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考研數學攻略考研用的電動力學_3.波動方程(最理想的電磁是光_最小作用量篇)

主要引用的文章:

https://web.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d351/35102.pdfhttps://web.math.sinica.edu.tw/math_media/d351/35102.pdf

最小作用量原理之簡史:

        從古希臘時代以來, 追求數學上的簡單與完美成了探索大自然知識的原動力。 這其中最重 要的代表性人物當然首推畢達哥拉斯, 這個學派提出兩個信念:

第一、 大自然是根據數學原理建立的,

第二、 一旦數的結構被抓住, 我們就能揭示大自然的秩序。

       聖經創世紀: 上帝說: 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對於光的追求應是人類歷史最重要的一件事。 歷史上第一個利用極值原理推出光的物理定律可能是古希臘亞力山卓 Hero 證明的反射定律。 當光線由一介質到另一介質, 例如由空氣到水時, 不僅光速 (率) v_1要變化 (比如變到v_2), 而且 連光線的方向也要變化, 後來由 W. Snell(1580–1626) 與法國數學家笛卡兒 (R. Descarte; 1596–1650) 發現, 光線所走的是這樣子的一條路線, 它使得 v_1 除以 v_2 等於 sin\theta _1 除以 sin\theta _2。(光的神學+哲學信仰史)

       然後費馬 (P. Fermat; 1601–1665) 在他去逝的那一年提出一個神秘原理, 今天我們通常稱為費馬原理。 這原理證明了, 這條路線也是所需時間最少的路線。 光所選擇的是使得它到達 目的地所花時間最短的那條路線。 這似乎暗示光是有人性, 它會選擇甚麼是對它最有利的途徑。(光的光學信仰史)

       費馬原理(Fermat’s principle) 在幾何光學的成功引導人們思考, 是不是力學系統也可以 用類似此原理, 富有神學、 哲學味道的說法導出呢? 答案是肯定的, 就是最小作用量原理 (least action principle), 形式與費馬原理略為不同。(光的科學信仰史)

       最小作用量原理是由18世紀的法國物理學家 (Pierre L. M. de Maupertuis; 1698– 1759) 所提, 其目的之一是想推廣費馬原理至一般力學系統, 他仍然是從光的理論著手而後宣 稱

     『作用是質量、 速度和所遍歷路徑的乘積的總和, 自然界的行為就是要使這種作用, 及 其總和在數學上的複合量, 儘可能的小。』(光征服了力學)

       Maupertuis從最小作用量原理出發, 成功地得到了各種力學、 光學定律, 他提出這一原理是為 了堅持其神學信仰, 他並且還宣稱這條原理不僅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 而且還是上帝存在的第 一個科學證明。 自此上帝由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代科學家認為的“幾何學家” 搖身一變成為更博 學的人物, 不單單是幾何學家, 更是對一切都精通的數學大師。(幾何學正式為數學的一員,以前的數學為代數學+函數學,不包括幾何學)
       繼 Maupertuis 之後, L. Euler(1707–1783) 亦堅持此信念對變分學 (法)(這裏加上了極限就是微積分了,法是指法國的記號,這是微積分的創立、以至記號之爭) 與古典力學 作了重要的貢獻, Euler處理的是單個質點運動, 然而 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 則處理多個質點交互作用的運動, 為此他引進廣義座標的概念而且他的方法比 Euler 高明, 而 Euler 也展現高超的人格, 將已經整理好的文章擱置而讓 Lagrange 先發表, 從此 Lagrange 就成為 Euler 的科學繼承人, 我們將他們推導出來的微分方程稱為 Euler-Lagrange 方程以表揚他們的貢獻。 Lagrange 藉由變分法統一了力學, 而且如 Hamilton 所言把它處理成 “一首 科學的詩”, 這個代表作就是《分析力學》。(拉格朗日力學的誔生)

       一個好的理論有它自己的生命, 是受一種神秘的內在的邏輯支配的。 最小作用量原理到19 世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推廣, 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愛爾蘭物理學家 William Rowan Hamilton (1805-1865), 他以類比法牛頓力學發展成強調其與光學之波傳遞之類似性。 他引進所謂的廣義動量及 Hamiltonian 函數並將 Euler-Lagrange 方程改寫為一階聯立微分方程組就是以他 為名的 Hamiltonian 系統, 自此牛頓力學獲得完美的詮釋並取得優雅與對稱的形式, 而其重要 性在百年之後的量子力學才為人們所認識。(哈密頓力學的誔生)

       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一1947), 德國物理學家。 他於1900年 研究黑體輻射導出了能量量子和頻率之間的著名關係式

E=h\nu

       引入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自然界的一個新常數 h, 從而指出了輻射能量的量子性, 開創了物理 學的新時代, 成為近代物理學的奠基者。 令人驚訝的是普朗克常數~與作用量有相同之量綱,

[h]=[E][\nu^{-1} ]=ML^{2}T ^{-2}L^{-1} = MLT^{-2}= [作用量]

       這也暗示量子力學可以透過最小作用量原理來詮釋, 最終使得普朗克成為這個原理最忠實的擁 護者。

       所有的力學依最小作用量原理或按牛頓定律來描述, 實際上是等價的, 不多也不少。 但是當我們對於物理學的認識超過牛頓力學時, 最小作用量原理優越性就更加明顯。 有別於牛頓定律, 它讓我們認識到整個過程是重要的, 而且不受座

  • 27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