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发展历史

浏览器发展

作为访问internet的工具,浏览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上网工具了,它能让你加入全球的网络,通过一个窗口就能够连接世界。当你用浏览器时有没有想过浏览器的发展历史?面对市场上繁多的浏览器你又为什么偏爱你现在用的?

chrome

来自Net Market Share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8月IE浏览器仍然占据全球浏览器排行榜首位,总市场份额为52.17%,与7月的53.47%相比继续下降;Chrome浏览器排名第二位,最新市场份额为29.49%,和2015年7月份市占率数据27.66%相比也有小幅增长;Firefox火狐浏览器以11.68%的市场份额位 居第三位,7月份的市场份额为12%,稍有下降。

2015年8月全球不同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统计(数据来自Net Market Share)
而来自StatCounter的数据表明chrome浏览器已经排名第一,StartCounter的数据之所以和Net Market Share有很大的差别,据说是因为弱化了中国使用浏览器的数据。

2015年8月全球不同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统计(数据来自StatCounter)
chrome是google于2008年9月发布的一款浏览器,以其“快速、简单、安全”的特点在短短几年占领份额第一。除了chrome,目前主流的浏览器还有IE,Firefox,Safari和Opera,国内的有遨游,世界之窗,搜狗浏览器,360安全浏览器,QQ浏览器、猎豹浏览器等。

起源

要说浏览器的历史,要从1994年开始,那一年网景通信公司推出了代号为“网景导航者”的网景浏览器1.0,随后迭代版本迅速占领浏览器大部分份额。这公司一看浏览器业务这么好,那干脆试着做一个操作系统得了,微软意识到网景通讯公司对其操作系统和应用市场的威胁,立马收购另外一家浏览器公司,在其基础上开发了Internet Explorer,微软的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捆绑销售,想想当时的场景,安装一个微软的操作系统没有浏览器,还需要再花钱买一张网景浏览器软件安装在电脑上才能上网,尽管网景浏览器很好用,但这样也很麻烦。微软操作系统中直接带有浏览器,试问还有谁愿意去在花钱买个浏览器软件?所以IE立马占领了浏览器市场。1998年1月,网景与微软IE浏览器竞争失利以后,为了挽回市场,网景通信公司公布旗下所有软件以后的版本皆为免费,并开放网景浏览器的源代码,成立了非正式组织Mozilla,自此Mozilla浏览器开始登上舞台。可惜的是尽管Mozilla、opera浏览器很好用,可微软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很大,造成其他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一直不变。IE坐在份额第一的头把交椅后,却一直不思进取,自己制作一套web标准,也不怎么支持html,javascript,css这些web技术的新版本特性,微软从ie6开始到ie8七八年间几乎没对浏览器做什么革新,大家都适应了IE,什么补丁、不安全、崩溃也不在意,也觉得浏览器就该如此。可现实就是这么捉摸不定,变幻莫测,2008年chrome横空出世。界面简洁、加载快速、数据安全等这些特点让chrome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当微软意识到chrome开始逐步侵蚀自己的市场时,开始频繁更新IE,2011年IE9发布,2012年IE10发布,2013年IE11发布,最后IE的代码实在适应不了新的要求的web技术,就重新开发了一个名为”edge"的浏览器用来取代IE,但还是挡不住chrome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命运。在IE横行的那一段时间为了适应IE中国的大多数常用网站也不大符合互联网标准,也就是说如果用符合互联网标准的浏览器去解析这些网站,反而会不正常显示,可见IE坐头把交椅的这几年,却一直在误导和阻挠互联网的发展,悲哉啊。在此要向那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接纳新web技术的浏览器公司,面对IE他们的市场份额不高,却仍然坚持着不断前进。

国产浏览器起源

自从chrome浏览器出现后,就出现了很多国产浏览器,这是后话,其实国产浏览器的起源于IE,一位网名为changyou(畅游)的程序员于1999年在论坛上发布一款叫”MyIE"的浏览器,基于IE,但采用多窗口浏览,占用系统资源比IE6少很多,且有鼠标手势、视觉化书签等功能,后来的中国浏览器MyIE2(后改名Maxthon)、网际畅游(后改名GreenBrowser)与TheWorld(世界之窗)等都是用MyIE的源代码改写完成。这几款浏览器都不是开发MyIE那位维护的,MyIE版本到3.2版本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畅游”这个人也消失不见了。后来呢遨游成立公司独自运营,TheWorld被360收购变成了360安全浏览器。

