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测试知识点

安全测试的定义:
验证被测对象的安全保护机制能否在实际应用中保护系统不受非法侵入,用来保证系统本身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安全性测试方法:
1.功能验证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对涉及安全的软件功能,如:用户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加密系统、认证系统等进行测试。
2.漏洞扫描
漏洞扫描器分为主机漏洞扫描器和远程漏洞扫描器
主机漏洞扫描器是在系统本地运行检测系统漏洞的程序,如(COPS、Tripewire、Tiger).远程漏洞扫描器是网络远程检测目标网络和主机系统漏洞的程序,如(Satan、ISS、Internet、Scanner).
3.模拟攻击实验
“授权”、“非授权”
安全测试工具:
AWVS ( Acunetix Web Wulnerability Scanner)是一个自动化的Web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它可以扫描任何可通过Web 浏览器访问的和遵循 HTTP/HTTPS 规则的 Web站点和 Web应用程序、国内普遍简称WVS。
HP WebInspect 可提供快速扫描功能、广泛的安全评估范围及准确的 Web 应用程序安全扫描结果。它可以识别很多传统扫描程序检测不到的安全漏洞。利用创新的评估技术,例如同步扫描和审核 (simultaneous crawl and audit, SCA) 及并发应用程序扫描,您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自动执行 Web 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和 Web 服务安全测试。WebInspect是最准确和全面的自动化的Web应用程序和Web服务漏洞评估解决方案。
AppScan对现代 Web 应用程序和服务执行自动化的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DAST) 和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 (IAST)。支持 Web 2.0、 JavaScript 和 AJAX 框架的全面的 JavaScript 执行引擎。涵盖 XML 和 JSON 基础架构的 SOAP 和 REST Web 服务测试支持 WSSecurity 标准、 XML 加密和 XML 签名。详细的漏洞公告和修复建议。40 多种合规性报告,包括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 (PCI DSS)、支付应用程序数据安全标准 (PA-DSS)、 ISO 27001 和 ISO 27002,以及 Basel II
数据库扫描漏洞工具
sqlmap
Pangolin(穿山甲)
其他工具:
Burpsuite(重点,功能很全)
fiddler
Nmap(端口扫描)
Wireshark
工具大全:http://blog.csdn.net/zj0910/article/details/42294249
常见的安全漏洞
1.sql注入:所谓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递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2.xss又叫CSS(Cross-Site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html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html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用户的特殊目的。主要指的自己构造XSS跨站漏洞网页或者寻找非目标机以外的有跨站漏洞的网页。
3、CSRF跨站点请求伪造:攻击者盗用了你的身份,以你的名义发送恶意请求,对服务器来说这个请求是完全合法的,但是却完成了攻击者所期望的一个操作,比如以你的名义发送邮件、发消息,盗取你的账号,添加系统管理员,甚至于购买商品、虚拟货币转账等
4、URL重定向/跳转漏洞:恶意用户完全可以借用URL跳转漏洞来欺骗安全意识低的用户,从而导致“中奖”之类的欺诈,这对于一些有在线业务的企业如淘宝等,危害较大,同时借助URL跳转,也可以突破常见的基于“白名单方式”的一些安全限制,如传统IM里对于URL的传播会进行安全校验,但是对于大公司的域名及URL将直接允许通过并且显示会可信的URL,而一旦该URL里包含一些跳转漏洞将可能导致安全限制被绕过。如果引用一些资源的限制是依赖于“白名单方式”,同样可能被绕过导致安全风险,譬如常见的一些应用允许引入可信站点如youku.com的视频,限制方式往往是检查URL是否是youku.com来实现,如果youku.com内含一个url跳转漏洞,将导致最终引入的资源属于不可信的第三方资源或者恶意站点,最终导致安全问题。
5、点击劫持漏洞:利用社工搭配目标站的不安全配置对用户造成危害
6、命令注入漏洞:是指通过提交恶意构造的参数破坏命令语句结构,从而达到执行恶意命令的目的。
7、上传文件漏洞:大部分文件上传漏洞的产生是因为Web应用程序没有对上传文件的格式进行严格过滤 , 还有一部分是攻击者通过 Web服务器的解析漏洞来突破Web应用程序的防护,最后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其他漏洞, 如 IIS PUT 漏洞等 .
