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运营商AI布局

1400104632a0a201556f5642750d3799.png

人工智能浪潮加速演进,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指出,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对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来说,人工智能已成为转型创新之路上的重要抓手,其不仅仅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技术,而且正在成为赋能行业、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本文整理国内三大运营商在AI上的布局和进展,包括大模型、智算资源及网络、应用等。

文 | 开山

全文6500,预计阅读17分钟

01 大模型

大模型方面,三大运营商加快布局、加大投入,先后推出了各自的通用大模型和面向行业的专用大模型体系。

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基座

今年5月,中国移动发布“万千百”智能基座,即“九天”人工智能基座,由万卡级智算集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汇聚百大要素的生态平台共同构成。其中,“万”指的是万卡大算力、“千”指的是千亿大模型、“百”指的是汇聚百大要素的生态汇聚平台,是中国移动强化AI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动作。

具体来看,“千”亿大模型依托的是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1+N”通/专大模型体系,支持语言、视觉、语音、结构化数据、多模态等全模态,具备十亿、百亿、千亿等多参数版本。目前,中国移动已自主研发15个行业大模型,布局40款自研行业大模型。

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系列

在大模型方面,中国电信基于国云智算训练池,自训练并发布了千亿参数规模的“1+N+M”的星辰大模型系列产品体系,即星辰语义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星辰语义大模型覆盖了语义、语音、视觉、多模态四大能力,同时面向教育、医疗、政务等行业已规模商用20多个行业场景大模型,在基层治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已赋能超过600个项目。

中国联通元景“1+1+M”大模型体系

中国联通打造了元景“1+1+M”大模型体系,即1套基础大模型、1个大模型底座、M种行业大模型的大模型体系。其中语言大模型有10亿/70亿/130亿/340亿/700亿参数级规模,并具备多模态能力。同参数级性能达到业界先进水平。支持用户面向不同场景选配使用大模型底座内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插件工具,让模型通用能力与工具专业能力相辅相成,解决大模型落地实体经济应用场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02 智算

智算的需求随着AI的发展迅猛增长,此前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顶层算力在未来三年的建设节奏。其中提及2023年至2024年智算建设缺口为23EFlops,2025年全国算力目标超过300EFlops,智算比例达到35%,智算算力目标为105EFlops。

三大运营商均在积极布局智算中心。从投资看,中国移动2024年算力规划投资达475亿元,智算算力累计超过17EFLOPS;中国电信计划2024年在云/算力投资180亿元,智算算力提升10EFLOPS,超过21EFLOPS;中国联通规划2024年总投资650亿元,投资重点由稳基础的联网通信业务转向高增长的算网数智业务。三大运营的智算规划及进展如下:

中国移动:构建“N+X”大规模智算基础设施

2021年,中国移动原创性提出“算力网络”全新理念,几年来联合各方推进“算力网络”从概念原型走向产业实践,构建超大规模智算中心、建设高速算间网络、打造新一代数联网、自主研发算网大脑四大基座能力:

算力——按照“集中训练、分布推理,统一管控、弹性调度,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原则,以“N+X”为目标体系构建技术领先、绿色节能、服务全局的智算中心。其中,N节点以大规模训练资源为主,打造全国型智算中心;X节点以满足客户公有云需求和私有化部署的业务需求为主。目前已打造一批万卡级、千卡级智算集群,以移动云为算龙头,赋能10万+客户数智化转型,在呼和浩特投产超大规模单体液冷智算中心,入选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算网——以光筑基畅通大动脉,建设高速算间网络。今年3月,中国移动贯通商用全球首条400G全光网链路,建成全球领先的SRv6承载网络,全面贯通八大算力枢纽节点,打造1-5-20ms三级时延圈,夯实算网智联底座。

算数——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核心,创新打造数联网(DSSN)。中国移动全面构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提供一站式申请、开通数据流通专属算力网络功能,具备穿透式全流程存证监管,支持十亿级日交易订单,落地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中国数谷。

