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杂食记

1、final、finally、finalize
当final修饰一个基本数据类型时,表示该基本数据类型的值一旦在初始化后便不能发生变化;如果final修饰一个引用类型时,则在对其初始化之后便不能再让其指向其他对象了,但该引用所指向的对象的内容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final关键字可以用来修饰类、方法、变量。各有不同。

A、修饰类(class)。
1、该类不能被继承。
2、类中的方法不会被覆盖,因此默认都是final的。
3、用途:设计类时,如果该类不需要有子类,不必要被扩展,类的实现细节不允许被改变,那么就设计成final类

B、修饰方法(method)
1、该方法可以被继承,但是不能被覆盖。
2、用途:一个类不允许子类覆盖该方法,则用final来修饰
3、好处:可以防止继承它的子类修改该方法的意义和实现;更为高效,编译器在遇到调用fianal方法转入内嵌机制,提高了执行效率。
4、注意:父类中的private成员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因此,private方法默认是final型的(可以查看编译后的class文件)

C、修饰变量(variable)
1、用final修饰后变为常量。包括静态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这三种。
2、特点:可以先声明,不给初值,这种叫做final空白。但是使用前必须被初始化。一旦被赋值,将不能再被改变。

D、修饰参数(arguments)
1、用final修饰参数时,可以读取该参数,但是不能对其作出修改

2)final关键字不能用来抽象类和接口
3)finally作为异常处理的一部分,只能用在try/catch语句中,并且附带一个语句块,表示这段语句最终一定被执行(特殊情况不会被执行,如try语句前出现异常或try语句块中出现的异常没有被捕获),经常被用在需要释放资源的情况下或是释放锁
4)finalize是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回收器执行时会调用被回收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可以覆盖此方法来实现对其他资源的回收(一旦垃圾回收器准备好释放对象占用的空间,将首先调用该方法,并且在下一次垃圾回收动作发生时,才会真正回收对象占用的内存),从功能上来说,finalize()方法与c++中的析构函数比较相似,但是Java采用的是基于垃圾回收器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所以finalize()方法在本质上不同于C++中的析构函数。
关于finalize的补充!

判定一个对象objA是否可回收,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

如果对象objA到GC Roots没有引用链,则进行第一次标记。

进行筛选,判断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

如果对象objA没有重写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则虚拟机视为“没有必要执行”,objA被判定为不可触及的。
如果对象objA重写了finalize()方法,且还未执行过,那么objA会被插入到F-Queue队列中,由一个虚拟机自动创建的、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触发其finalize()方法执行。
finalize()方法是对象逃脱死亡的最后机会,稍后GC会对F-Queue队列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标记。如果objA在finalize()方法中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了联系,那么在第二次标记时,objA会被移出“即将回收”集合。之后,对象会再次出现没有引用存在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finalize方法不会被再次调用,对象会直接变成不可触及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

2、类加载器
Java中的类加载器
Java 中的类加载器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系统提供的,另外一类则是由Java 应用开发人员编写的。系统提供的类加载器主要有下面三个:

引导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 loader):
它用来加载 Java 的核心库,是用原生代码来实现的,并不继承自 java.lang.ClassLoader。主要负责jdk_home/lib目录下的核心api 或 -Xbootclasspath 选项指定的jar包装入工作(其中的jdk_home是指配置jdk环境变量是java_home的配置路径,一般是jdk/jre所在目录)。

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s class loader):
它用来加载 Java 的扩展库。Java虚拟机的实现会提供一个扩展库目录,扩展类加载器在此目录里面查找并加载 Java 类,主要负责jdk_home/lib/ext目录下的jar包或 -Djava.ext.dirs 指定目录下的jar包装入工作。

系统类加载器(system class loader):
它根据 Java 应用的类路径(CLASSPATH)来加载 Java 类。一般来说,Java 应用的类都是由它来完成加载的。可以通过 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来获取它。主要负责CLASSPATH/-Djava.class.path所指的目录下的类与jar包装入工作.

