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中,类和结构体的区别?
在C++中,类(class)和结构体(struct)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它们都可以包含数据成员、成员函数等。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
- 默认的访问级别:对于类,如果没有明确指定访问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private),那么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默认都是private的。而对于结构体,如果没有明确指定访问修饰符,那么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默认都是public的。
- 继承方式:类支持多重继承,即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类,而结构体只支持单一继承,即一个结构体只能继承一个结构体。
-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类可以有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而结构体没有。
- 类的对象:类的对象可以被创建和销毁,而结构体的实例可以使用,但不会被销毁。
- 类的类型转换:类支持显式类型转换运算符,而结构体不支持。
- 类可以定义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运算符,而结构体不可以。
- 类可以定义虚函数,而结构体不可以。
- 类可以定义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而结构体不可以。
总的来说,类更适合面向对象编程,具有更多的面向对象特性,而结构体更接近于C中的结构体,可以用于存储一些不相关联的数据成员。
2、在java中,方法什么时候不需要重写?
在Java中,当子类继承了父类的方法,且该方法在子类中具有相同的名称、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时,子类需要重写该方法。
然而,有几种情况下不需要重写方法:
- 方法在子类中没有被子重写:如果父类中的方法在子类中没有被重写,那么子类将继承父类中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子类可以使用父类中的方法实现自己的功能,而不需要重写该方法。
- 方法在子类中被重写了,但使用了super关键字:如果子类中已经重写了父类中的方法,但仍然需要使用父类中的方法实现某些功能,可以使用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中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子类仍然可以使用父类中的方法实现自己的功能,而不需要再次重写该方法。
- 方法在子类中被重写了,但使用了final关键字:如果父类中的方法被声明为final关键字,那么子类将无法重写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子类必须使用父类中的方法实现自己的功能,而不能重写该方法。
- 方法在子类中被重写了,但使用了static关键字:如果父类中的方法被声明为static关键字,那么子类将无法重写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子类必须使用父类中的静态方法实现自己的功能,而不能重写该方法。
总之,当子类继承了父类的方法,且该方法在子类中具有相同的名称、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时,子类可以选择是否重写该方法。但是,如果该方法被声明为final或static关键字,或者使用了super关键字调用父类中的方法,那么子类不需要重写该方法。
3、常量和静态的区别?
在Java中,常量和静态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 常量(Constant):
常量是一种值,它在程序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在Java中,我们使用final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常量。例如:final int NUMBER = 10;
。常量的名称通常全部大写,并且使用下划线分隔单词。 - 静态(Static):
静态是一种变量或方法,它与类关联,而不是与类的实例关联。这意味着无论你创建多少个类的实例,静态成员都只有一个副本。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都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访问,无需创建类的实例。
以下是常量和静态的一些主要区别:
- 常量只包含一个值,而静态可以包含多个值或方法。
- 常量在程序运行期间不会改变,而静态可以在程序运行期间被修改。
- 常量通常用于表示不会改变的值,如圆周率或最大整数等,而静态通常用于表示与类相关联的值或方法。
- 常量通常使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而静态则没有特定的命名约定。
- 常量是在编译时确定的,而静态是在运行时确定的。
- 常量是在类加载时加载到内存中的,而静态是在需要时才加载到内存中的。
- 常量可以用于常量表达式,而静态不能。
4、java中类的特点?
Java中的类具有以下特点:
- 抽象性: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定义了对象的共同属性和方法。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直接使用类,而是需要创建类的实例来使用它。
- 封装性:类具有封装性,这意味着它将数据(属性)和方法(行为)组合在一起。类的属性通常定义为私有的(private),这意味着它们只能从类的内部访问。为了从外部访问这些属性,类提供了公共的(public)getter和setter方法。这种封装方式使得类的行为更加安全和一致。
- 继承性:类可以继承其他类的属性和方法。这使得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类,继承现有类的功能,并添加或覆盖方法以实现新的功能。
- 多态性:类支持多态性,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接口来表示多个实现。这使得我们可以编写更通用和可扩展的代码。
- 实例化:通过使用类的构造函数,我们可以创建类的实例。每个实例都有它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 代码组织:类是Java代码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
- 访问控制:类可以控制对其成员的访问。例如,我们可以将某些成员设置为私有(private),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在类的内部访问。我们还可以设置其他成员为公共(public)、保护(protected)或默认(包级别)访问级别。
- 构造函数:类可以包含构造函数,用于创建和初始化类的实例。构造函数通常与类具有相同的名称,并且没有返回类型。
- 内部类和嵌套类:类可以包含其他类,这些类称为内部类或嵌套类。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的属性和方法,而嵌套类通常是静态的,并且不能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
- 注解:从Java 5开始,类可以包含注解,用于提供元数据或对代码进行注释。注解不会改变程序的行为,但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如代码生成工具、编译器或运行时环境使用。
5、java中多态的特点?