算脑——以AI+赋能一体化调度,创新打造算网大脑。依托自研九天大模型,中国移动已实现智能编排,统一调度通、智、超、量多样化算力,突破亿级每日调度能力;支撑算力、网络、任务、应用感知全覆盖,落地AI交互式智能服务、“数据快递”任务式服务,打造长三角枢纽算力调度平台标杆,助力“东数西算”工程落地。

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加快完善算网基础设施体系、关键技术体系、产品服务体系,优化全国性智算中心和边缘智算节点布局,全网智算规模达到17EFLOPS(FP16),年内还将投产3个近两万卡超大规模单体智算中心和12个区域智算中心。同时,依托算网大脑,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按需调度”的社会级服务。

下一步将继续完善N个全国性智算中心与X个边缘智算节点建设布局,打造一批万卡级智算集群,加快超算、量算等多种类型社会算力并网。

中国电信:已实现智算规模达到13EFLOPS

中国电信规划并建设了全国“2+3+7+X”公共智算云池,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建设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实现智算规模达到13EFLOPS,并在全国280个城市实现“一城一池”布局,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泛在算力接入能力,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基础。

在智算网络方面,建设400G弹性无损智算广域网络,算力池间平均时延降低至9.7ms,无损网络总容量达600T。

此外,中国电信推进数据中心向AIDC变革升级,积极打造支持风液混合模式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实现单机柜平均功率2kW-50kW+的弹性适配能力,灵活满足通算、智算、超算规模集中部署需求。持续构建东西向流量1ms/10ms/15ms时延圈和南北向流量1ms/5ms/20ms时延圈,“东数西算”枢纽节点间平均互访时延同比下降10%以上。

在已建成投产项目中,中国电信天翼云上海临港国产万卡算力池,是关注度较高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投入正式运营的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也是业内领先的全国产化云智一体公共智算中心,能够满足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多机多卡并行、高吞吐无损通信等需求。

下一步,中国电信推进智算设施建设再上新规模。完善整体建设布局规划,适度超前建设智算基础设施,在热点区域建设超万卡的超大智算集群,西部地区打造大规模绿色智算池,2024年智算规模达到21EFLOPS。打造跨DC分布式无损网络,400G高速全光网年底全国覆盖,并加快向800G、1.2T超大带宽升级,初步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互联网。

中国联通:“1+N+X”全国分梯次智算资源

中国联通布局热点集约、跨区辐射、边缘覆盖的多级算力体系,构建“1+N+X”全国分梯次智算资源,即1个超大规模的单体智算中心、N个智算训推一体枢纽和属地化的X个智算推理节点。

智算网络方面,已在国家枢纽节点间形成超100G高速传输通道,筑牢面向算力网络全光传送底座,公众骨干IP网时延具备行业优势。今年4月,北京联通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启用,提供全国产化AI基础软硬件的300P公共算力能力,统筹实现数据中心、云计算与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

03 应用

三大电信运营商基于自有大模型,陆续推出的相应产品服务已具雏形。

中国移动:构建“丰富易用”的新服务,支撑“AI+”

在AI应用方面,中国移动目标构建“丰富易用”的新服务,支撑“人工智能+”发展。持续推动算网服务升级,以移动云为“算龙头”,加快计算底座、平台能力及产品应用的智能化重构,充分释放AI创新效能。

b907fe3f704827a59603e63c18e79be9.png

5月24日,中国移动发布“AI+行动计划”

1. 创新构建智算平台服务

面向AI大模型研发、部署、应用全流程,加速国产智算卡适配和多智算中心协同训练攻关,打造断点续训、中训边推等特色能力,提供数据、算力及训推一体化服务。

5月24日,中国移动宣布开放大模型训练基地、大模型评测基地、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等三大人工智能基地,面向全社会提供大模型从训到推、AI+原生应用孵化等的一站式产业融通带动服务,加快大模型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中:

1)大模型训练基地是中国移动为大模型提供训练所需智算资源及训推一站式工具链的服务平台。基于超万卡智算集群,可为全社会提供超大规模、超长稳定、超高效率的大模型训练服务,并推出两大优惠政策,一个是已经向社会全面开放九天众擎百亿大模型,后续将陆续开放千亿大模型;另一个是提供一定规模普惠算力用于模型共建。

