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对于企业IT的价值

其实从敏捷延展开的 DevOps 概念很早就已经被提出,不过由于配套的技术成熟度水平层次不齐, DevOps 的价值一直没有有效地发挥出来。现如今,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 DevOps 在企业中的实践难度大幅降低,其价值也得以体现。


1. DevOps概念的发展历史


现在是2016年6月初,DevOps 作为一个IT圈的热词,几乎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的话,可能会好奇DevOps这个概念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


在 Wikipedia: Devops[1] 的词条里,可以发现 DevOps 相关概念已经早在2008年就被提出了。


At the Agile 2008 conference, Andrew Clay Shafer and Patrick Debois discussed "Agile Infrastructure". The term "DevOps" was popularized through a series of devopsdays starting in 2009 in Belgium. Since then, there have been devopsdays conferences held in many countries worldwide.


即便是在2006年Amazon发布了ECS,微软在2008年和2010年提出和发布了Azure,DevOps 的重要性似乎没那么强烈。


可是在8年前的那个时候,为什么 DevOps 没有迅速走红呢,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云计算( Wikipeida: Cloud computing[2]  ) 还是小众产品,更多地与虚拟化相关。 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Docker 还没有横空出世,直到2013年7月。第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Martin Fowler 在2014年3月提出了 Microservices[3]  。


可以看出,当前 DevOps 概念的深入人心,离不开云计算、容器/Docker、微服务、敏捷等相关概念和实施的成熟发展。


2. 企业IT对于企业的价值


谈到企业IT,就没有办法回避两种迥然不同的企业,一种是以传统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为基础的,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的「传统企业」; 另一种是以「信息互联」为基础的,对「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物与物关系」进行信息加工的「互联网企业」。


这两类,是两类极端的企业,一类企业的日常运行,可以没有信息系统;另一类企业,完全离不开信息系统。


一般的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有三类渐进过度的典型类型


第一类,是将信息系统定位于「辅助和支撑」企业的产品制造以及企业运营部门,因为这类企业的生产资料系、生产力、生产关,都以实体制造为主,不以信息加工和处理作为企业产品核心。


第二类,是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加工、传输作为主体,但业务模式来自于传统行业,信息系统主要完成已有业务规则的虚拟化,例如金融、电信行业。这类企业的信息或者数据,主要来自于业务受理,或者说数据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企业自身。


第三类,是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唯一生产工具,并将企业的客户(个人或企业)所自发贡献的信息、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形成新兴的业务模式。这里企业的典型,就是互联网企业。


随着又一轮「数字化」的概念席卷全球,非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更多针对用户和客户的思考和探索,都需要有更快交付能力的信息系统进行支撑,这也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打开企业边界围栏迈出的第一步。


3. DevOps对于企业IT的价值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企业IT对于三类不一样的企业价值体现各有不同。

对于互联网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产品的命脉,企业对于软件的价值观以及投资组合,对于其他两类企业要高出很多。


DevOps 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帮助企业快速交付变更,以便于快速响应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用户的需求。


  • 代码

  • 构建

  • 测试

  • 打包

  • 发布

  • 配置

  • 监控


以上7个过程,是 DevOps 站在软件生命周期平台化运营的视角,为企业IT所建立的一个「IT for IT / IT4IT[4]  」的业务平台。


如果说,软件开发、交付、运维是一个传统行业,那么 DevOps 就是映射了这个传统行业的一个软件平台。


通过 DevOps 可以助力企业软件交付的效率提升,帮助企业IT实现数字化运营。


可以用一句话定位以下三者在价值链上的关系:

「信息」(数据)

「信息系统」(处理数据的工具)

「DevOps」(制造与维护处理数据的工具的工具)


在「信息」(数据)成为企业「生产资料」一部分的条件下,信息系统快速演进的业务驱动力、DevOps的价值,才能够清晰地得以体现。


企业IT系统的从「业务支撑型」走向「业务驱动型」的转折点,是由企业产品的最终用户,直接以低成本为企业提供生产资料——信息(数据)——并使之成为企业产品的一部分 。


