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的概念及工作职责

前后端的概念
前端
1.前台(用户用的)

2.后台(职员用的,老板,财务,运营人员,客服,运维)
后端
1.服务器(nginx(分发请求的操作器),
uwsgi(处理http请求的服务器),
django(接收请求,返回响应),
mysql,redis)
原型图
1.产品经理

2.提供产品的功能,操作,逻辑
效果图

​ 1.ui人员

​ 2.提供给前端人员,根据效果图,编写html代码

前端页面

​ 1.前端人员

​ 2.画页面

​ 3.调接口

后端接口

​ 1.后端开发人员

​ 2.接口文档(先写文档,然后给前端人员参考,让前端人员可以开始开发前端代码)

​ 3.编写接口

联调

​ 1.前后端人员

​ 2.检查前端数据发送

​ 3.检查后端数据的返回

​ 4.业务功能正常

测试

​ 。测试人员

​ 。根据原型图,设置测试用例(登录页面1.什么都不填,直接登录2.只填用户名,3.只填密码…)

​ 。根据测试用例,逐个执行用例步骤

​ 。得出测试报告

部署上线
。运维人员

。linux(用户,防火墙)

。nginx(负载均衡,静态文件处理)

。uwsgi(django,虚拟环境安装)

。mysql(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备份,金融数据库(两地三备份))

。redis(做缓存,提高性能)

。celery(异步任务)

。rabbitmq(消息队列,redis)

。git(开发分支,测试分支,主分支) 把主分支的内容,拉取到服务器,重启django,->新功能上线

。测试环境 生产环境 ,灰度环境(影子环境)
  • 1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跨域是指在浏览器中,前端页面的请求访问不同域名、不同协议、不同端口的资源时,由于安全机制的限制而出现的问题。解决跨域问题在Kubernetes(简称k8s)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前后端分离跨域访问: 1. 通过服务端转发:在后端服务器上设置代理,将前端请求的跨域请求转发到不同域名的后端服务器上。这样,前端页面直接请求同域名的资源,再由后端服务器去请求不同域名的资源,以此实现跨域访问。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会消耗额外的服务器资源和带宽。 2. 配置跨域请求策略:通过在后端服务器的响应头中添加特定的跨域请求策略,允许不同域名的前端页面可以跨域访问后端资源。常用的跨域请求策略包括CORS(跨域资源共享)和JSONP(JSON with Padding)等。一般来说,在后端服务器中增加响应头的配置就可以实现跨域请求策略,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后端框架和需求来决定。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跨域访问,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反向代理、WebSocket等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跨域访问的性能和安全性。总之,k8s可以通过灵活的配置和选择合适的跨域方案来支持前后端分离时的跨域访问。 ### 回答2: Kubernetes(简称为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可以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应用程序容器。而前后端分离则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将前端与后端分离开发,前端负责展示,后端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 在前后端分离开发中,由于前端代码和后端代码是分别运行在不同的域名或端口上,因此就涉及到跨域的问题。跨域是指在浏览器中,一种Web页面中的脚本发起了一个与另一个域(域名、协议、端口号中任意一个不同)的网络请求。而跨域问题是由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所引起的。 为了解决跨域问题,可以在K8s中进行如下配置: 1. 在K8s集群中,可以通过配置Ingress规则来实现跨域访问控制。Ingress是K8s的一种资源对象,用于配置集群中的HTTP和HTTPS路由,通过Ingress控制器,可以实现将请求路由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并在转发过程中添加自定义的跨域头部信息(例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等)来控制跨域访问。 2. 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K8s的服务代理功能,例如使用Istio作为服务网格集成框架。Istio可以通过Envoy代理对入站和出站的HTTP流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跨域访问控制。通过配置Istio的虚拟服务规则和网关,可以实现向后端服务添加跨域头部信息,并实现流量控制和路由转发。 总之,K8s提供了各种方式来解决前后端分离中的跨域问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和管理。 ### 回答3: k8s(Kubernetes)是一种用于管理容器化应用的开源平台。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方式来部署、扩展和管理应用程序。而前后端分离和跨域是在开发Web应用时常见的两个概念前后端分离是指将前端应用(通常是以HTML、CSS和JavaScript编写的用户界面)与后端应用(通常是以某种编程语言编写的服务器端逻辑)分离开发和部署的方法。通过前后端分离,可以更好地实现逻辑、职责的分离,使得前后端开发人员可以并行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跨域是指在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下,不同域名、不同端口或不同协议之间的网页请求受到限制。当前端应用程序在一个域名下运行,而与之交互的后端应用程序在另一个域名下时,就会出现跨域问题。解决跨域问题的常见方法包括使用代理服务器或在服务器端设置响应头。 在使用k8s进行前后端分离的部署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跨域问题: 1. 使用Ingress Controller:k8s的Ingress资源可以用来管理入站网络流量,包括请求路由和TLS终止。通过配置Ingress资源,可以设置反向代理服务器或负载均衡器,将前端请求转发到后端应用程序。在反向代理服务器中设置响应头,可以解决跨域问题。 2. 使用API网关:可以在k8s集群中部署一个API网关,作为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中间件。API网关可以统一管理和处理前端请求,并在转发请求到后端应用程序之前,修改响应头以解决跨域问题。 3. 后端配置响应头:在后端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设置响应头来解决跨域问题。常见的设置包括Access-Control-Allow-Origin、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和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等。 总之,通过合理配置网络流量管理和设置响应头,可以在k8s前后端分离的部署中解决跨域问题,保证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