2)大模型评测基地是中国移动为大模型优化及选型提供一站式评测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中国移动联合权威机构首创全面、客观、开放的“弈衡”大模型多维度评测体系,囊括50+评测指标,200+项评测场景,100多万专属评测数据集,评测结果客观性跻身国内外主流基准第一阵营。

3)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是中国移动依托地方区域产业优势,广泛汇聚技术、资源、人才等特色要素,形成的AI+融合创新应用孵化平台。目前,中国移动率先发布北京、山东、福建、湖北四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已有东风汽车、三峡集团、齐鲁制药、东龙针纺等超10家行业龙头首批入驻。

2. 创新构建模型即服务

打造模型开放平台,汇聚“九天”大模型、开源大模型、第三方商用大模型,提供模型托管、能力调用、专业数据集、开发工具等服务,赋能差异化、定制化AI应用开发。中国移动发布了多达23款AI+产品及20个AI+DICT行业应用:

1)在AI+产品方面,中国移动对视频彩铃、5G新通话、移动云盘、移动高清、云电脑等20余款战略产品开展全量AI+升级,构建AI产品族,通过全面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产品的功能重塑、流程重构、机制重建,全面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例如,视频彩铃推出文生音乐、文生视频等AIGC创新功能,实现一句话生成一段歌曲或者一段15秒的个性化视频彩铃,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实现个性化创作。5G+AI新通话支持通话中实时转写、字幕翻译,为用户打造便捷化、效率化的数智生活和智慧生产新体验。

2)在AI+DICT行业应用方面,中国移动对AI巡考、AI质检、工业安检、智慧急救等7大领域20款行业应用进行AI+DICT升级。联合合作伙伴共建行业数据、共创应用生态。在黑龙江,基于九天海算政务大模型的政务智能客服为省内3100万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智能化客服体验。在福建,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纺织企业开展AI视觉识别检测,高效检测出布匹瑕疵,同时联动生产管理系统、配置停机策略,某纺织企业瑕疵检出准确率从70%提升至90%,预计每年可节省成本数百万元,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创新构建AI原生服务

面向数智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核心领域、关键环节,推出产业大脑、低代码零代码软件开发等新服务,升级多模态内容智能搜索、AI智能助理等新功能,打造数字政务海算平台,探索视联网行业大模型等新业态。

中国电信AI+产品升级计划

今年5月,中国电信发布了“中国电信AI+产品升级计划和中国电信AI品牌标识”,推出面向个人、家庭、行业客户的首批AI+产品。

面向个人客户,中国电信通过将自研的星辰大模型和生态合作伙伴的大模型合作,推出七款AI+产品,分别是AI+手机、AI+摄像头、AI+云电脑、AI+智能音箱、AI+视频彩铃、AI+通信助理、AI+天翼云盘。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办公、娱乐、生活等多场景AI化产品和功能。

面向家庭客户,中国电信作为智慧家庭领域的先行者和深耕者,推出以AI赋能、应用焕新、重塑交互体验的智慧家庭产品,聚焦家庭核心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的解决方案,构筑更数字化的美好家。

面向行业客户,打造了行业大模型和星辰MaaS生态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一体化的大模型应用服务。包括校园帮办大模型、心理健康大模型、应急预警视觉大模型、翼知防汛预警辅助大模型、文博讲解大模型、健康管理助手大模型、城市安全智能运营大模型、翼安反诈大模型等8个行业场景大模型。

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MaaS平台

中国联通发布元景大模型MaaS平台提供模型库、工具箱、原生应用商店三大服务。

模型库内置超过150个模型,涵盖通用大模型、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工业场景模型及基础小模型等,支持大小模型融合;易用的工具链、多模式部署加上贴身定制服务,让元景MaaS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工具箱内置超过100个工具,覆盖大模型选模型、改模型、用模型全流程,帮助用户实现0代码、低门槛的快速定制开发。平台支持公有云、私有化、一体机等多种部署模式,并有18个行业军团专家提供定制化服务;高等级安全认证,保证了元景MaaS平台安全可靠。

