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安全发迹史
1、如何评价360?
个人观点,360挺损的。在我看来更多的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 早期通过行业风口,做起来终端查杀工具360系列,干掉了当时的瑞星、卡巴斯基等,逐渐呈现一家独大。(当然,那时腾讯也在逐步对抗中,也就有了后来的3Q大战)
• 当然,360系列工具的口碑褒贬不一,诸如无法卸载、病毒杀不明白等,如果没点故事,也不至于被人们记到今天。(人都免费了,还想要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具体是什么情况,还是要看情况)
• 再到后来,著名的3Q大战,更是一度将360、腾讯推到风口浪尖。阿马要报警抓阿周,阿周得到了阿齐的通风报信得益于跑到美丽的香港进行远程指挥作战。(但凡能不出去,也不至于非得跑出去啊)
• 3Q大战看起来像是都在为自己的用户群体做维权斗士,实际上在我看来是一己私利,拿着用户的隐私去做斗争,经过包装、经过媒体,来争取自己的那一片山头。(废话,争不下来还能有今儿的360嘛)
• 后面的上市、回归,也寓意着钱赚差不多了,回家继续抓紧风口开始下一波红利。(秦始皇照镜子——双赢(嬴))
• 回归后做起了国家队,并没有像传统厂商做起B端产品,诸如什么IPS、IDS等企业网络安全类的产品,这一块业务倒是后来被齐向东独立干起来了,也就是如今的“奇安信”。出了名的拿钱砸市场。(听上去很离谱,但仔细想一想,也确实是很离谱)
• 关于阿周跟阿齐之间的爱恨情仇,这得屏幕前的各位补充一下相关的资料吧,毕竟你我均不是当事人。
• 如果就安全业务的话我都觉着不够吃喝(况且还是免费的),那怎么着,这一点阿周也在自己的抖音里分享过,人阿周的思维是通过免费360来积累用户,去发展别的赛道,像什么投资新能源(“雷军都能造车,我有何不能?”在2021年360与哪吒汽车的联合发布会上周鸿祎这样说到)、云端安全业务、人工ai业务、互联网服务业务,那可多的去了(手机行业差点拉下,360牵手酷派发布奇酷手机,然而酷派引进乐视投资令周鸿祎极为不满,老周一气之下宣布单干,改名360手机,360手机和乐视手机落了个同样的下场,烧钱烧不起,竞争又打不过,很快便退出市场)。
• 但似乎是个企业就想入手一下金融领域,那也就有了如今的各种借贷软件,南有马云的花呗,北有强东、阿周的京东金融、360借贷,金融借贷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某一个时间段涌现,分期乐、滴滴金融,多的去了,不一一列举了,主要是本人也只用过花呗。(360数科旗下三年赚了140亿的网贷生意)
• 但这个行业吧,就有点秦始皇挨着陈睿做——输(叔)赢(嬴)不定了。怎么说,给人借钱花了,还得面临着收不回款的风险。当然,利息早够那些收不回的款了。但你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行了,偏不,我偏要像哪吒坏了一只风火轮——捧一踩一。我捧自己,踩父母。呐,上海峰会都见识到了吧。如果没上海峰会,今儿阿周能看上新能源跟AI?伴随着Sora的问世,AI再度掀起热潮。周鸿祎从老板突然变成了AI专家,到处演讲上课,发表各种关于AI的言论。由周鸿祎亲自导演并担任男一号,联手雷军、哪吒汽车CEO张勇、天安二手车褚会长以及各大车企,为我们上演了一场卖掉迈巴赫,拥抱国产新能源的好戏。
• 各位保持理性,有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