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薛定谔的猫这次活了23分钟

刚看到一则新闻“中国科学家让薛定谔的猫活了23分钟”,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为什么我会如此惊讶,因为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猫。

“薛定谔的猫”是物理学领域内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是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内容: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有一只猫,一瓶毒气和一个原子。如果这个原子衰变则会触发毒气的释放,导致猫死亡。反之,则猫活着。

图片

有趣之处是,由于原子的衰变是无法预测的,在进行观测之前,它同时处于一种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状态。这也就意味着这只猫也处于一种叠加状态,它处于即活着又死了的状态(这是什么鬼?)

只有在打开盒子进行观测的那一刻,这种叠加状态才会回归为一种确定状态(生或死),这个在量子力学中称为波函数坍缩

图片

在我们人类所处的世界中,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一个人不可能即活着又死了,对吧?

然而在量子世界(微观粒子的世界),这种情况却是真实存在的,两种状态可以同时存在,但是这种状态非常难以保持和被观测到,因为它极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状态最多只能维持几秒到几毫秒。

而现在中国的科学家将这个时间突破到了23分钟之久,这意味着“这只猫”可以在生与死的边缘疯狂试探20多分钟

图片

想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需要先聊一下量子力学的一些神奇现象,而其中每一个现象在我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超距作用:纠缠粒子之间的关联性似乎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一个粒子的状态改变也能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

也就是说,两个粒子之间是可以交换信息的,并且信息传递速度是无限大,甚至超过光速。然而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它们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的。这个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图片

量子叠加:纠缠粒子的量子态是处于叠加态的,这意味着它们同时存在于多种可能的状态中,直到被观测时才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参考薛定谔的猫。

图片

量子隧穿:粒子有一定概率穿过势垒,即使它的能量低于势垒的高度。这在半导体和核物理中非常重要。

量子隧穿是一种非常抽象和难以直观理解的现象,因为它违背了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物理规律,它类似传说中的穿墙术:想象你在一个房间里,门被锁上了。在经典物理学中,除非你有钥匙或者破门而入,否则你无法离开房间。但在量子世界里,你有一定的概率“隧穿”过门,直接出现在房间外面,即使你没有钥匙,也没有破坏门。

图片

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如电子和光子既表现出波动性也表现出粒子性。

经典物理中我们都学过物质的波动性(比如水)和粒子性(比如球),但是量子世界,微观粒子即可以呈现出波动性,也可以呈现出粒子性,也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图片

量子态是非常神奇的,但是它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导致量子态的丧失,从而回到经典态。

量子态的不稳定性,也一直阻碍着科学家们对量子力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次量子叠加态的持续时间延长至23分钟,使得今后更加深入探索量子现象,发现更多量子理论成为可能。

而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超距作用,像是两个有着心灵感应的人,一个人的想法会瞬间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而不论他身处何处。

图片

这种超距传输能够突破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甚至我还幻想过,人是不是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超远距离的时空旅行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喊,走,跑,狼烟,飞鸽,快马,灯光,电报,电话,手机,互联网,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下一次信息传递方式的突破,是否会交给量子信息技术呢?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哥聊A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