Java中的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允许在程序中使用不同的对象类型,但它们都共享相同的接口或方法。多态性具有以下特点:
- 接口一致性:多态性是通过相同的接口或方法名称来实现的,不同的对象类型可以实现相同的接口或方法,从而使得它们在程序中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 运行时绑定:Java中的多态性是在运行时绑定的,这意味着在程序运行期间,Java虚拟机(JVM)将根据实际对象的类型来选择正确的方法执行。这种动态绑定机制使得程序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 类型检查:Java中的多态性需要进行类型检查,以确保在运行时不会出现类型不匹配的错误。编译器会在编译时检查类型,而JVM会在运行时检查类型。
- 子类化:多态性允许将子类的对象赋值给父类的引用类型,这样就可以使用父类的方法来访问子类的方法和属性。这种子类化机制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重用。
- 方法重写:在Java中,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这意味着子类可以提供自己的实现方式。当使用子类的对象调用该方法时,将执行子类中的实现,而不是父类中的实现。
- 向上转型:多态性还允许将子类的对象向上转型为父类的对象类型。这种向上转型机制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 参数化类型:Java中的多态性可以与参数化类型一起使用,例如在泛型中。通过使用参数化类型,可以创建更加灵活和可重用的代码。
总之,Java中的多态性使得程序更加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它使得代码更加模块化和易于理解。
6、国产环境指令集?
在国产环境中,龙芯中科发布了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son Architecture”,简称为“龙芯架构”或者“LoongArch”。它包括基础架构部分,以及向量扩展LSX、高级向量扩展LASX、虚拟化LVZ、二进制翻译LBT等扩展部分,总共接近2000条指令。采用LoongArch的龙芯3A5000处理器芯片已经流片成功,完整操作系统也已稳定运行,它能对多种国际主流指令系统的高效二进制翻译链,并成功演示了运行基于其它主流指令系统的复杂应用程序。
7、MVC的深入理解
在面试中,深入谈论MVC的理解可以帮助你展示对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架构的理解,以及它在web开发中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可以突出你的理解程度的要点:
- MVC的定义和目的:首先,解释MVC是一个设计模式,用于分离应用程序的不同关注点。它通过将数据模型(Model),用户界面(View)和业务逻辑(Controller)分开来帮助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这种分离有助于降低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度,使得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地开发和修改。
- MVC组件的角色:然后,详细解释每个组件的角色。模型是应用程序的数据和业务规则的代表,它负责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视图是用户界面,负责展示数据给用户。控制器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处理这些输入,然后更新模型和视图。
- MVC的优点:阐述MVC架构的优点,如提高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由于模型、视图和控制器的独立性,使得代码更容易理解和维护。同时,由于各个组件的解耦,使得代码更易于扩展和重用。此外,MVC架构也使得测试驱动开发(TDD)更加容易实现。
- MVC的实现方式:描述在web开发中如何实现MVC架构,包括使用框架或库来帮助实现MVC模式。例如,Java的Spring MVC框架和Python的Django框架都是实现MVC的流行选择。这些框架提供了工具和模板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MVC应用程序。
- MVC与现实生活的类比: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MVC的概念。例如,可以将模型比作一家公司中的员工数据,视图可以比作一份报告或仪表板,控制器可以比作负责处理员工数据和更新报告或仪表板的IT部门。
8、结合项目谈谈springmvc
在基于Spring Boot的博客系统中,MVC流程通常如下:
1、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是系统的入口点,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前端的请求。在博客系统中,控制器通常负责处理如文章列表、文章详情、评论等页面的请求。
在接收请求后,控制器会根据请求的URL和HTTP方法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方法。例如,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博客首页时,控制器会调用一个方法来获取文章列表并返回给前端。
2、业务逻辑层(Service):业务逻辑层是控制器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在博客系统中,业务逻辑层可能包含如文章管理、评论管理等业务逻辑。
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请求传递给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方法。业务逻辑层根据请求参数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方法来获取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控制器。例如,当用户发布一篇新文章时,控制器将接收到的表单数据传递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将表单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并将成功响应返回给控制器。
3、数据访问层(Repository):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等操作。在博客系统中,数据访问层可能包含如文章Repository、评论Repository等。
业务逻辑层根据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方法来获取或操作数据。数据访问层使用ORM框架(如Hibernate、MyBatis等)来访问数据库,将数据库表映射为Java对象,并提供CRUD操作的方法。例如,当业务逻辑层需要获取所有文章时,数据访问层会查询数据库中的文章表,并将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