除了系统提供的类加载器以外,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继承java.lang.ClassLoader类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类加载器,从而进行动态加载class文件,以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这体现java动态实时类装入特性。

除了引导类加载器之外,所有的类加载器都有一个父类加载器,通过getParent()方法可以得到。对于系统提供的类加载器来说,系统类加载器的父类加载器是扩展类加载器,而扩展类加载器的父类加载器是引导类加载器;对于开发人员编写的类加载器来说,其父类加载器是加载此类加载器 Java 类的类加载器。因为类加载器 Java 类如同其它的 Java 类一样,也是要由类加载器来加载的。一般来说,开发人员编写的类加载器的父类加载器是系统类加载器。类加载器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树状结构。树的根节点就是引导类加载器。下图中给出了一个典型的类加载器树状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箭头指向的是父类加载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

1、线程调度
一般线程调度模式分为两种——抢占式调度和协同式调度。抢占式调度指的是每条线程执行的时间、线程的切换都由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指的是在系统某种运行机制下,可能每条线程都分同样的执行时间片,也可能是某些线程执行的时间片较长,甚至某些线程得不到执行的时间片。在这种机制下,一个线程的堵塞不会导致整个进程堵塞。协同式调度指某一线程执行完后主动通知系统切换到另一线程上执行,这种模式就像接力赛一样,一个人跑完自己的路程就把接力棒交接给下一个人,下个人继续往下跑。线程的执行时间由线程本身控制,线程切换可以预知,不存在多线程同步问题,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如果一个线程编写有问题,运行到一半就一直堵塞,那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java采用的是抢占式调度方式。

线程的互斥锁机制:synchronized,lock,condition

synchronize保证可见性与原子性,而volatile只能保证变量的可见性,不保证变量的原子性;

2、class A{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父类静态代码块”);
}
public A(){
System.out.println(“父类构造方法”);
}
{
System.out.println(“父类初始化块”);
}
}
public class B extends A{
static{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静态代码块”);
}
public B(){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方法”);
}
{
System.out.println(“子类初始化块”);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B();
}
}

父类静态代码块–>子类静态代码块–>父类普通代码块–>父类构造方法–>子类代码块–>子类构造方法;
3、释放锁资源方法
1.sleep()方法

在指定时间内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暂停执行,但不会释放“锁标志”。不推荐使用。

sleep()使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在指定时间内不会执行。

2.wait()方法

在其他线程调用对象的notify或notifyAll方法前,导致当前线程等待。线程会释放掉它所占有的“锁标志”,从而使别的线程有机会抢占该锁。

当前线程必须拥有当前对象锁。如果当前线程不是此锁的拥有者,会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异常。

唤醒当前对象锁的等待线程使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也必须拥有相同的对象锁,否则也会抛出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异常。

waite()和notify()必须在synchronized函数或synchronized block中进行调用。如果在non-synchronized函数或non-synchronized block中进行调用,虽然能编译通过,但在运行时会发生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的异常。

3.yield方法

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对象。

yield()只是使当前线程重新回到可执行状态,所以执行yield()的线程有可能在进入到可执行状态后马上又被执行。

yield()只能使同优先级或更高优先级的线程有执行的机会。

    4.join方法

join()等待该线程终止。
等待调用join方法的线程结束,再继续执行。如:t.join();//主要用于等待t线程运行结束,若无此句,main则会执行完毕,导致结果不可预测

JVM

在java语言中,判断一块内存空间是否符合垃圾收集器收集标准的标准只有两个:

