求不明,范围不清,渐进明细,最终交付1次 |
4 | 敏捷型(适应型) | 增量+迭代,多次迭代,多次交付 |
六、五大过程组
- 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 工具:PDCA循环(戴明环)
七、十大知识领域
整合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相关方管理
序号 | 知识领域 | 过程组 |
---|---|---|
1 | 整合管理 | 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
2 | 范围、进度、成本管理 | 规划、监控 |
3 | 质量、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管理 | 规划、执行、监控 |
4 | 相关方管理 | 启动、规划、执行、监控 |
项目章程不可以被裁剪
八、项目管理商业文件
- 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通常是在商业论证之前进行,包括了解业务目的和目标、问题及机会,并提出处理建议
需求评估结果可能会在商业论证文件中进行总结 - 商业论证
指文档化的经济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启动后续项目管理活动的依据
①项目启动之前通过商业论证,可能会做出继续/终止项目的决策
②商业论证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使用
③商业论证列出了项目启动的目标和理由,它有助于在项目结束时根据项目目标衡量项目是否成功 - 效益管理计划
- 描述了项目实现效益的方式和时间,以及应制定的效益衡量机制
- 关键要素为:目标效益、战略一致性、实现效益的时限、效益责任人、测量指标、假设、实现效益的风险
- 制定效益管理计划需要使用商业论证和需求评估中的数据和信息
- 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是由项目发起人发布的,正式批准项目成立,并授权项目经理动用组织资源开展项目活动的文件 - 项目管理计划
是描述如何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的一份文件
九、项目成功标准
时间、成本、范围和质量是判断项目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他标准:项目目标可能包括如下
①完成项目效益管理计划
②达到商业论证中记录的已商定的财务测量指标
- 净现值(NPV)
- 投资回报率
- 内部报酬率
- 投资回收期(PBP)
- 效益成本比率
净现值为正,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