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针对村庄用地的各个地类每一个用地的用途管制的规则?针对土地用地调整怎么进行申报?

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

首先,总的来说,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选定区域的土地用途,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换一句话说,土地用途管制就是一种对土地具有强制性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以“耕地保护”为中心的制度和规范。

土地用途管制的内容主要有“对土地用途进行分类”、“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按用途审批用地”、“处罚违反用地规划行为”。

针对村庄用地的各个地类每一个用地的用途管制的规则?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农用地,并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

(4)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等除外)。

二、一般农用地

(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4)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三、林业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4)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5)严禁占用区内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四、牧业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牧业生产,以及直接为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牧业设施。

(2)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按其适宜性调整为牧草地或其他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牧草地。

(4)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开垦、采矿、挖沙、取土等破坏草原植被的活动。

(5)严禁占用区内人工和改良草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

五、城镇建设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建制镇建设。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城市、建制镇建设规划。

(3)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六、村镇建设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

(3)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七、村镇建设控制区

(1)区内土地为将逐步拆并的村镇建设用地。

(2)区内建筑物只能维持现状,不得改建和扩建;需要更新时,应集中到村镇建设用地区或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建设。

(3)区内建设用地应当整理复垦为农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八、工矿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其他工业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九、风景旅游用地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

(2)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

(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4)允许使用区内土地进行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5)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十、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保护区规划。

(3)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4)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停止。

针对土地用地调整怎么进行申报?

这里主要解释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申报流程:

农用地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农用地分为下列五种: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等。农用地用途转变须经特定的审批手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1)农用地转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首先向国土资源局、建设部门、规划部门咨询该农用地是否符合上述的各项规划。

(2)确认该农用地可以用于建设,再根据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和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建设部门审查符合的,颁发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用地单位应按规定缴纳选址规费。

(3)用地单位持该《选址意见书》向同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预审申请,由该国土资源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

(4)用地单位凭《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向建设部门、环保局等办理立项、规划、环保许可等手续,并缴纳各项审批费用。

(5)用地单位再持以上审批文件,向原预审的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用地的正式申请。

(6)国土资源局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类型,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

(7)由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对该农用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进行征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按征地程序办理征地手续。

(8)国土资源局根据批准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补偿、安置补助完成后,向用地单位发出批准用地文件和《建设用地批准书》,被征地单位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交出土地。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