1.给对象赋值为null,以下没有调用过。

2.给对象赋了新的值,重新分配了内存空间。

hashmap、hashtable

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一下hashMap和hashtable方面的知识点吧: 1. 关于HashMap的一些说法: a)
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HashMap的底层结构是一个数组,数组中的每一项是一条链表。
b) HashMap的实例有俩个参数影响其性能: “初始容量” 和 装填因子。 c) HashMap实现不同步,线程不安全。
HashTable线程安全 d) HashMap中的key-value都是存储在Entry中的。 e)
HashMap可以存null键和null值,不保证元素的顺序恒久不变,它的底层使用的是数组和链表,通过hashCode()方法和equals方法保证键的唯一性
f) 解决冲突主要有三种方法:定址法,拉链法,再散列法。HashMap是采用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的。 注:
链表法是将相同hash值的对象组成一个链表放在hash值对应的槽位;
用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的做法是:当冲突发生时,使用某种探查(亦称探测)技术在散列表中形成一个探查(测)序列。
沿此序列逐个单元地查找,直到找到给定
的关键字,或者碰到一个开放的地址(即该地址单元为空)为止(若要插入,在探查到开放的地址,则可将待插入的新结点存人该地址单元)。
拉链法解决冲突的做法是: 将所有关键字为同义词的结点链接在同一个单链表中
。若选定的散列表长度为m,则可将散列表定义为一个由m个头指针组成的指针数
组T[0…m-1]。凡是散列地址为i的结点,均插入到以T[i]为头指针的单链表中。T中各分量的初值均应为空指针。在拉链法中,装填因子α可以大于1,但一般均取α≤1。拉链法适合未规定元素的大小。
2. Hashtable和HashMap的区别: a) 继承不同。 public class
Hashtable extends Dictionary implements Map public class HashMap
extends AbstractMap implements Map b)
Hashtable中的方法是同步的,而HashMap中的方法在缺省情况下是非同步的。在多线程并发的环境下,可以直接使用Hashtable,但是要使用HashMap的话就要自己增加同步处理了。
c) Hashtable 中, key 和 value 都不允许出现 null 值。 在 HashMap 中, null
可以作为键,这样的键只有一个;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键所对应的值为 null 。当 get() 方法返回 null 值时,即可以表示 HashMap
中没有该键,也可以表示该键所对应的值为 null 。因此,在 HashMap 中不能由 get() 方法来判断 HashMap
中是否存在某个键, 而应该用 containsKey() 方法来判断。 d)
两个遍历方式的内部实现上不同。Hashtable、HashMap都使用了Iterator。而由于历史原因,Hashtable还使用了Enumeration的方式
。 e) 哈希值的使用不同,HashTable直接使用对象的hashCode。而HashMap重新计算hash值。 f)
Hashtable和HashMap它们两个内部实现方式的数组的初始大小和扩容的方式。HashTable中hash数组默认大小是11,增加的方式是old*2+1。HashMap中hash数组的默认大小是16,而且一定是2的指数。
注: HashSet子类依靠hashCode()和equal()方法来区分重复元素。
HashSet内部使用Map保存数据,即将HashSet的数据作为Map的key值保存,这也是HashSet中元素不能重复的原因。而Map中保存key值的,会去判断当前Map中是否含有该Key对象,内部是先通过key的hashCode,确定有相同的hashCode之后,再通过equals方法判断是否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开放定址法:线性探测再散列、二次探测再散列、再随机探测再散列;
2. 再哈希法:换一种哈希函数;3. 链地址法 :在数组中冲突元素后面拉一条链路,存储重复的元素;4. 建立一个公共溢出区:其实就是建立一个表,存放那些冲突的元素。什么时候会产生冲突HashMap中调用 hashCode() 方法来计算hashCode。由于在Java中两个不同的对象可能有一样的hashCode,所以不同的键可能有一样hashCode,从而导致冲突的产升。HashMap底层是 数组和链表 的结合体。底层是一个线性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数组是 Entry[] 数组,静态内部类。 E ntry就是数组中的元素,每个 Map.Entry 其实就是一个key-value对,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 next ,这就构成了链表。所以 很明显是链地址法。具体过程: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1 . 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决定该 Entry 的存储位置;2 . 若 Entry 的存储位置上为 null ,直接存储该对象;若不为空,两个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3 . 循环遍历链表,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将覆盖集合中原有 Entry 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 的 key 通过 equals 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

##类型转换

代码片段:
byte b1=1,b2=2,b3,b6; final byte b4=4,b5=6; b6=b4+b5;
b3=(b1+b2);
System.out.println(b3+b6);关于上面代码片段叙述正确的是()

被final修饰的变量是常量,这里的b6=b4+b5可以看成是b6=10;在编译时就已经变为b6=10了

而b1和b2是byte类型,java中进行计算时候将他们提升为int类型,再进行计算,b1+b2计算后已经是int类型,赋值给b3,b3是byte类型,类型不匹配,编译不会通过,需要进行强制转换。

Java中的byte,short,char进行计算时都会提升为int类型。

集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顺序常考点

1、初始化块在构造器执行之前执行,类初始化阶段先执行最顶层父类的静态初始化块,依次向下执行,最后执行当前类的静态初始化块;创建对象时,先调用顶层父类的构造方法,依次向下执行,最后调用本类的构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异常抛出顺序,先子类后父类