如果信息是企业产品的全部,那么这种类型的企业就是第三类——互联网企业。


4. DevOps在企业中的实践


和众多源于互联网的理念一样,在 DevOps 的概念被炒热之前,众多互联网公司其实已经实践了 DevOps 。 其中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信息系统,是这些公司的生产工具,没有人比互联网公司的人更明白提高自身的办公效率,提高团队、企业的生产力,就是为提高企业产品的生产力进行有效的保障。


除了前文提的 DevOps 覆盖企业软件生命周期中的7个过程, DevOps 在企业落地过程中,传统企业或多或少都已经建设了一部分配套系统,尤其是AAAA与监控系统,其他的代码管理、持续集成工具也或多或少的有所积累。


DevOps 更多的是把IT服务产品化的平台,企业中的任何一个IT能力,都应当能够在 DevOps 中面向其用户提供自服务的能力。 


例如,系统的开发者,能够自主地在 DevOps 上联机分析生产环境的日志,而不必经过层层壁垒,一台台登录生产环境的主机,检索日志。 再例如,项目组的快速变更、员工的快速入职、离职,都应当能够在 DevOps 中实现自动化的账号开通和注销。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制造工艺和制造流程,软件产品的制造,IT服务的交付,更多的是交付一些无形的软件产品和知识工作。 正因为这些无形产品受制于不同的人认知所产生的多变,其管理复杂度远比制造业来的复杂,企业软件的设计、开发、发布、上线,缺乏标准化的管理过程。


对于如今的非互联网企业而言,能够快速见效的 DevOps实践,应当从(环境)配置的管理,以及自动化部署。 在实施难度上,配置的管理要低于自动化部署。因为非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路线由于供应商的竞争(甚至是恶意竞争),变得极其多样,架构离散化程度也很高。


对比互联网企业,(环境)配置管理和自动化部署,由于IT技术从硬件到虚拟化/容器的自主可控,企业整体技术架构的收敛性就比较理想。


5. 当前DevOps对于

企业架构支撑的不足


从 代码 到 监控 , 可以看出 DevOps 对于企业尚有以下不足(或者说 DevOps 本来就不考虑这些):


1. 缺少对企业IT战略规划、企业IT业务架构规划、企业IT系统架构设计、企业IT系统需求管理以及IT项目管理进行有效的平台化、数字化支撑。


2. 缺少对企业IT部门、信息系统运营效能的系统性评估和优化模型。


3. 缺少对企业不同IT系统供应商的技术架构、IT产品的标准化、基线化管理。


4. 缺少对企业数据类应用的支撑,更偏于交易型应用的交付。


对于第 1,2 两点,任何企业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但由于企业在投资组合上对这个领域投资较少,投资规模较大、实施难度较大,企业主更愿意进行面向企业产品「开源」投资。


对于第 3 点,几乎不会在秉承「自主建设」互联网公司存在,但在其他企业中也逐步会通过精益运营的方式进行落地实施。


6. 参考资料


1. Wikipedia:Devop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vOps

2. Wikipeida: Cloud Computing: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oud_computing

3. Microservices:http://martinfowler.com/articles/microservices.html

4. IT4IT: http://www.opengroup.org/IT4IT


关于作者:

王延炯

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 专家委员

王延炯,现任普元信息主任架构师。密码学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曾先后任职于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垂直行业互联网公司。带领团队交付了移动、金融、电信等多个行业、众多IT系统的咨询、设计、研发、实施、维护、优化工作。对分布式架构,企业架构,以及企业IT平台化运营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0?wx_fmt=png


关于EAII

EAII(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Institute)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是专注于企业架构与业务创新领域的研究机构,致力于金融、电信、能源与政务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软件架构优化设计与 创新研究,以及分布式计算、服务构件技术、可视化技术、业务流程管理、内存计算、企业移动计算、数据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