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通往梦想的跳台,而不是坐以待毙的归宿,与你共勉!

点开我这篇博文的小伙伴们,
或许你已大学毕业,以过来人的人份赞同我的看法而来,在这篇文章中会看到你曾经奋斗过的影子;

抑或是你正步入大学,却对自己该走怎样的路迷茫且徘徊着,在这里可能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我是一枚在读大四的准研究生,对于本科这四年,我有太多的感触想写下来,想着把它分享到CSDN上,希望可以给其他的人带来一点点触动。

一、曾经的同学,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是2017级合肥某211本科生,高三时的那段备战高考的经历记忆犹新,还记得高三时同学们目标一致,虽然带着焦虑和不安,但仍伏案学习、奋笔疾书只为高考那一锤,那时的我们都知道高考是很多人一生的转折点,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同学,也有靠它才能打得出一场翻身仗。

可是我渐渐发现,高中时的我们都同处一间教室,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当我们进入大学以后,一些同学曾经可以被称作为无敌一般的“天才”却在大学里挂了好几门课程,高数、C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的课程都需要靠投机取巧来力求不挂科;一些同学沉迷游戏,每天泡在寝室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快乐和刺激;一些同学无心顾及学业,提前接触社会四处兼职赚钱,通过大学这个平台积攒人脉,为了以后创业打基础;一些同学在大学期间飘洋过海、游过大江南北,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现在我们都大四了,有的已经找好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参军入了伍;有的被保送了研究生;有的正在准备考研的复试;有的将要毕业却对自己未来的路仍一脸茫然……

似乎,对于一部分同学,高考就是它一生的目标了,一旦过了高考,生活便没了方向和斗志,选择了碌碌无为,甘愿平庸。一些人生来起点就很高,他可以不用多努力,回家就可以得到一个体面的工作。网上曾经很流行这样一句话:拼爹你拼不过,你还不拼你自己?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我们不该随意评价别人,但却可以作为激励你前进的动力,抑或是引以为戒。

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很难不在意数字,我们习惯用数字取比较、去衡量,但是分数能排名,而属于你的幸福和人生没有人能给出名次,希望你记得,一些数字是世界衡量你的方式,你不必那样衡量你的世界,愿你不被数字定义,但求定义每个数字”

作为学生,我们往往被成绩和排名所定义,但是成绩不是人生的唯一评判标准,知识可能并不会给你带来优越的生活,却能给你带来获得更多优越生活的机会。

二、大学这四年,我是怎样度过的?

回首忙忙碌碌这四年,我度过得十分充实且饱满,不求事事争第一,但每一天都要进步一点点,因为我懂得知足,就不觉得留下什么遗憾了。

还记得2017年我刚刚入学时,可能由于对比和我分数差不多的同学都去了985高校,我曾一度想逃离我选择的211学校,认为自己很亏,陷入自我怀疑,颓废了一段时间。但渐渐地,我想明白了,我的人生目标应该在更高的更远的地方,而大学只是通往梦想的跳台。211大学也并不赖,“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什么要现在就放弃自己?

于是,我勉励自己,听课只坐第一排,认真吸收老师的每一个知识点,课下泡图书馆,入学时的专业是自动化,后来转到了我们学校的“王牌专业”,我从没想过我竟如此幸运,在数百人中被选拔出来,我证明了自己,充满了斗志。于是,我更加的刻苦,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越努力,就越幸运”

我转到的这个实验班,学习氛围十分的浓厚,他们对待每一件事都秉持着谨慎、认真的态度去做,他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对知识敬畏的态度……在潜移默化地触动着我、勉励着我。学习压力也变得更大了,我的成绩始终在保研名额边缘之外,但我不甘心放弃,我甘愿去拼一把、去搏一次,始终在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压力下坚持着上天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我获得了保研名额,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读研究生。

其实,这四年我并不是那种只顾读书的书呆子,我加入了我校的毽球社团,基本上每周都会去一到两次,和兴趣相投的人侃侃而谈。并且坚持每周定量的健身运动。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加入了校队,这样既可以兼顾学习,又可以通过校队的定期训练来督促自己足够的运动。做一件事首先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契合,然后就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

每逢假期,我也会放松自我,去了很多很多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嘉兴、葫芦岛……我认为,每年都要出去走走转转,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文化,开拓自己的眼界,这也是好的。

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会问自己:今天你进步了吗?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明天我该怎么做?

就这样,我对每一个明天都充满了期待和斗志。

三、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你可能曾经会有这样的疑惑: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记得奥美有篇文章非常精彩,在这跟大家共勉:“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的问题能让他们恐惧,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害怕阅读的人,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你读的每一本书,领悟的每一个知识,学到的每一个技能,再当时你可能觉得没什么用,而且时间久了也都忘了,但是就像你说的 不要讨厌它,不要拒绝它,说不定未来哪天你就用到了。即便是忘记了,它也会在你的骨子里留下印记,就是这样的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印记,改变了一个人的举止、谈吐、气质和风度。不论是从按各方面,只要每天都能收获一点知识、有一点提升、有一点进步,那么这一天就是值得的。时间久了,回首望去,和曾经的自己做个比较,你会发现在潜移默化之中你的气场和境界已经提高了很多。

四、读书能强大一个人的气场吗?

气场受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方式、思想境界等多方面作用,单靠读书去改变气场太过绝对,不过读书的确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谈吐和风度,开拓见闻与自信,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或许能契合你的气场。

五、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吗?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

“你的气质就藏在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和你爱过的人里”

我希望你们能用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或用这个小世界的力量,用最霸道的方式,去到你能到达的高处。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加油!与你共勉!!!

< END >


有对【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OpenCV图像处理】、【机器视觉】、【Matlab】相关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我主页[分类专栏]里阅读。

特别推荐:

Matlab玩出新高度,变身表白女友神器

基于Tensorflow的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的开发环境及其常用库(干货整理)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使用MNIST数据集训练手写数字识别模型——[附完整训练代码]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CIFAR10数据集介绍,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图像分类模型——[附完整训练代码]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定义及其联系 [概念篇]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以最通俗易懂的角度解读[梯度下降法及其优化算法],这一篇就足够

<后续还会持续更新技术干货,感兴趣可持续关注我哦~>

<创作不易,留个赞支持一下我吧^^>

  • 8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8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路遥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