异常

catch可以省略,try的形式有三种:
try-catch
try-finally
try-catch-finally
但catch和finally语句不能同时省略!

try 和 catch 不需要一定共存😋,try是尝试对其中代码捕获异常,catch是捕获异常并且可以处理异常。。你可以 try 来搜寻异常,不去捕获。也就是不去catch 这是可以的。。至于提示加finally,finally的意思是,其中的代码一定会执行,也就是说,如果try 其中的代码产生了异常,如果有catch 则会直接跳转到catch部分,如果没有catch 会跳转到‘}’后面的代码,这样,以上方法就没有一个确定的返回值,所以要加finally 作为方法出异常以后的返回的结果。。

(单选题)AccessViolationException异常触发后,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throw new AccessViolationException(); Console.WriteLine(“error1”); } catch (Exception e) { Console.WriteLine(“error2”); } Console.WriteLine(“error3”); }
答案:2 3
情况一:出现异常,没有捕捉,那后面的代码就不会执行。情况二:出现异常,catch捕捉成功,那后面的代码按顺序执行。题目中属于情况二,异常被捕捉到了,所有后面代码不受影响

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Exception(异常)
:是程序本身可以处理的异常。

2.Error(错误):
是程序无法处理的错误。这些错误表示故障发生于虚拟机自身、或者发生在虚拟机试图执行应用时,一般不需要程序处理。

3.检查异常(编译器要求必须处置的异常)
: 除了Error,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以外,其他的Exception类及其子类都属于可查异常。这种异常的特点是Java编译器会检查它,也就是说,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要么用try-catch语句捕获它,要么用throws子句声明抛出它,否则编译不会通过。

4.非检查异常(编译器不要求处置的异常):
包括运行时异常(RuntimeException与其子类)和错误(Error)。

servlet生命周期

Servlet生命周期分成3个阶段:

1)初始化阶段:调用init方法

2)响应客户请求:调用service

3)终止:调用destory方法

初始化阶段:在下列时刻servlet容器装载servlet

1 servlet容器启动时,自动装载某些servlet

2 在servlet容器启动后,客户首次向servlet发送请求

3 servlet类文件被更新之后,重新装载servlet

Servlet被装载之后,servlet容器创建一个servlet’对象并调用servlet的init方法,在servlet生命周期内,init方法只能被调用一次。servlet工作原理:客户端发起一个请求,servlet调用service方法时请求进行响应,service对请求的方式进行了匹配,选择调用dopost或者doget等这些方法,然后进入对应方法中调用逻辑层的方法,实现对客户的响应。

响应客户请求:对于用户到达servlet的请求,servlet容器会创建特定于该请求的servletrequest和servletresponse对象,然后调用servlet的service方法,service方法从servletrequest对象中获取客户请求的信息,处理该请求,并且通过servletresponse对象向客户端返回响应信息。

终止:当web应用终止或者servlet容器终止或servlet容器重新装载servlet新实例时,servlet容器会调用servlet对象的destory方法,在destory方法中可以释放servlet占用的资源

抽象类和接口总结

抽象类

特点:
1.抽象类中可以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存在普通属性,方法,静态属性和方法。

3.抽象类中可以存在抽象方法。
4.如果一个类中有一个抽象方法,那么当前类一定是抽象类;抽象类中不一定有抽象方法。

5.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需要有子类实现,如果子类不实现,则子类也需要定义为抽象的。

6,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抽象类和抽象方法必须被abstract修饰

关键字使用注意: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其前有abstract修饰)不能用private、static、synchronized、native访问修饰符修饰。

接口

1.在接口中只有方法的声明,没有方法体。

2.在接口中只有常量,因为定义的变量,在编译的时候都会默认加上public static final

3.在接口中的方法,永远都被public来修饰。

4.接口中没有构造方法,也不能实例化接口的对象。(所以接口不能继承类)
5.接口可以实现多继承

6.接口中定义的方法都需要有实现类来实现,如果实现类不能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则实现类定义为抽象类。

