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5.0 学习资源
- 量化择时策略概述
- 定义与目的:解释量化择时策略的定义,以及它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 市场分析基础:介绍市场分析的基本概念,如趋势分析、市场周期等。
- 择时的重要性:讨论为什么择时对于投资回报至关重要。
- 技术指标与择时
- 常用技术指标:详细介绍各种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MACD、RSI等。
- 指标的应用:如何将这些指标应用于实际的择时策略中。
- 指标的局限性:讨论技术指标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误判情况。
- 双均线择时策略
-
基本概念:双均线择时策略涉及到两条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MA)。一条是短期均线(如5日或10日均线),另一条是长期均线(如50日或200日均线)。这两条均线的交叉点被用作交易信号。
-
交易信号:
买入信号:当短期均线从下方穿过长期均线时,这通常被视为一个买入信号,表明短期趋势可能超过长期趋势,市场可能进入上升趋势。
卖出信号:相反,当短期均线从上方穿过长期均线时,这被视为一个卖出信号,表明短期趋势可能减弱,市场可能进入下降趋势。 -
优点:
简单易懂:双均线策略易于理解和实施。
趋势跟随:适用于趋势明显的市场环境。 -
缺点:
滞后性:移动平均线是滞后指标,可能会在市场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后才产生信号。
假信号:在震荡市场中,双均线可能会产生许多误导性的交易信号。
- MACD均线择时策略
-
基本概念: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是一种动量指标,它通过计算两个不同周期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之间的差值来衡量市场动能。MACD由三个部分组成:MACD线(DIF)、信号线(DEA)和柱状图(Histogram)。
-
交易信号:
买入信号:当DIF线从下方穿过DEA线,且柱状图由负变正,这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
卖出信号:当DIF线从上方穿过DEA线,且柱状图由正变负,这通常被视为卖出信号。 -
优点:
动能分析:MACD不仅考虑了价格的移动平均,还考虑了价格变动的速度,因此能更好地捕捉市场动能。
趋势确认:MACD可以帮助确认趋势的强度和持续性。 -
缺点:
复杂性:相比于简单的双均线策略,MACD更为复杂,需要对指标有深入的理解。
信号延迟:尽管MACD考虑了动能,但在某些情况下,信号仍然可能存在延迟。
5.1 均线计算
"""
使用tushare库来获取股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移动平均值。
"""
import tushare as ts
# https://tushare.pro/user/token
tushare_token = '0858b935f4518d9e56ffeb19910dc13e296291364ea1d7bd574eb84b'
ts.set_token(tushare_token)
pro = ts.pro_api(tushare_token)
# 个股数据 https://tushare.pro/document/2?doc_id=27
# 从tushare获取个股数据,从2023年5月1日到2023年6月30日期间获取股票代码为000001.SZ的数据,字段包括交易代码、交易日期和收盘价。
df = pro.daily(ts_code='000001.SZ', start_date='20230501', end_date='20231230', fields='ts_code,trade_date,close')
df = df.sort_values(by='trade_date')
# 使用.rolling()函数计算收盘价的移动平均值,分别为5天、10天、20天和30天,并将结果存储在M5、M10、M20和M30列中。
df['M5'] = df.close.rolling(window=5).mean().round(2)
df['M10'] = df.close.rolling(window=10).mean().round(2)
df['M20'] = df.close.rolling(window=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