元景大模型MaaS平台实现了“四个开放”:布局200+城市,形成10EFLOPS智算能力,支持开放训练算力;提供从1B到180B多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版本,实现开放通用大模型;100+工具,覆盖选-改-用全流程,开放MaaS服务让企业个性定制成为现实;开放行业专家能力,18个军团超千人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d68279582e153a9c0a7ea11c95a89494.png

5月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联通展台

04 展望

在大模型、智算和应用布局和推进的同时,三大运营商还不断注重核心技术积累。据了解,中国移动承担人工智能新基建、原创技术策源地、开放创新平台等16项国家AI重大重点专项任务,共发表国际顶会、顶刊论文96篇,发明专利664项,主导国内外86%网络智能化标准;中国电信拥有12名集团级AI领军人才,累计申请AI专利200余项,并在18项国际AI竞赛中荣获冠亚军;中国联通累计拥有超过100项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专利。

三大运营商是信息通信、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布局与投入,期待未来能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网络电信,《最新动态!三大运营商加快布局人工智能》,2024

2.中国移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算力网络点亮AI新时代》,2024

3.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发布一体化算力网络领航数智产业行动计划》,2024

4.通信产业网,《2024年运营商投资:重点是什么?规模有多大?》,2024

5.通信产业网,《大干快上:从财报看运营商“算力运动”》,2024

6.通信产业网,《三大重磅发布:中国移动AI新局浮出水面》,2024

7.通信产业网,《算力就是"战斗力":运营商智算"加速跑”》,2024

8.人民邮电报,《大动作!中国电信推出首批AI+产品》,2024

- END - 

推荐阅读

   城市级智能网联招投标项目情况全扫描(2022版)

    智能网联和智慧交通招投标项目情况扫描(2023上半年)

   万字长文详解七个车联网国家级先导区(上)

   万字长文详解七个车联网国家级先导区(下)

5G轻量化(RedCap)发展解析

中国5G发展观察2023Q3

2023通信业数据观察

一文读懂5G-A如何赋能低空经济

好书推荐

01

   新书上架  

025abe0165347f88a4608de68b5fd4ef.png

本书由吴冬升、董志国两位博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隆重出版。书中详细分析5G、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阐述城市公共交通、共享出行、智慧物流的最新进展。了解详情请点击:《新书上架!《5G与智慧交通,加速未来出行大变革》》

e1329d2ef64ba93d91dd7de73f4ebace.png

吴冬升 博士

▼点击下图链接购买

9bfb107866751a679a34094b2475d369.png

02

748c294ebff3f5d72a262f77cbfe056d.png

继2020年《5G与车联网技术》、2021年《从云端到边缘:边缘计算的产业链和行业应用》出版之后,吴冬升博士带领「5G行业应用」作家团队推出又一力作——《车联未来:5G车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本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聚焦5G车联网商业模式,探索车联网未来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了解详情请点击:《车联未来:5G车联网创新商业模式》

▼点击下图链接购买

03

《从云端到边缘:边缘计算的产业链与行业应用》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聚焦5G,由点及面全景解读边缘计算。在介绍5G时代边缘计算内涵和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介绍边缘计算产业链的情况和边缘计算7大典型行业的应用。产业链方面涵盖上游、中游、下游。典型行业应用方面,包括交通行业(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通、智慧道路)、安防行业、云游戏行业、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等。了解详情请点击:《从云端到边缘:边缘计算的产业链和行业应用》

▼点击下图链接购买

04

ba25b3f375bdd28908f8c542f7051720.png

本书系统剖析5G车联网整体架构、体系标准、关键技术、典型业务及应用场景等,对全球及国内车联网最新进展做了全面的扫描和分析,并对5G车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对于致力于5G及车联网产业研究、标准化及相关产品实现的广大从业者具有参考价值。了解详情请点击:《5G与车联网技术》

▼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

a6bed3ec82e36d8afa2628cf0c83d4a8.png

关于我们

  • 11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