4、模型(Model):模型是数据的载体和交互的对象,它包含了数据的属性和方法。在博客系统中,模型通常包括文章、评论等对象。
模型与数据访问层进行交互,通过定义好的方法来封装和操作数据。例如,文章模型可能包含文章的主题、内容、作者等信息,并提供方法来获取和设置文章的信息。
5、视图(View):视图是展示给用户的数据表现形式,通常是由HTML和CSS组成的网页。在博客系统中,视图可能包括文章列表页、文章详情页、评论页等。
视图从控制器获取数据并呈现给用户。通常使用模板引擎(如Thymeleaf、FreeMarker等)来生成HTML页面,并将从控制器获取的数据嵌入到页面中。例如,当控制器返回一个文章列表给视图时,视图会根据模板引擎生成的HTML模板将文章列表展示在网页上。
总结来说,基于Spring Boot的博客系统的MVC流程为:前端发送请求给控制器,控制器调用业务逻辑层处理请求,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操作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载体和交互对象,视图负责展示数据给用户。通过这种流程实现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模式,有利于代码的维护和扩展。
8、vue
见下一篇文章。
9、java多线程
多线程是指同时执行多个线程,以实现程序的并行执行,提高效率和性能。在Java中,线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单元,可以并发执行多个线程,从而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资源。
线程的状态和生命周期:“Java线程的状态包括新建、就绪、阻塞和终止。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方法有start()用于启动线程,run()用于执行线程的代码,join()用于等待线程执行完毕,sleep()用于让线程休眠一段时间。线程从新建状态转为就绪状态,只有当start()方法被调用且线程的run()方法执行完毕后,线程才会变为终止状态。”
线程同步和锁:“Java中的锁机制包括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synchronized关键字用于加锁,可应用于方法或代码块,而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如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锁机制。使用锁时需要注意避免死锁和饥饿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锁粒度、避免循环等待以及使用带有条件变量的锁等方法来避免。”
并发编程:“Java中的并发编程技术包括并发集合(如ConcurrentHashMap、CopyOnWriteArrayList等)、线程池(如ThreadPoolExecutor等)以及锁的替代方案(如使用原子类、使用volatile关键字等)。这些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线程池的使用:“使用线程池可以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从而降低系统的开销。Java中可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创建线程池,可设置线程池的参数如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存活时间等以优化线程池的性能。”
死锁和饥饿:“死锁是指多个线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而导致的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况。饥饿是指一个或多个线程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资源而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可以通过合理的锁粒度、避免循环等待以及使用带有条件变量的锁等方法来避免死锁和饥饿问题。”
Java 8及以上的新特性:“Java 8及以后版本引入了新的并发编程特性,如Lambda表达式和Stream API。这些特性使得编写并发代码更加简洁高效。例如,可以使用Lambda表达式简化线程池的使用。”
实际应用场景:“在我的上一个项目中,我使用多线程实现了高性能的并发处理。我使用了线程池来管理线程,并使用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来实现线程同步和锁管理。同时,为了避免死锁和饥饿问题,我合理地控制了锁粒度并使用了带有条件变量的锁。”“
在基于Spring Boot的博客管理系统中,要实现高性能的并发处理,可以利用多线程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下面是一些使用多线程实现高性能并发处理的建议:
- 启用异步处理:Spring Boot支持异步方法调用,可以通过@Async注解将耗时的操作放到另一个线程池中执行。这样可以减少主线程的阻塞,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
- 使用线程池:使用线程池可以更好地管理线程资源,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可以使用Java提供的线程池框架(如ThreadPoolExecutor)或Spring Boot提供的线程池封装(如TaskExecutor)。根据系统的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参数,如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存活时间等。
- 实现并发控制:对于共享资源的访问,需要实现并发控制以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可以使用Java的synchronized关键字或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如ReentrantLock)来实现并发控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锁机制,以平衡并发性和性能。
- 优化数据库访问:数据库访问是系统性能的关键瓶颈之一。可以使用连接池(如HikariCP)来管理数据库连接,减少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同时,可以通过使用批量操作、预编译语句、索引优化等手段来提高数据库访问的性能。
- 使用缓存:合理使用缓存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频繁访问,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可以使用Spring Boot集成的缓存框架(如Redis),并配置适当的缓存策略和失效时间,以平衡缓存的准确性和性能。
