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产方式
基于订单属性
交货期(EDD):优先处理交货期最早的订单,确保按时交付
。例如,紧急订单或大客户订单需设置最高优先级。
客户重要性:重要客户的订单可提升优先级,以维护客户关系。
订单价值:高利润订单可优先安排,最大化企业收益。
生产周期匹配
分析订单的生产周期(如工艺复杂度、所需工时),短周期订单可优先排产以减少资源等待时间。
二、排期策略实施
规则驱动的排产流程
先进先出(FIFO):按订单提交顺序处理,适用于批量订单或标准化生产。
固定时间窗口:为特定优先级订单预留固定生产时段,如每日上午处理紧急订单。
资源约束管理
设备与工具匹配:根据生产线的可用性分配任务,确保设备利用率最大化。物料与人力调度:提前规划物料供应和人员排班,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排产中断。
三、动态调整与监控
人工干预调整
当设备故障、插单等突发情况发生时,手动调整排产顺序。例如,暂停低优先级订单,将资源分配给紧急任务。
通过MES系统的可视化界面(如甘特图)实时跟踪生产进度,快速响应变化。
排产结果评估
定期检查设备负载均衡性、订单履约率等指标,优化优先级规则。
四、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简单直观,适合规则明确的生产环境。
灵活性高,便于人工应对突发需求。
注意事项:
需定期更新优先级规则以适应市场变化。
依赖人工经验,可能因误判导致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