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阅读书籍

一、导语

为什么要读书?一般来说动机可以分为以下3类:

  • 纯粹获取信息

  • 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比如:修正自己的思想、应用在实践中

  • 陶冶情操、消遣,多适用于文学类书籍

二、如何读书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必须明确读书的“情境”,不同的书、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读法,比如:

  1. 文学、历史、传记类书籍需要共情能力强(右脑)的阅读方式;技术、学术类的书籍需要 结构化的拆分(左脑)阅读方式。

  2. 无论哪种类型的书籍,都有质量高低之分,按照二八定律,我们应该花80%的时间去 精读 那20%的好书,花20%的时间去 粗读 80%的普通书籍。普通不等于差,也不等于没有阅读 的价值,毕竟每个本书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 从微观上,我们是读一本书;但是从宏观来说,我们是读某一主题/类型下的众多书籍中的 一本。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微观上读的一本书,会成为宏观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宏观上已经 形成的知识体系也会指导我们去阅读新的同类书籍。

此外,人脑的一些特性、现实的一些规律,也决定了我们读书的质量和效果:

  1. 带着目的和问题去阅读(主动)往往比漫无目的的阅读(被动)更加高效

  2. 孤立的知识更容易忘记,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连接,形成一张更大的网,记忆会更持久

  3. 书籍只是提供 信息 ,被理解了才会变成 知识 ,知识作用于自己(比如文学作品带来的审美 愉悦)或者产生实际的价值(比如某些知识实践到生活中、某段文字引用到自己的议论中)才 会变成 有用的知识

  4. 合理的利用规律和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果,比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醒我们:要及时回顾 最近读过的书籍,加以巩固;思维导图提醒我们: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提炼书籍的核心内容

基于以上客观事实,其实也容易推导出我们需要的读法方法:

  • 粗读法:阅读普通书籍

  • 细读法:阅读高质量书籍

  • 共情阅读:阅读文学、历史书籍

  • 主题阅读法:阅读同一类型、主题的书籍,横向对比,形成知识体系

  • 联想读书法:看到某一内容,就发散联想相关主题,然后找相关书籍深入阅读

  • 渐进阅读法:按照该书的内容,阅读关联的更基础的书籍,做好知识储备

  • 提问式读书法:先提出阅读该书希望得到解答的几个问题,再开始阅读

  • 假设式读书法:假设自己是作者,看到书名就有假想自己如何安排目录;看到目录, 就要假想自己如何安排内容;看到内容在对比自己和作者的想法有何异同

  • 实践法:读一本书,对于可行、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记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 结构化拆书:阅读技术、学术书籍

  • 笔记法:通过思维导图、摘录等方式,提炼精华内容,方便后续复习、查找

以上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大多作用在不同维度,彼此配合,帮助我们高效阅读一本书籍。下面,做一些针对性的讨论。

如何粗读

通过一些典型路径获取关键信息:

  • 书名、目录

  • 其他人的读书笔记

  • 快速阅读

总而言之,要在有限时间内了解完一本书。

如何细读

细读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各种方法的集合,比如:

  • 带着目的和问题(提问式读书法)

  • 批判性的吸收和实践

  • 按照自己的理解梳理内容

  • 要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法)

共情

一般来说,读书都是为了得到有用的知识,但也有一些书,比如小说、诗歌、历史,功利性的阅读固然能 有所收获,但上限却往往取决于阅读者的共情能力。当年明月的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为什么他能写出《明朝那些事》 这么有意思的作品。

8730e43eabb07a4e71c09d496a81ed4a.png

22ab924b2200d0bbf960e2262744b6de.png

主题阅读和联想读书

他们的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人并不擅长记忆和使用孤立的信息。所以要尽可能阅读同一类书籍,形成一张牢固的 网,比尔盖茨如是说:

0582b724e11f87c08b090157e0f09831.png

c541cbc0ffd4e1b18e4f43c843f19248.png

渐进阅读

这是对主题阅读的补充说明:即使是同一类书籍的阅读也要遵循认知的客观规律,由易到难,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合理 的阅读顺序。

提问和假设

这是一种比较 高级 的阅读技术,需要对书籍的相关领域(主题阅读和联想读书)有深入了解,假设自己是作者,每 看一章节之前提问自己会如何写作这个主题并给出答案,然后开始阅读,进行比较和验证。

实践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用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知识

结构化拆书

这正是脑图和《金字塔原理》的内核所在,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比起无序的信息,人脑更擅长处理结构化的信息。

结构化拆书既是总结提炼,也是为了方便后续的记忆。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记不是读书过程中的一次性记录,还包括基于 实践 的反馈,基于 主题阅读 的发散,好的笔记应当是不断更新的。

三、参考资料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相关读书笔记:

  • 读书方法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 少数派

  • 如何在信息过载与碎片时代泰然自若——《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 少数派

  • 如何阅读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 - Leo Van | 范叶亮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其他:

  • 看过的书一转眼就忘?比尔盖茨公开读书方法,教你打造记忆体系!_哔哩哔哩_bilibili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