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OSI模型、TCP/IP协议等)

1 分层模型

1.1 分层的思想

  • 概念:分层思想本质上讲就是把节点间通信这个复杂问题分成若干相对简单的问题逐一解决每个问题对应一层,每一层实现一定的功能,相互协作即可实现数据通信这个复杂任务。
  • 举例:早餐冲一杯牛奶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奶粉生产者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何选购奶源,运输,保鲜,制作和销售等问题。但是将生产销售分成几个不同的管理模块后,整个加工生产销售过程就很清晰了。奶粉厂生产流程

1.2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簇

1.2.1 OSI模型

由于之前的例子,可以理解分层模型对于网络管理而言就像是企业组织架构对于企业管理一样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于1984年颁布了开放式互联(Open System International,OSI)参考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层功能详细解释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人机交互窗口,把人的语言输入到计算机当中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将接收到的数据翻译成二进制数组成的计算机语言,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
会话层建立、管理、中止会话管理是否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连接关系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将上层应用数据分片并加上端口号封装成数据段,或通过对报文头中的端口识别,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的数据通信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逻辑(IP)地址封装成数据包,实现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将上层数据加上源和目的方的物理(MAC)地址封装成数据帧,MAC地址是用来标识网卡的物理地址,建立数据链路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报文头部和上层数据信息都是由二进制数组成的,物理层将这些二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比特流转换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1.2.2 TCP/IP参考模型

TCP/IP是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早期的 TCP/IP模型是一个四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借鉴OSI的七层参考模型,又将网络接口层划分为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五层结构。TCP/IP是一系列协议的集合,所以严格的称呼应该是 TCP/IP协议簇。TCP/IP协议簇的前四层与OSI参考模型的前四层相对应,其功能也非常类似,而应用层则与OSI参考模型的最高三层相对应,如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3 TCP/IP协议簇的组成

TCP/IP协议簇的组成

  •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并没有定义任何特定的协议,它支持所有标准的和专用的协议,网络可以使局域网(如广泛使用的以太网)、城域网或者广域网。所以,TCP/IP实际上只有三个层次.
  • 网络层
    TCP/IP定义了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而IP又由四个支撑协议组成:ARP、RARP、ICMP和IGMP。
  • 传输层
    传统上,TCP/IP有两个传输层协议:TCP和UDP。
    TCP协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UDP协议传输效率更高。
  • 应用层
    在应用层,TCP/IP定义了许多协议,如HTTP、FTP、SMTP、DNS等。

协议应用的端口及其协议功能见下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数据传输过程

2.1 数据封装过程

在计算机网络中层次的划分很细致,每一层实现的功能也很复杂。为了能够更明确地说明此过程,将两台主机通信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数据解封装过程

数据被封装完毕后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方后,将进入数据的解封装过程,这将是封装的一个逆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数据传输的一些基本概念

2.3.1 PDU

PUD(Protocol Date Unit,协议数据单元)是指同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2.3.2 TCP/IP五层结构体系中

  • 上层数据被封装了TCP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数据段
  • 数据段向下传到网络层后,被封装IP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数据包
  • 数据包向下传到数据链路层后,被封装MAC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数据帧
  • 数据帧传送到物理层,帧数据变成比特流,然后通道介质传送出去。
    PDU协议数据单元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描述

2.3.3 常见硬件设备与五层模型的对应关系

常见的设备属于哪一层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或者官方的RFC文档说明,但是了解网络设备属于哪一层对于我们后续学习网络硬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4 各层间通信(一)

发送方与接收方各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才能建立连接,实现正常的通信。

  • 应用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编码解码规则,才能保证用户信息传输的正确性;
  • 传输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端口号与协议关系,才能保证上层应用进程间的通信;
  • 网络层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逻辑寻址过程才能保证数据不会传输到错误的目的地;
  • 数据链路层之间如果协议不同,接收方无法“理解”数据的内容;
  • 物理层之间必须硬件接口规格相同,否则接收不到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5 各层间通信(二)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发送方和接受方之间会有很多的硬件设备起到中转的作用,在下图中假设了一种通信结构,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增加了两台交换机和路由器,发送主机的数据会通过以下中间设备到达接受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步骤:

  1. 发送主机按照前面讲解的内容进行数据封装;
  2. 从发送主机物理网卡发出的电信号通过网线到达交换机,交换机将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据送往交换机的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根据数据帧头部的MAC地址将数据智能转发到对应的路由器设备,在转发前要重新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物理的电信号;
  3. 路由器接受到数据后,会拆掉数据链路层的MAC头部信息,将数据包送往网络层,路由器将检测数据包头部的目标IP地址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进行路由转发,将数据报文转发到下一路由器上,在转发前要重新封装新的MAC头部信息,并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
  4. 之后的过程与前面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就是路由器接受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发往网络层,然后根据MAC地址和IP地址进行重新封装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转发,然后对应的交换机接受电信号,然后根据MAC地址传送到接收主机的网卡中。

3 5G技术规范

3.1 关于3GPP

  •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通信行业标准化组织;
  • 1998年12月成立。

3.2 3GPP的成员

  • 欧洲的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
  • 日本的ARIB(无线行业企业协会)和TTC(电信技术委员会)
  • 中国的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 韩国的TTA(电信技术协会)
  • 北美的ATIS(世界无线通讯解决方案联盟)
  • 印度的TSDSI(电信标准开发协会)

3.3 3GPP定义的5G技术规范,TS38系列的部分内容

  • TS23.501:系统总体介绍
  • TS38.300:无线侧总体介绍
  • TS38.401:无线侧架构
  • TS38.211:物理信道结构
  • TS38.104:基站射频要求

3.4 移动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类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空中接口

  • 空中接口俗称空口,分为3层;
  • 5G新型无线空口俗称NR(New Radio)

3.6 5G无线协议栈

  • 负责处理UE和gNB之间无线链路的数据;
  • 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应用数据(比如聊天内容),在每一层都要经过不同的处理,添加上对应的包头,最终才会在PHY层被调制成无线电波发送到基站。
  • 基站接收到数据后,也要层层处理解读包头内容,最终才会剥光各层包头的应用数据再转发到传输网、进而转发到核心网。

3.7 L3层功能

  • RRC:是Uu口控制面的最高层,负责控制1层、2层完成空口资源传输;
  • NAS:主要负责与接入无关、独立于无线接入相关的功能及流程;
  • 3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码海小虾米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