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与 K8s 在企业基础设施服务的应用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微信号:eaworld),违者必究。如需加入微信群参与微课堂、架构设计与讨论直播请直接回复此公众号:“加群 姓名 公司 职位 微信号”。


『发送关键字“Docker”至此公众号,获取完整PPT下载』


大家好,本次内容我在我司上个月的PWorld大会上分享过,线下会议参与人数有限,这次应邀在微信上向更广泛的人群分享,同时也加入了我近期的一些新想法,不仅仅是上次分享的重复。


0?wx_fmt=jpeg


一、新时代——即基于容器的云时代的来临。


0?wx_fmt=jpeg


下面出场的是容器时代的两大主角——Docker和Kubernetes,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容器时代的种种爱恨情仇,都将在这两大主角之间展开。

 


0?wx_fmt=jpeg


先看下Docker:


0?wx_fmt=jpeg


Docker刚刚三岁半,虽出身草莽,但早已显露王者风范,据说Docker开源之后,很多VMware的老员工就开始找工作了~

 

再来看下Kubernetes:


0?wx_fmt=jpeg


Kubernetes不到两岁半,系出名门,脱胎于Google Borg,出道以来吊打各路高手,俨然一位不可一世的富二代!

 

面世不过两三年的开源项目,就取得了如此广泛的关注度和实际应用,回顾历史,这样的项目屈指可数,那么这种状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或者说,他们带来了哪些独特的价值呢?

 

在很多技术资料里,在提到容器的价值的时候,都会出现如下两张图:左边是拿容器和虚拟机的层次结构做对比,说容器是个分层更少、更加轻量的虚拟化工具;右边是拿容器和虚拟机的性能做对比,说容器是个性能更好的虚拟化工具。



0?wx_fmt=jpeg


那么容器的价值就仅仅是轻量和高性能吗?这显然很不充分,因为容器相对虚拟机的性能提升,最多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的样子,在IT界,不带来十倍以上的性能提升,是很难被赋予颠覆者地位的。仅仅百分之几十的提升,会迅速被摩尔定律抹平,长期看不值一提。

 

那么容器的最大价值到底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下基础设施层多年以来的苦苦挣扎~


二、提升抽象层级是基础设施的宿命


0?wx_fmt=jpeg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了解过OASIS指定的TOSCA规范,一个面向云应用拓扑和编排的规范,这个规范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五年多,我本人也是委员,之前的规范工作主要围绕虚拟机展开,看下这页PPT的左图,TOSCA通过Node Type描述节点(这里可以简单的认为就是一个虚拟机镜像)的属性和对外接口,通过Relationship Type描述描述节点之间的关系,通过Plan描述部署流程等等……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Service Template。


0?wx_fmt=jpeg

我在这里提这个五年前出现的规范的目的是:在这一波容器浪潮出现之前,业界就已经在如何利用虚拟机更好的管理应用的问题上探索多年了。

 

就好像一个运维人员,不会满足仅仅维护一下服务器,会希望往上层走,创造更大的价值一样~

 

之前业界也出现过一些基于类似理念的商业产品。

 

比如Oracle的Virtual Assembly Builder:


0?wx_fmt=jpeg


比如VMware的vRealize Automation:


0?wx_fmt=jpeg


这些产品都能利用虚拟机很方便的编排出一些典型的应用拓扑。


可是却很少有人用,我想群里的大部分朋友可能都没用过。

 

原因是什么呢?


0?wx_fmt=jpeg


这张图我在之前的PPT里也出现过,又放在这里的意思是:

 

中间2013年的这种多层架构,相对比较简单,使用脚本部署就已经比较高效了,很少有企业会因为这个事情去采购昂贵的商业软件,而且这些商业软件也没有为部署之外的运维流程带来太多的便捷性。

 

右边2016年的这种分布式架构,是现阶段的趋势,这种架构给部署和运维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昂贵的商业软件也无从处理。

 

我想这就是原因和尴尬之处吧!