7,接口可以继承接口,用extends

杂记

1、instanceof是JAVA中的关键字,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一个类的实例,是不是一个类的子类,是不是一个接口的实现类
2、Java只支持单继承,实现多重继承三种方式:(1)直接实现多个接口 (2)扩展(extends)一个类然后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 (3)通过内部类去继承其他类
3、
public class StringDemo{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MESSAGE=“taoba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String a =“tao”+“bao”;
String b=“tao”;
String c=“bao”;
System.out.println(a==MESSAGE);
System.out.println((b+c)==MESSAGE);
}
}
结果为 true false

对于这道题,考察的是对String类型的认识以及编译器优化。Java中String不是基本类型,但是有些时候和基本类型差不多,如Stringb = “tao”; 可以对变量直接赋值,而不用 new 一个对象(当然也可以用 new)。所以String这个类型值得好好研究下。Java中的变量和基本类型的值存放于栈内存,而new出来的对象本身存放于堆内存,指向对象的引用还是存放在栈内存。例如如下的代码:int i=1; 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 World”);变量i和s以及1存放在栈内存,而s指向的对象”HelloWorld”存放于堆内存.栈内存的一个特点是数据共享,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小内存消耗,前面定义了i=1,i和1都在栈内存内,如果再定义一个j=1,此时将j放入栈内存,然后查找栈内存中是否有1,如果有则j指向1。如果再给j赋值2,则在栈内存中查找是否有2,如果没有就在栈内存中放一个2,然后j指向2。也就是如果常量在栈内存中,就将变量指向该常量,如果没有就在该栈内存增加一个该常量,并将变量指向该常量。 如果j++,这时指向的变量并不会改变,而是在栈内寻找新的常量(比原来的常量大1),如果栈内存有则指向它,如果没有就在栈内存中加入此常量并将j指向它。这种基本类型之间比较大小和我们逻辑上判断大小是一致的。如

1.== 和 equals():
(1)“” 用于比较基本数据类型时比较的是值,用于比较引用类型时比较的是引用指向的地址。
(2)Object 中的equals() 与 “
” 的作用相同,但String类重写了equals()方法,比较的是对象中的内容。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els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String = (String)anObject;
if (this.coder() == aString.coder()) { return this.isLatin1() ? StringLatin1.equals(this.value, aString.value) : StringUTF16.equals(this.value, aString.value);
}
} return false; }
}

2.String对象的两种创建方式:
(1)第一种方式: String str1 = “aaa”; 是在常量池中获取对象(“aaa” 属于字符串字面量,因此编译时期会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如果常量池中已经存在该字符串对象则直接引用)
(2)第二种方式: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aa”) ; 一共会创建两个字符串对象一个在堆中,一个在常量池中(前提是常量池中还没有 “aaa” 象)。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false

3.String类型的常量池比较特殊。它的主要使用方法有两种:
(1)直接使用双引号声明出来的String对象会直接存储在常量池中。
(2)如果不是用双引号声明的String对象,可以使用 String 提供的 intern 方法。 String.intern() 是一个 Native 方法,它的作用是: 如果运行时常量池中已经包含一个等于此 String 对象内容的字符串,则返回常量池中该字符串的引用; 如果没有,则在常量池中创建与此 String 内容相同的字符串,并返回常量池中创建的字符串的引用。
String s1 = new String(“AAA”);
String s2 = s1.intern();
String s3 = “AAA”;
System.out.println(s2);//AAA
System.out.println(s1 == s2);//false,因为一个是堆内存中的String对象一个是常量池中的String对象,
System.out.println(s2 == s3);//true, s1,s2指向常量池中的”AAA“
4字符串拼接:
String a = “a”;
String b = “b”;

String str1 = "a" + "b";//常量池中的对象
String str2 = a + b; //在堆上创建的新的对象     
String str3 = "ab";//常量池中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false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3);//true 
System.out.println(str2 == str3);//false

类访问权限:

1.类指外部类,最大的类,修饰符有public(表示该类在项目所有类中可以被导入),default(该类只能在同一个package中使用),abstract,final

2.内部类指位于类内部但不包括位于块、构造器、方法内,且有名称的类,修饰符有public,private,protected访问控制符,也可以用static,final关键字修饰,public和private比较简单,一个表示所有可以被所有类访问,一个表示只能被自身访问,protected修饰的成员类可以被同一个包中的类和子类访问。而default修饰的成员类只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

3.局部内部类指位于块、构造器、方法内的有名称类,最多只能有final修饰

参考:http://blog.csdn.net/a327369238/article/details/52780442

JVM五大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部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程安全的类有hashtable concurrentHashMap synchronizedMap

