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

时延(delay)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注意: 文件大小:1MB=2^20*8bit 带宽: 1Mbit=10^6 bit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物理层
物理层特性

  1.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
  2.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但在通信线路(传输媒体)上的主要传输方式都是串行传输

二、数据链路层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位——帧(frame)
FPS (Framing Per Second)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封装成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透明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差错检测:
循坏冗余检测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模2运算
帧检测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

可靠传输:没有(帧丢失 帧重复 帧失序)

PPP协议(Point-to-Point-Protocol ):
PPP协议三个组成部分

  1. 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受到MTU限制)
  2. 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3. 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节填充
0x7E——>(0x7D,0x5E)
0x7D——>(0x7D,0x5D)
若信息字段出现ascii吗的控制字符
如0x03——>(0x7D,0x23)

以太网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有两个子层分别是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和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CSMA/CD协议
电磁波在1km电缆的传播时延约5µm
单程端到端传送时延记为τ
最迟经过2τ知道是否数据碰撞 即往返的时延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以太网使用阶段二进制指数逼退
基本退避时间为争用期2τ 具体的争用期时间为51.2µs
以太网规定了最小帧长64字节 即512bit

  1. 先听后发
  2. 边听边发
  3. 冲突停止
  4. 延迟重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