0?wx_fmt=jpeg


所以说,天堂向左,虚机向右,通过虚拟机来解决分布式系统的部署和运维问题,已经被业界的多年努力验证为此路不通,而这些挤压已久的需求,在容器上找到了突破口。

 

这就是容器最核心的价值。

 

三、Docker和Kubernetes实现基础设施的多年梦想


0?wx_fmt=jpeg


我们来看一下Docker和Kubernetes如何实现基础设施的多年梦想。


0?wx_fmt=jpeg


Docker,真正的实现了Infrastructure as Code,Infrastructure as Code作为一个Buzz Word已被炒作了多年,以前只是Infrastructure提供一些API,供上层调用,可是仅仅提供了API,还不能说是Code,Code是可以Compile、可以Link的,而Docker实现了这些。


0?wx_fmt=jpeg


把Docker编译好、链接好的镜像发布到Kubernetes的集群里,Kubernetes就接管了应用的大部分运维工作,kubernetes会负责处理应用的高可用和自动伸缩,对应用的任何一次变更,小到修改一个参数,大到一次全面的升级,都会被Kubernetes纳入版本控制,就像管理代码一样~

 

可以看到,Docker和Kubernetes联手解决了分布式系统运维的大量问题,但是这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如果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打造一个DevOps平台,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0?wx_fmt=jpeg

四、我们的进一步工作


0?wx_fmt=jpeg


现有的开发、集成、测试、运维工具大多为单体应用设计,难以处理微服务带来的复杂度。

 

所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升级了我们原有的产品。


0?wx_fmt=jpeg


我们使用元数据治理产品对微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使整个研发和交付流程更加顺畅。


0?wx_fmt=jpeg


我们开发了全新的工作空间,降低了团队间的协作成本。


0?wx_fmt=jpeg


我们还做了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我们通过精益运营建立了一个数字化企业云平台。


0?wx_fmt=jpeg


说到这里,各位有没有觉得,基于容器的云平台有一种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应用服务器,这里的更全面指支持大规模集群环境、更多类型的应用、并更加完整的覆盖软件的生命周期。

 

但是我们这几年经常听到这句话:


0?wx_fmt=jpeg


应用服务器已死。

 

举例来说,基于JAVA的应用服务器,有资源隔离差(JVM缺乏CPU、内存、IO的资源控制能力)、与应用紧耦合(应用服务器需要为应用做出针对性的配置)、依赖管理能力弱(库版本冲突、只能管理Java世界的依赖)、持续集成/部署困难(应用服务器无法参与持续集成、部署应用服务器本身比部署应用复杂的多)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分布式、碎片化的软件环境下,变得日趋严重,所以传统的应用服务器面临了快速的衰败。

 

但是这些问题总要有个新平台去解决,只是目前旧王已死,新王未立。

 

在上一页PPT中我们可以看到,容器镜像就像一个包含了运行环境依赖的WAR包,基于容器的云平台也将提供类似消息引擎、JNDI、安全服务、Workload管理、Job管理等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将为更多类型的软件提供服务。

 

最后我们畅想一下未来:



0?wx_fmt=jpeg


如果像Gartner所说,未来所有的公司都将是IT公司,那么必然不是每个公司都像现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一样,在IT的各个技术领域雇佣大量的专业人员,一些共性的需求必将剥离出来,由专门的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历史是螺旋上升的,社会分工将被再次重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0?wx_fmt=jpeg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宋潇男所在的“普元云计算架构设计群”,讨论更多关于Docker 、K8S等相关技术内容,加群暗号“云计算”。

0?wx_fmt=jpeg




关于作者:

宋潇男

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 专家委员

现任普元云计算架构师,曾任华为云计算产品技术总监。曾负责国家电网第一代云资源管理平台以及中国银联基于OpenStack的金融云的技术方案、架构设计和技术原型工作。

0?wx_fmt=jpeg


关于EAII

EAII(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Institute)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致力于软件架构创新与实践,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eaworld项目(微信号:eaworld,长按二维码关注)

640?wx_fmt=jpeg

eaworld是EAII的官方微信账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优质项目推荐】 1、项目代码均经过严格本地测试,运行OK,确保功能稳定后才上传平台。可放心下载并立即投入使用,若遇到任何使用问题,随时欢迎私信反馈与沟通,博主会第一时间回复。 2、项目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通信、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专业教师,或企业员工,小白入门等都适用。 3、该项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进阶的绝佳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用于 毕设、课设、期末大作业或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开放创新:如果您有一定基础,且热爱探索钻研,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二次开发,进行修改、扩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应用。 欢迎下载使用优质资源!欢迎借鉴使用,并欢迎学习交流,共同探索编程的无穷魅力!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基于业务逻辑生成特征变量python实现源码+数据集+超详细注释.zip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