- 优化代码逻辑:优化代码逻辑可以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数据库查询操作,避免嵌套过深的循环和递归调用,使用对象池技术等。
- 压力测试:在上线之前,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压力测试,模拟高并发的场景,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使用常见的压力测试工具(如Jmeter)来模拟用户请求,并监控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CPU和内存使用情况等指标。
综上所述,在基于Spring Boot的博客管理系统中实现高性能的并发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合理使用多线程、线程池、并发控制、数据库优化、缓存、代码逻辑优化以及压力测试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和性能。
10、redis缓存、击穿、雪崩。
Redis缓存、击穿和雪崩是Redis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下是针对每个问题的解释:
-
缓存:在Redis中,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提高访问速度。当请求数据时,如果数据存在于Redis缓存中,则可以快速获取数据并返回结果,而不需要查询数据库。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但是,当数据在Redis中过期或被删除时,如果此时有请求到达,将会查询数据库,这可能会导致请求处理时间的增加。
-
击穿:在某些情况下,Redis中的数据可能会过期或被删除,但此时有大量的请求到达,这些请求都需要查询数据库,这可能会导致数据库负载过高,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种现象被称为“击穿”,它通常发生在数据过期时间过于集中或者大量请求并发的情况下。
-
雪崩:当大量的key在同一时间过期时,会导致大量的请求到达数据库,这可能会导致数据库负载过高,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种现象被称为“雪崩”。为了避免雪崩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为不同的key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以避免它们在同一时间过期;使用互斥锁将数据加载到缓存中;每次查询完缓存后给缓存续期,以避免缓存中的数据过期。
总之,在使用Redis时需要考虑缓存、击穿和雪崩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11、jvm,jdk,jre
JVM、JDK和JRE是Java编程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的区别如下:
-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VM是Java程序的虚拟计算机,它负责解释执行Java字节码文件。不同平台的JVM都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提供了相同的接口。JVM是Java程序跨平台的关键部分,只要为不同平台实现了相应的虚拟机,编译后的Java字节码就可以在该平台上运行。
- JDK(Java Development Kit):JDK是Java开发工具包,是Sun Microsystems针对Java开发员的产品。JDK中包含JRE,在JDK的安装目录下有一个名为jre的目录,里面有两个文件夹bin和lib,在这里可以认为bin里的就是jvm,lib中则是jvm工作所需要的类库,而jvm和 lib和起来就称为jre。JDK用于开发,包括编译、调试等。
-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RE是Java运行环境,用于解释执行Java的字节码文件。普通用户只需要安装JRE来运行Java程序。JRE中包含了Java virtual machine(JVM),runtime class libraries和Java application launcher,这些是运行Java程序的必要组件。与大家熟知的JDK不同,JRE是Java运行环境,并不是一个开发环境,所以没有包含任何开发工具(如编译器和调试器)。
总之,JVM是Java程序运行的虚拟机,JDK是Java开发工具包,包含JRE,用于Java程序的开发、编译、调试等,而JRE是Java运行环境,只包含JVM,用于运行Java程序。
12、同步和异步的区别?
在Java中,同步和异步操作都是为了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但是它们在执行方式、顺序性和阻塞性、并发性和非阻塞性等方面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
- 执行方式:同步操作是顺序执行的,需要等待前一个操作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操作;而异步操作则是并发执行的,不需要等待前一个操作的完成就可以开始执行后续操作。
- 顺序性和阻塞性:同步操作具有顺序性和阻塞性的特点,即前一个操作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个操作,如果前一个操作没有完成,后续操作就会被阻塞。而异步操作则具有并发性和非阻塞性的特点,即多个操作可以同时执行,不会相互阻塞。
- 并发性和非阻塞性:同步操作的执行过程是串行的,无法同时执行多个操作;而异步操作的执行过程则是并行的,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操作,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 线程使用:同步操作通常使用Java的synchronized关键字或Lock接口及其实现类来实现,会锁定当前操作的代码块或方法,其他线程无法同时进入该代码块或方法;而异步操作则通常使用Java的Future、Callable、CompletableFuture等接口或相关类来实现,不会锁定当前操作的代码块或方法,其他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 性能:同步操作的性能相对较低,因为需要等待前一个操作的完成才能开始下一个操作;而异步操作的性能相对较高,因为多个操作可以同时执行,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能。
总之,Java中的同步和异步操作都是为了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但是它们在执行方式、顺序性和阻塞性、并发性和非阻塞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