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SQL优化

1、书写顺序和执行顺序

在Oracle SQL中,查询的书写顺序和执行顺序是不同的。

1.1SQL书写顺序如下:

  1. SELECT
  2. FROM
  3. WHERE
  4. GROUP BY
  5. HAVING
  6. ORDER BY

1.2 SQL执行顺序

  1. FROM:数据源被确定,表连接操作也在此步骤完成。

  2. WHERE:对数据行进行筛选。
  3. GROUP BY: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组。
  4. HAVING:筛选满足条件的分组。
  5. SELECT:选择具体的列,此时可以处理聚合函数或者别名等。
  6. ORDER BY:最后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注意,虽然SELECT在书写顺序中处于第一位,但在执行顺序中却是倒数第二个,因为只有在前面的步骤都完成之后,才能知道要返回哪些列。

1.3 Oracle数据库执行SQL语句的步骤

Oracle数据库执行SQL语句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解析(Parse):在这一阶段,Oracle会检查SQL语句的语法和语义是否正确,并生成相应的解析树。同时,Oracle还会检查用户是否有执行该SQL语句的权限。

  2. 绑定(Bind):如果SQL语句中包含了绑定变量(即参数化查询中的参数),则这些变量在此阶段被赋值。

  3. 优化(Optimize):在这一阶段,优化器将选择一个或多个执行计划。执行计划定义了如何读取和处理数据的顺序和方式。优化器将基于统计信息和其他因素来决定最优的执行计划。

  4. 行源生成(Row Source Generation):生成用于从底层数据结构获取数据的可执行代码。

  5. 执行(Execute):根据优化器生成的执行计划,实际执行SQL语句。如果是查询语句,则返回结果集;如果是插入、更新或删除语句,则修改数据并返回影响的行数。

  6. 获取(Fetch):对于查询操作,它包括检索并返回结果集中的行。

其中,解析、优化和行源生成三个阶段通常被合称为“编译”,而执行和获取两个阶段通常被合称为“运行”。

注意,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一些机制(如语句缓存、绑定变量等)来进行优化,以减少编译时间并提高查询执行的效率。

2、 优化Oracle数据库查询SQL

优化Oracle数据库查询SQL主要是为了提高查询的性能和效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技巧:

2.1 使用索引

如果经常需要查询某个特定的列,应该为这个列创建索引。但请注意,不应该为数据库中的每一列都创建索引,因为索引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并且每次数据变更时,都需要更新索引。

例如,如果你经常执行诸如:

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employee_id = 123;

那么在employee_id上创建一个索引就很有用。但请记住,索引虽然可以加速数据查询,却会减慢数据插入、更新和删除的速度,因为每次数据变动,都要维护索引。

2.2  避免全表扫描

尽量通过WHERE子句筛选出所需要的记录,而不是读取整个表的数据。

比如使用

SELECT name, age FROM employees;

而不是

SELECT * FROM employees;

这样可以避免读取不必要的数据,提升查询速度。

2.3 减少连接操作

如果可能,试图减少连接多个表的操作。因为连接操作通常需要消耗比较大的资源。

当进行多表联接时,尝试减少JOIN操作的数量,确保ON子句中连接字段已被正确索引。此外,尽量避免在大表之间进行笛卡尔积(无约束条件的JOIN)。

2.4 使用EXPLAIN PLAN

Oracle 提供了EXPLAIN PLAN语句,它可以显示Oracle如何执行SQL查询。你可以根据EXPLAIN PLAN的结果来调整你的查询。

通过运行

EXPLAIN PLAN FOR your_sql_statement;

然后查询PLAN_TABLE表或使用DBMS_XPLAN.DISPLAY;来查看计划,找出是否存在全表扫描、使用了哪些索引等信息。

2.4.1 执行计划的常用列字段解释:

基数(Rows):Oracle估计的当前操作的返回结果集行数

字节(Bytes):执行该步骤后返回的字节数

耗费(COST)、CPU耗费:Oracle估计的该步骤的执行成本,用于说明SQL执行的代价, 理论上越小越好(该值可能与实际有出入)

时间(Time):Oracle估计的当前操作所需的时间

2.4.2.执行顺序:

根据Operation缩进来判断,缩进最多的最先执行;(缩进相同时,最上面的最先执行)

2.4.3 检索方式:

1.TABLE ACCESS BY …  即描述的是该动作执行时表访问(或者说Oracle访问数据)的方式(非全部):
    a.TABLE ACCESS FULL(全表扫描):
  •  Oracle会读取表中所有的行,并检查每一行是否满足SQL语句中的 Where 限制条件;
  • 全表扫描时可以使用多块读(即一次I/O读取多块数据块)操作,提升吞吐量;
  • 使用建议:数据量太大的表不建议使用全表扫描,除非本身需要取出的数据较多,占到表数据总量的 5% ~ 10% 或以上
                                                        