CSRF漏洞检测:
检测CSRF漏洞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取一个正常请求的数据包,去掉Referer字段后再重新提交,如果该提交还有效,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存在CSRF漏洞。
随着对CSRF漏洞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涌现出一些专门针对CSRF漏洞进行检测的工具,如CSRFTester,CSRF Request Builder等。
以CSRFTester工具为例,CSRF漏洞检测工具的测试原理如下:使用CSRFTester进行测试时,首先需要抓取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过的所有链接以及所有的表单等信息,然后通过在CSRFTester中修改相应的表单等信息,重新提交,这相当于一次伪造客户端请求。如果修改后的测试请求成功被网站服务器接受,则说明存在CSRF漏洞,当然此款工具也可以被用来进行CSRF攻击。
防御CSRF攻击:
目前防御 CSRF 攻击主要有三种策略: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在请求地址中添加 token 并验证;在 HTTP 头中自定义属性并验证。
(1)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
根据 HTTP 协议,在 HTTP 头中有一个字段叫 Referer,它记录了该 HTTP 请求的来源地址。在通常情况下,访问一个安全受限页面的请求来自于同一个网站,比如需要访问 http://bank.example/withdraw?account=bob&amount=1000000&for=Mallory,用户必须先登陆 bank.example,然后通过点击页面上的按钮来触发转账事件。这时,该转帐请求的 Referer 值就会是转账按钮所在的页面的 URL,通常是以 bank.example 域名开头的地址。而如果黑客要对银行网站实施 CSRF 攻击,他只能在他自己的网站构造请求,当用户通过黑客的网站发送请求到银行时,该请求的 Referer 是指向黑客自己的网站。因此,要防御 CSRF 攻击,银行网站只需要对于每一个转账请求验证其 Referer 值,如果是以 bank.example 开头的域名,则说明该请求是来自银行网站自己的请求,是合法的。如果 Referer 是其他网站的话,则有可能是黑客的 CSRF 攻击,拒绝该请求。
这种方法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简单易行,网站的普通开发人员不需要操心 CSRF 的漏洞,只需要在最后给所有安全敏感的请求统一增加一个拦截器来检查 Referer 的值就可以。特别是对于当前现有的系统,不需要改变当前系统的任何已有代码和逻辑,没有风险,非常便捷。
然而,这种方法并非万无一失。Referer 的值是由浏览器提供的,虽然 HTTP 协议上有明确的要求,但是每个浏览器对于 Referer 的具体实现可能有差别,并不能保证浏览器自身没有安全漏洞。使用验证 Referer 值的方法,就是把安全性都依赖于第三方(即浏览器)来保障,从理论上来讲,这样并不安全。事实上,对于某些浏览器,比如 IE6 或 FF2,目前已经有一些方法可以篡改 Referer 值。如果 bank.example 网站支持 IE6 浏览器,黑客完全可以把用户浏览器的 Referer 值设为以 bank.example 域名开头的地址,这样就可以通过验证,从而进行 CSRF 攻击
即便是使用最新的浏览器,黑客无法篡改 Referer 值,这种方法仍然有问题。因为 Referer 值会记录下用户的访问来源,有些用户认为这样会侵犯到他们自己的隐私权,特别是有些组织担心 Referer 值会把组织内网中的某些信息泄露到外网中。因此,用户自己可以设置浏览器使其在发送请求时不再提供 Referer。当他们正常访问银行网站时,网站会因为请求没有 Referer 值而认为是 CSRF 攻击,拒绝合法用户的访问。
(2)在请求地址中添加 token 并验证
CSRF 攻击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黑客可以完全伪造用户的请求,该请求中所有的用户验证信息都是存在于 cookie 中,因此黑客可以在不知道这些验证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利用用户自己的 cookie 来通过安全验证。要抵御 CSRF,关键在于在请求中放入黑客所不能伪造的信息,并且该信息不存在于 cookie 之中。可以在 HTTP 请求中以参数的形式加入一个随机产生的 token,并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拦截器来验证这个 token,如果请求中没有 token 或者 token 内容不正确,则认为可能是 CSRF 攻击而拒绝该请求。
这种方法要比检查 Referer 要安全一些,token 可以在用户登陆后产生并放于 session 之中,然后在每次请求时把 token 从 session 中拿出,与请求中的 token 进行比对,但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加入请求。对于 GET 请求,token 将附在请求地址之后,这样 URL 就变成 http://url?csrftoken=tokenvalue。 而对于 POST 请求来说,要在 form 的最后加上 ,这样就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加入请求了。但是,在一个网站中,可以接受请求的地方非常多,要对于每一个请求都加上 token 是很麻烦的,并且很容易漏掉,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在每次页面加载时,使用 javascript 遍历整个 dom 树,对于 dom 中所有的 a 和 form 标签后加入 token。这样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请求,但是对于在页面加载之后动态生成的 html 代码,这种方法就没有作用,还需要程序员在编码时手动添加 token。