1.java支持单继承,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a对d错
2.接口没有构造方法,所以不能实例化,抽象类有构造方法,但是不是用来实例化的,是用来初始化的。c对
3.抽象类可以定义普通成员变量而接口不可以,但是抽象类和接口都可以定义静态成员变量,只是接口的静态成员变量要用static final public 来修饰。b错

集合框架:

Collection:

    List:(有序,可重) 

            ArrayList:    有序,可重复;底层使用数组,查询快,增删慢;线程不安全,效率高;容量不足时扩增为当前容量*1.5 + 1; 

            Vector:            有序,可重复;底层使用数组,查询快,增删慢;线程   安全,效率低;容量不足时扩增为当前容量*2; 

            LinkedList: 有序,可重复;底层使用双向循环链表,查询慢,增删快;线程不安全,效率高;不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Set 

            HashSet: 底层采用HashMap实现,故性质和HashMap类似 

            TreeSet: 底层采用TreeMap实现 

            LinkedHashSet:底层采用LinkedHashMap实现 

Map

        HashMap: 无序,不可重复(但可以为null),底层采用数组和链表结合的数据结构;线程不安全,效率高;容量一直为2的n次方,即每次都是                                    扩充为原来的2倍 

        Hashtable:  无序,不可重复(不可以为null),底层采用数组和链表结合的数据结构;线程安全,效率高;容量一直为2的n次方,即每次都是扩充为                           原来的2倍 

        TreeMap:    无序,不可重复,底层采用二叉树实现;线程不安全 

        LinkedHashMap:底层采用链表和哈希表实现,有序,不可重复 

故线程安全的有Vector,Hashtable,Stack因继承Vector也是线程安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粉红色的是受检查的异常(checked exceptions),其必须被
    try{}catch语句块所捕获,或者在方法签名里通过throws子句声明.受检查的异常必须在编译时被捕捉处理,命名为 CheckedException 是因为Java编译器要进行检查,Java虚拟机也要进行检查,以确保这个规则得到遵守.2. 绿色的异常是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s),需要程序员自己分析代码决定是否捕获和处理,比如空指针,被0除…3.而声明为Error的,则属于严重错误,如系统崩溃、虚拟机错误、动态链接失败等,这些错误无法恢复或者不可能捕捉,将导致应用程序中断,Error不需要捕捉。

(单选题)以下代码执行后输出结果为(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Test t1 = new Test();
{
System.out.println(“blockA”);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block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2 = new Test();
}
}

静态块:用static申明,JVM加载类时执行,仅执行一次
构造块:类中直接用{}定义,每一次创建对象时执行 执行顺序优先级:静态块>main()>构造块>构造方法 静态块按照申明顺序执行,先执行Test t1 = new Test();所有先输出blockA,然后执行静态块,输出blockB,最后执行main方法中的Test t2 = new Test();输出blockA。

java是自动管理内存的,通常情况下程序运行到稳定状态,内存大小也达到一个 基本稳定的值
但是内存泄露导致Gc不能回收泄露的垃圾,内存不断变大. 最终超出内存界限,抛出OutOfMemoryExpection

父类对子类构造方法的影响:
如果父类拥有无参构造方法(无论隐式的还是显式的)且子类中的构造方法又没有明确指定调用父类的哪个构造方法,则子类中没有调用该子类其它构造方法的构造方法使用super()隐式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方法,如下代码:
如果父类没有无参构造方法(无论隐式的还是显式的),则要求子类构造方法必须直接或间接指定调用父类哪个构造方法并且放在有效代码第一行,如下代码:

一句话:子类必须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接口
一个类实现某个接口时,该类将会获得接口中定义的变量、抽象方法等。因此可以把实现接口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继承,相当于实现类继承了一个接口。

构造函数只能被调用,不能被继承。子类默认调用父类无参构造器,若父类没有无参构造器,子类需要用super()调用父类有参构造器,且super()位于子类构造器的第一行。

(单选题)
要导入java/awt/event下面的所有类,叙述正确的是?()
java.awt.*是导入java\awt包下所有的类,并不包括其子包下的类。
java.awt.event.*才能导入java\awt\event包下的类。

重载就是一句话:同名不同参,返回值无关。

覆盖/重写:同名同参

先来看一段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beforeFinally());
}

public static int beforeFinally(){
    int a = 0;
    try{
        a = 1;
        return a;
    }finally{
        a = 2;
    }
}

}
/**output:
1
*/

从结果上看,貌似finally
里的语句是在return
之后执行的,其实不然,实际上finally
里的语句是在在return
之前执行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在之前执行,那为什么a
的值没有被覆盖了?

