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的实现方法—采用继承 Thread 类方法、采用实现Runnable 接口的方法

目录

一、进程与线程

二、实现线程的两种方法

三、课堂练习 —龟兔赛跑


一、进程与线程

进程:应用程序执行的过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进程一般由程序,数据集合和进程控制块三部分组成。程序用于描述进程要完成的功能,是控制进程执行的指令集;数据集合是程序在执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工作区;程序控制块包含进程的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线程:一个进程在执行中可以产生多个线程,简单说一个线程就像是运行在进程中的“小进程”。各个线程之间共享程序的内存空间(也就是所在进程的内存空间)。

优点:多线程编程可以充分利用CPU的资源。

工作原理:JVM虚拟机负责管理这些线程,这些线程将被轮流执行,JVM虚拟机将快速切换一个线程到另一个线程, 使得每个线程都有机会使用CPU资源,给出一个同步执行的感觉。


 

二、实现线程的两种方法

A、采用继承 Thread 类方法。

B、采用实现Runnable 接口的方法。

线程的生命周期:4种状态

  • 1、创建线程(以上两种方法),都要创建新类并重写实现run()方法(run方法规定了线程的具体工作内容)。
  • 2、运行—使用创建的新类实例化一个线程对象,调用start()方法(从父类继承的方法)通知JVM,JVM就会知道又有一个新线程在排队等候了。当JVM把CPU使用权切换给某一个线程时,立刻执行run()方法里面的具体内容。
  • 3、中断—意思是该线程让出CPU的使用权,回到线程队列中排队等候。可以使用类方法sleep()让该线程休眠指定时间。
  • 4、死亡—该线程执行完了run()方法里面的全部代码。

方法A:采用继承 Thread 类方法。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必须为Thread类的子类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hello,word");
        }// 需要多线程操作的代码 放入重写的 run方法中
    }
}

class TestClass{
    MyThread myth=new MyThread();
    myth.start(); //调用 Thread父类的 start方法,将run方法中的任务分配给CPU核运行
}

 

方法B:采用实现Runnable 接口的方法。

注意:实现接口Runnable的类没有 start方法,因此需要用Thread类进行包装加强。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需要多线程操作的代码 放入重写的 run方法中
        }
    }

class TestClass{
    MyThread myth = new MyThread();//实现接口的类没有 start方法,因此需要用Thread类进行包装加强
    Thread th = new Thread(myth);//创建Thread类的一个对象,并把实现接口的myth对象作为参数
    th.start(); //调用 Thread类对象的start方法,将对象myth的run方法中的任务分配给CPU核运行
}

Thread的构造方法是:Thread(Runnable target),参数是一个Runnable类型的接口。


 

理解 run() 方法 和 start( )方法 : run() -- 定义多线程运行的代码 ; start()---开启线程,分配CPU资 源。

识别当前线程是哪一个的方法 :

  • 给名字——线程对象.setName()
  • 获取名字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三、课堂练习 —龟兔赛跑

题目要求:

  • 1、兔子每秒跑5米,但是每10米要休息2秒;
  • 2、乌龟每秒钟4米,不休息 ;
  • 3、谁先到达 终点,比赛结束;
  • 4、跑道长度100米

方案一;采用接口Runnable的方式

import java.util.logging.Level;
import java.util.logging.Logger;

public class Rac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speed;//每秒多少米?速度
    private int sleep;//每隔多少秒休息,若不休息 为 -1 休息间隔
    private int sleepTime;//每次休息多少秒 休息时长
    private int len;//跑道长度

    //构造方法
    public Race(int speed, int sleep, int sleepTime, int len) {
        this.speed = speed;
        this.sleep = sleep;
        this.sleepTime = sleepTime;
        this.len = len;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nt dis=0;//已经跑的路程(米)
        while (true) {
            len -= speed;//总长度
            dis += speed;
            if (len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到达终点=========");//利用类方法 Thread.currentThread() 获取当前正在运行的线程对象。
                break;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离终点还剩"+len+"米");
            }

        //添加休息
    if(sleep>-1 && dis % sleep==0){
        System.out.println("#---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开始睡觉!=========");
        Thread.sleep(sleepTime*1000);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x) {
    Logger.getLogger(Race.class.getName()).log(Level.SEVERE, null,ex);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int distance = 100;

            //兔子
        Race rabbit = new Race(5, 10, 2, distance);
        Thread thR = new Thread(rabbit);
        thR.setName("兔子"); //采用 setName 给线程一个名字
        thR.start();

            //乌龟
        Race tortoise = new Race(4, -1, -1, distance);
        Thread thT = new Thread(tortoise);
        thT.setName("乌龟");//采用 setName 给线程一个名字
        thT.start();
    }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Android支持三种多线实现方法的区别在于:继承Thread类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可以更容易地实现一个完整的多线程模型;实现Runnable接口更加简单,可以在新线程中执行任务;使用AsyncTask类可以在UI线程中执行任务,更容易使用和维护。继承Thread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适用于更复杂的多线程编程场景,而AsyncTask类适用于更简单的异步任务处理场景。 ### 回答2: Android支持三种多线实现方法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和使用AsyncTask类。这三种方法实现线程功能上有些许差别,并且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首先,继承Thread类是一种直接继承实现线程的方式。通过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可以在Android应用中创建新的线程。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是当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时,每个任务需要独立的线程来执行,就会导致代码复杂度增加。 其次,实现Runnable接口是一种较为常见和推荐的多线实现方式。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可以在类中实现需要运行在不同线程中的代码逻辑。与继承Thread类相比,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多个任务,并且可以避免由于Java的单继承限制而带来的问题。 最后,使用AsyncTask类是一种更加高级和方便的多线实现方式。AsyncTask类在Android中提供了一个简化的异步任务执行框架,可以更加方便地在UI线程和后台线程之间切换。通过继承AsyncTask类,并重写其doInBackground()、onPostExecute()等方法,可以在后台执行耗时操作并在UI线程中更新UI。 总的来说,继承Thread类适用于简单的多线程操作,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处理时可以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适用于需要处理多个任务且需要灵活切换的情况;而使用AsyncTask类适用于需要在后台执行耗时操作并在UI线程中更新UI的场景。根据具体需求和代码复杂度,选择合适的多线实现方式可以使代码更加简洁、高效。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