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是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的计算机(又称为主机)
1.基于总线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在冯 · 诺依曼提出计算机体系结构之后,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沿用着他提出的体系。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为:
- 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 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微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采用总线结构,通过总线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和ROM),I/O接口电路等连接起来。如下图。
总线:指计算机中个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信息通过总线传输。总线可以分为三类:
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访问,传送由CPU提供的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信息,以便选中要访问的存储单元或I/O端口,AB是单向总线,由CPU向外发出。
数据总线DB(Date Bus):从存储器取指令或读写操作数,对I/O端口进行读写操作时,指令码或数据通过数据总线送往CPU或由CPU送出。双向总线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各种控制或状态信息通过控制总线由CPU送往有关部件,或者从有关部件送往CPU,CB中每根线的传送方向是一定的。
2.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模型如下:由运算器(ALU),控制器(CU)和内部寄存器(R)三部分组成
部件功能:
- 运算器:进行逻辑运算或者算数运算以及移位循环等操作。参与运算的两个操作数一个来装累加器A,另一个来装内部数据总线,可以是DR中的内容,也可以是RA中某个寄存器的内容。
- 控制器:全机的控制中心,负责把指令逐条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过译码分析后向全机发出取数、执行、存数等控制命令。
- 指令寄存器IR:存放从存储器取出的将要执行的指令码。
- 指令译码器ID:对IR中的指令操作码字段进行译码,以确定该指令应执行什么操作。
-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用来产生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并通过CB送往有关部件。
- 内部寄存器
- 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因而它控制着程序的执行顺序。
- 地址寄存器AR: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地址
- 数据缓冲寄存器DR:用来暂时存放指令和数据。无论读或写数据,都会将其放入DR,DR缓解了CPU和内存之间的速度差距
- 累加器A:存放参与运算的操作数
- 标志寄存器FLAGS:又称为程序状态字。用来存放执行算数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或测试指令后建立的各种状态码以及对CPU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息。
- 寄存器阵列RA:相当于微处理器内部的RAM。
3.存储器
这里的存储器指的是内存,是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和记忆装置,用来存放指令、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辨别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都赋予了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内存地址。一个内存地址就对应了一个内容。
内存可以分为两类:随机读写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 随机读写存储器可被CPU随机地读写,它用于存放将要被CPU执行的用户程序、数据以及部分系统程序,断电即失。
- 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只能被CPU读取。断电信息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