实际过程是这样的:当程序执行到try{}语句中的return方法时,它会干这么一件事,将要返回的结果存储到一个临时栈中,然后程序不会立即返回,而是去执行finally{}中的程序,
在执行a = 2时,程序仅仅是覆盖了a的值,但不会去更新临时栈中的那个要返回的值

。执行完之后,就会通知主程序“finally的程序执行完毕,可以请求返回了”,这时,就会将临时栈中的值取出来返回。这下应该清楚了,要返回的值是保存至临时栈中的。

再来看一个例子,稍微改下上面的程序:

public abstract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beforeFinally());
}

public static int beforeFinally(){
    int a = 0;
    try{
        a = 1;
        return a;
    }finally{
        a = 2;
        return a;
    }
}

}
/**output:
2
*/

在这里,finally{}里也有一个return,那么在执行这个return时,就会更新临时栈中的值。同样,在执行完finally之后,就会通知主程序请求返回了,即将临时栈中的值取出来返回。故返回值是2.

this不能在static的方法中使用~
原来如此。深究了一下原因:this是指向对象的的引用,而静态方法在类加载的时候创建加载,此时没有创建对象

被static修饰的变量称为静态变量,静态变量属于整个类,而局部变量属于方法,只在该方法内有效,所以static不能修饰局部变量

我还是必须啰嗦几句。
JDK8及以后,允许我们在接口中定义static方法和default方法。在jdk8之前,interface之中可以定义变量和方法,变量必须是public、static、final的,方法必须是public、abstract的。由于这些修饰符都是默认的,所以在JDK8之前,下面的写法都是等价的.public interface JDK8BeforeInterface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field1 = 0; int field2 = 0;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1(int a) throws Exception; void method2(int a) throws Exception; }JDK8及以后,允许我们在接口中定义static方法和default方法。public interface JDK8Interface { // static修饰符定义静态方法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接口中的静态方法”); } // default修饰符定义默认方法 default void defaul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接口中的默认方法”); } }再定义一个接口的实现类:public class JDK8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JDK8Interface { //实现接口后,因为默认方法不是抽象方法,所以可以不重写,但是如果开发需要,也可以重写 }静态方法,只能通过接口名调用,不可以通过实现类的类名或者实现类的对象调用。default方法,只能通过接口实现类的对象来调用。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tatic方法必须通过接口类调用 JDK8Interface.staticMethod(); //default方法必须通过实现类的对象调用 new JDK8InterfaceImpl().defaultMethod(); } }当然如果接口中的默认方法不能满足某个实现类需要,那么实现类可以覆盖默认方法。public class AnotherJDK8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JDK8Interface { // 签名跟接口default方法一致,但是不能再加default修饰符 @Override public void defaul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接口实现类覆盖了接口中的default”); } }由于java支持一个实现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如果多个接口中存在同样的static和default方***怎么样呢?如果有两个接口中的静态方法一模一样,并且一个实现类同时实现了这两个接口,此时并不会产生错误,因为jdk8只能通过接口类调用接口中的静态方法,所以对编译器来说是可以区分的。但是如果两个接口中定义了一模一样的默认方法,并且一个实现类同时实现了这两个接口,那么必须在实现类中重写默认方法,否则编译失败。public interface JDK8Interface1 { // static修饰符定义静态方法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 { System.out.println(“JDK8Interface1接口中的静态方法”); } // default修饰符定义默认方法 default void defaul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JDK8Interface1接口中的默认方法”); } }public class JDK8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JDK8Interface,JDK8Interface1 { // 由于JDK8Interface和JDK8Interface1中default方法一样,所以这里必须覆盖 @Override public void defaul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接口实现类覆盖了接口中的default”);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DK8Interface.staticMethod(); JDK8Interface1.staticMethod(); new JDK8InterfaceImpl().defaultMethod(); } }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