    b.ABLE ACCESS BY ROWID(通过ROWID的表存取):
  • ROWID是由Oracle自动加在表中每行最后的一列伪列,既然是伪列,就说明表中并不会物理存储ROWID的值;
  • 你可以像使用其它列一样使用它,只是不能对该列的值进行增、删、改操作;
  • 一旦一行数据插入后,则其对应的ROWID在该行的生命周期内是唯一的,即使发生行迁移,该行的ROWID值也不变。
  • 让我们再回到 TABLE ACCESS BY ROWID 来:行的ROWID指出了该行所在的数据文件、数据块以及行在该块中的位置,所以通过ROWID可以快速定位到目标数据上,这也是Oracle中存取单行数据最快的方法;
    c.TABLE ACCESS BY INDEX SCAN(索引扫描):
  • 在索引块中,既存储每个索引的键值,也存储具有该键值的行的ROWID。
  • 所以索引扫描其实分为两步:
    • Ⅰ:扫描索引得到对应的ROWID
    •  Ⅱ:通过ROWID定位到具体的行读取数据
                                            
    d.TABLE ACCESS BY INDEX ROWID BATCHED: 
The BATCHED access shown in Step 1 means that the database retrieves a few rowids from the index, and then attempts to access rows in block order to improve the clustering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times that the database must access a block.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该操作是数据库为了从索引中获取一些rowid,接着,试着按照块顺序存取块中的数据行,以便用来改善聚集效果和减少对一个数据块存取的次数。
  •         官方解释的意思就是这样,但怎么理解呢?之前,当我们通过索引获取的rowid回表获取相应数据行时,都是读一个rowid回表获取一次相应数据行,然后,再读一个rowid,再回表获取一次相应数据行。
  •         这样一直读取完所有所需数据。当不同rowid对应的数据行存储在一个数据块中时,就可能会发生对同一表数据块的多次读取,当一个索引的聚集因子比较低时,这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从而浪费了系统资源。Oracle 12c中该新特性,通过对rowid对应的数据块号进行排序,然后回表读取相应数据行,从而避免了对同一表数据块的多次重复读取,从而改善了SQL语句的性能,降低了资源消耗。该特性通过隐藏参数“_optimizer_batch_table_access_by_rowid”控制,默认值为true,即为开启。
                                                            
                                                        
2.4.4 索引扫描延伸

索引扫描又分五种:

(a)INDEX UNIQUE SCAN(索引唯一扫描)
  • 针对唯一性索引(UNIQUE INDEX)的扫描,每次至多只返回一条记录;

  • 表中某字段存在 UNIQUE、PRIMARY KEY 约束时,Oracle常实现唯一性扫描;

(b)INDEX RANGE SCAN(索引范围扫描)
  • 使用一个索引存取多行数据;
  • 发生索引范围扫描的三种情况:
  • 在唯一索引列(unique索引)上使用了范围操作符(如:>   <   <>   >=   <=   between)
  • 在组合索引上,只使用部分列进行查询(查询时必须包含前导列,否则会走全表扫描)对非唯一索引列(非unique)上进行的任何查询 
(c)INDEX FULL SCAN(索引全扫描)
  • 进行全索引扫描时,查询出的数据都必须从索引中可以直接得到(注意全索引扫描只有在CBO模式下才有效)
(d)INDEX FAST FULL SCAN(索引快速扫描)
  • 扫描索引中的所有的数据块,与 INDEX FULL SCAN 类似,但是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它不对查询出的数据进行排序(即数据不是以排序顺序被返回)
(e)INDEX SKIP SCAN(索引跳跃扫描)
  • Oracle 9i后提供,有时候复合索引的前导列(索引包含的第一列)没有在查询语句中出现,oralce也会使用该复合索引,这时候就使用的INDEX SKIP SCAN;什么时候会触发INDEX SKIP SCAN 呢?
  • 前提条件:表有一个复合索引,且在查询时有除了前导列(索引中第一列)外的其他列作为条件,并且优化器模式为CBO时当Oracle发现前导列的唯一值个数很少时,会将每个唯 一值都作为常规扫描的入口,在此基础上做一次查找,最后合并这些查询;
  • 例如:假设表emp有ename(雇员名称)、job(职位名)、sex(性别)三个字段,并且建立了如 create index idx_emp on emp (sex, ename, job) 的复合索引;因为性别只有 '男' 和 '女' 两个值,所以为了提高索引的利用率,Oracle可将这个复合索引拆成 ('男', ename, job),('女', ename, job) 这两个复合索引;当查询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 =  'Programmer' 时,该查询发出后:Oracle先进入sex为'男'的入口,这时候使用到了 ('男', ename, job) 这条复合索引,查找 job = 'Programmer' 的条目;再进入sex为'女'的入口,这时候使用到了('女', ename, job) 这条复合索引,查找 job = 'Programmer' 的条目;最后合并查询到的来自两个入口的结果集。

----------------分区表扫描方式-----------------------
PARTITION RANGE ALL          扫描所有分区
PARTITION RANGE ITERATOR    扫描部分分区
PARTITION RANGE SINGLE        扫描单个分区

2.5 合理使用子查询和连接

在某些情况下,子查询可能比连接操作更高效,或者反过来。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哪种方式。

当进行多表联接时,尝试减少JOIN操作的数量,确保ON子句中连接字段已被正确索引。此外,尽量避免在大表之间进行笛卡尔积(无约束条件的JOIN)。

2.6 使用分区

对于非常大的表,你可以考虑使用分区。分区可以将一个大表分割成多个较小的部分,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2.7 调整数据库参数

Oracle 允许你调整很多数据库参数,根据工作负载和硬件的特性,调整Oracle的初始化参数,例如缓存大小、I/O配置等,也可以提高查询性能。

2.8 避免频繁提交

每次提交都会生成redo日志,消耗I/O资源。如果事务较小,尝试降低提交的频率。

  • 26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