该方法还有一个缺点是难以保证 token 本身的安全。特别是在一些论坛之类支持用户自己发表内容的网站,黑客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个人网站的地址。由于系统也会在这个地址后面加上 token,黑客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得到这个 token,并马上就可以发动 CSRF 攻击。为了避免这一点,系统可以在添加 token 的时候增加一个判断,如果这个链接是链到自己本站的,就在后面添加 token,如果是通向外网则不加。不过,即使这个 csrftoken 不以参数的形式附加在请求之中,黑客的网站也同样可以通过 Referer 来得到这个 token 值以发动 CSRF 攻击。这也是一些用户喜欢手动关闭浏览器 Referer 功能的原因
(3)在 HTTP 头中自定义属性并验证
这种方法也是使用 token 并进行验证,和上一种方法不同的是,这里并不是把 token 以参数的形式置于 HTTP 请求之中,而是把它放到 HTTP 头中自定义的属性里。通过 XMLHttpRequest 这个类,可以一次性给所有该类请求加上 csrftoken 这个 HTTP 头属性,并把 token 值放入其中。这样解决了上种方法在请求中加入 token 的不便,同时,通过 XMLHttpRequest 请求的地址不会被记录到浏览器的地址栏,也不用担心 token 会透过 Referer 泄露到其他网站中去。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非常大。XMLHttpRequest 请求通常用于 Ajax 方法中对于页面局部的异步刷新,并非所有的请求都适合用这个类来发起,而且通过该类请求得到的页面不能被浏览器所记录下,从而进行前进,后退,刷新,收藏等操作,给用户带来不便。另外,对于没有进行 CSRF 防护的遗留系统来说,要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防护,要把所有请求都改为 XMLHttpRequest 请求,这样几乎是要重写整个网站,这代价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命令注入的防御措施:
1、采用白名单,或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过滤。
2、不要让用户可以直接控制eval()、system、exec、shell_exec等函数的参数。
3、在进入执行命令函数和方法前,对变量进行过滤,对敏感字符进行转义。
文件上传漏洞的防御措施:

  1. 使用 FireBug
  2. FireBug 是一款开源的浏览器插件 , 它支持 Firefox,Chrome 等浏览器 . 它可以让 Web开 发者轻松地调试 HTML、javascirpt 、 AJAX、 CSS等前端脚本代码 . 正是因为 FireBug 功能强 大, 所以也成为了黑客的必备利器 .
    如何使用 FireBug 绕过客户端检测 .
    当单击提交按钮后 ,Form 表单将会触发 onsubmit 事件 ,onsubmit 事件将会调用 checkFile 函数 .checkFile 函数将会检测文件扩展名是否合法 , 并返回一个布尔值 , 如果 checkFile 函数返回 true, 则表单提交 , 反之则拦截要上传的文件 . 知道这一点后 , 可以用 FireBug 将 onsubmit 事件删除 , 这样就可以绕过 javascript 函数验证 .
  3. 中间人攻击
    中间人攻击和使用 FireBug 的方法完全不同 ,FireBug 是删除客户端的 javascript 验证 , 而使用 Burp Suite 等抓包软件则是按照正常的流程通过 javascript 验证 , 然后在传输中的 HTTP层做修改 .
    首先把木马文件的扩展名字改为一张正常图片或文档的扩展名 , 如 jpg 扩展名 , 在上传 时使用 Burp 拦截上传数据 , 再将其中的扩展名 jpg 修改成 jsp, 就可以绕过客户端验证 .
    通过以上例子 , 大家可以看出前端脚本验证是一种非常不可靠的验证方式 , 不管是对文 件上传 、XSS还是别的漏洞来说都是如此 ,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做前端验证 , 而是要把 前端验证和服务器端验证相结合 .
    我们来看服务端检测 , 在上传文件时 , 大多开发者会对文件扩展名检测 , 验证文件扩展名 通常有两种方式 : 黑名单和白名单 .
    黑名单过滤是一种不安全的方式 , 黑名单定义了一系列不安全的扩展名 , 服务器端在接 收文件后 , 与黑名单扩展名对比 , 如果发现文件扩展名与黑名单里的扩展名匹配 , 则认为文件 不合法 .
    其他几种文件上传漏洞防御措施 :
  4. 检查文件上传路径 ( 避免 0x00 截断、 IIS6.0 文件夹解析漏洞、目录遍历 )
  5. 文件扩展名检测 ( 避免服务器以非图片的文件格式解析文件 )
  6. 文件 MIME验证 ( 比如 GIF 图片 MIME为 image/gif,CSS 文件的 MIME为 text/css 等 ) 3. 文件内容检测 ( 避免图片中插入 webshell)
  7. 图片二次渲染 ( 最变态的上传漏洞防御方式 , 基本上完全避免了文件上传漏洞 )
  8. 文件重命名 ( 如随机字符串或时间戳等方式 , 防止攻击者得到 webshell 的路径 )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攻击者上传了webshell之后需要得到webshell 的路径才能通过工 具连接 webshell, 所以尽量不要在任何地方 ( 如下载链接等 ) 暴露文件上传后的地址, 在这里 必须要提一点 , 就是有很多网站的上传点在上传了文件之后不会在网页上或下载链接中暴露 文件的相对路径, 但是在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包里却带有文件上传后的路径 .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在人生擂台上,我们一起,永不言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