悲催的遨游

遨游是极少数支持全平台(Android手机/平板, Mac, iPhone/iPad, Windows Phone 和 Linux)的浏览器,一直坚持底层开发,连续获得三次CNETWebware100大奖,在2010年推出“双核浏览”概念,即一个浏览器拥有Webkit+IE两个内核,用户可以快捷切换,因为大多数网站排版和网上支付大多是在IE的基础上开发的,用新的内核根本没法正常浏览或使用,这算是对中国大多数被IE毒害的网站的一种妥协。但是可悲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搜狗浏览器也推出“双核”概念,但不同的是搜狗拥有chromium+IE两个双核。chromium是google基于webkit开发的一款开源浏览器,加上商标它就是chrome浏览器,这样一来搜狗就相当于站在google的肩膀上,相比遨游自主开发可是省劲的多。后来“双核”几乎成了国产浏览器的标配,遨游的“双核”也就不再成为核心竞争力,反而因为要维护自主开发的webkit内核,变得步履缓慢,再加上有全球的开发者为chrome web store开发chrome插件,这些插件可以直接用在chromium引擎上,基于chromium的其他国产浏览器可以不费力气的利用了这个浏览器插件市场,由此看来遨游的未来堪忧,此处再次感慨世事变幻莫测,一声长叹。

chromium

下面说说国产浏览器近几年一下子为什么会这么多的原因,首先大家都认识到浏览器是互联网的入口,是推广自家产品的最佳工具,如果大家都用了我的浏览器,那我在浏览器的显要位置放上自己的产品岂不是很容易,其次google创建了一个开源浏览器引擎Chromium项目,这样一来做一个简单、快速、安全的浏览器就很容易,为什么不做呢!那chromium是个什么鬼?

Chromium 是 Google 的chrome浏览器背后的引擎,其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和快速的通用浏览器,使用Chromium开源代码(基于webkit内核)的浏览器有360极速浏览器、枫树浏览器、太阳花浏览器、世界之窗极速版、UC浏览器电脑版、搜狗高速浏览器和qq浏览器等。
google一直坚持开源这个态度,Chromium和android一样开源的同时快速迭代产品,从而混乱现有格局,态度是好的,结果也不赖,一举两得。

Chrome OS

google估计对操作系统这块一直不甘心,身为一个和微软、苹果并肩的互联网公司,看着windows和Mac在那斗来斗去没自己什么事儿实在尴尬。但操作系统开源的有linux,商业的有windows,Mac,自己如何做一个放眼未来与众不同的PC操作系统呢?chrome浏览器这么成功,要不弄一个chrome os吧。chrome os基于linux内核设计,可以理解为在Linux的内核上运行一个使用新的窗口系统的Chrome浏览器,也就是说这个操作系统中除了驱动只有一个chrome浏览器,google把目标定位在了上网本,因为是基于“云概念”,所以办公和文件全部储存在云端,这样电脑可以省去硬盘等一部分硬件,从而降低售价。同时2010年google发布了chrome os并开放源代码,准备来android,chrome的老套路,2010年下半年google联合几大电脑厂商开始销售上网本。可惜的是上网本受同年乔帮主发布的iPad影响,从2010年到2012年两年间市场被压榨的所剩无几,chrome os至今没有个像样的业绩,连自家另外一个产品android也不得不跳着版本针对平板做大更新。时间表如下:

时间表

2007年 华硕率先凭借EeePC产品开创了上网本概念。
2010年1月27日 苹果发布iPad。
2010年12月8日 谷歌发布上网本操作系统chrome os 新系统的口号是,“一切皆在网络”(Nothing but the web)。
2011年2月2日 发布Honeycomb(蜂巢)3.0版本,主要针对平板优化。
2012年 上网本受平板电脑影响市场无人问津。
PC浏览器内核
常见的浏览器内核有一下几个,几个…

1997年 Trident
1998年 KHTML
2000年 Gecko
2001年 WebKit
2003年 Presto
2008年 Chromium
2010年 混合引擎(双核)
2013年 Blink
2015年 EdgeHTML
关于浏览器内核此处介绍的非常详细不再详述,在此只介绍几个有趣的事情,先上家谱。

家谱

WebKit

维基百科这样介绍webkit:

KHTML拥有速度快捷的优点,但对错误语法的容忍度则比Mozilla产品所使用的Gecko引擎小。苹果电脑于2002年采纳了KHTML,作为开发Safari浏览器之用,并发布所修改的最新及过去版本源代码。后来发表了开放源代码的WebCore及WebKit引擎,它们均是KHTML的派生产品,在开发网站列出引擎改变内容,并会传回至KDE计划。由于两个派生产品各走不同路线,使两者源代码偏离,在与KDE交换更新会出现困难[1] 。其中一个原因,是苹果在对外公开源代码之前,以一年时间编修他们的KHTML。另外,苹果发送更新至KDE计划的方式,多是一口气把大量改动一起发送,KDE在整理数据也出现一定的困难,及后苹果表示会以CVS格式来发送[2] 。再者,苹果所作出的改动包括Mac OS X系统独有的事物,如Objective-C、KWQ等,在Linux及KHTML是没有的[3] 。但KDE方面仍通过这些改动,为KHTML加入新功能及加快其排版速度。

简明扼要的说就是:公司A有一个中央代码库,公司A下面的子公司B从中央代码库中check out了一份代码后自己倒腾了一年把代码全部上传了,导致公司A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代码审核和合并,你要是公司A的程序员,你受得了么?当然受不了!于是公司A的程序员开始骂公司B的程序员,最后公司A与公司B就决裂了,公司B的代码不再提交给公司A,而是自己建立了中央代码库把代码上传这个库中。

Blink

上面说了公司B自己建立一个代码库,另外一家公司C觉得代码不错,于是也check out了公司B的代码进行修改,公司C并没有像公司B一样过了一年才上传自己的代码,他经常上传,上传率甚至达到50%,可比较鬼祟的是,公司C写了一套牛逼的多进程架构就是不上传,搞得公司B很无奈,结果双方开始掐架,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为了竞争对手写代码,于是公司B新创建代码库webkit2,而公司C呢也另起炉灶创建了代码库Blink。

这几家公司虽然对开源KHTML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又考虑到自己家产品的保密和竞争力而对开源忽远忽近,最终都无疾而终,不禁再次感叹。

双核

现在国内出个浏览器都要标榜自己简洁、快速、安全,其实完全人家chromium的特性,你check out了人家的代码换了套皮肤而已,国产浏览器该说了,我们还有个特性呢,对了在三大特性的基础上还有一个标配,那就是“双核”。

为什么会有双核?

鉴于国内的环境,网银和IE内核的关系将长期存在,但是又忍不住webkit的诱惑,所以,才有了双核,其中一个内核是Trident,然后再增加一个其他内核。国内的厂商一般把其他内核叫做“高速浏览模式”,而Trident则是“兼容浏览模式”,用户可以来回切换。

为什么几乎全都基于chromium?

内核不好开发,Apple都不敢自己弄,拿了KHTML回来改。Google也不敢自己弄,拿了WebKit回来改。Opera自己弄了,然后扔了。IE修修补补,终于决定扔了再写一个。

以 Google 员工为主的 Chromium 团队在该项目上做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像 DNS Prefetch、SPDY、QUIC、预渲染、多进程架构、PPAPI、v8 JavaScript 引擎等都是很好的技术创新例子。

移动浏览器内核

webkit
Chromium
U3内核
x5内核
故事

智能移动端发展历史相对于PC很短,所以没有IE,opera这些元老级浏览器内核,移动端浏览器是从webkit开始的,2005年,诺基亚公司的S60团队成为手机端WebKit的先驱,他们将WebKit框架移植到了Symbian S60平台,作为S60第三版的浏览器内核。2007年6月29日,iPhone上市,WebKit通过Safari浏览器进入iOS平台,而且立即成为当时iOS平台唯一的排版引擎。 2008年10月22日Chrome Lite浏览器内置在android中。所有的智能手机清一色的选择了webkit,也证明了KDE和苹果公司对webkit的贡献很大。有趣的事情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发生了,android原生网页视图WebView也是基于Webkit,chrome浏览器开发团队当初听取android开发团队的意见也选择了webkit,个人觉得当时他们就商量好了,那就是chrome后续开发的成果会用在android上。所以直到android 4.4为止,android上的webview组件都被人吐槽,速度慢、排版差,不得已第三方手机浏览器纷纷研发内核腾讯的x5,UC的U3都是当时的迭代品。而同时chrome则一路高歌不断占领浏览器市场,期间chrome Lite只是作为android的内置浏览器,2013年9月android发布的android4.4终于把原本基于Android WebKit的WebView实现换成基于Chromium的WebView实现,从此基于Chromium的WebView实现成为了Android系统上的缺省实现方式。伺候如果chromium用新的内核blink,android自然也会跟进,而最终chrome os和android会走在一起,不分你我。

浏览器的未来

浏览器内核是否会统一?

别想了,洗洗睡吧。

浏览器内核是否会跟进web技术?

尽管不会统一,但他们都会支持web新技术、也会随着硬件发展而不断优化,不会再出现IE时代的悲剧了。

主要会有哪几个浏览器内核?

google,opera拥抱的blink
苹果公司拥抱的webkit
微软的edgeHtml
火狐的servo

作者:张年轮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1c2737f1d0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