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技术同学是每天埋头写代码、搞 paper 吗?
在广告业务部门,有这样一群技术校招生,他们的工作有点不一样。
他们经常和千万级网红达人打交道,天天想着怎么让广告主更高效精准地投放。他们一手握代码,一手握算法,通过技术挖掘商业价值,最终还做出了行业首创的产品模式 “星广联投”。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来走近他们,了解背后的故事。
1. 行业首创的广告流量分发模式
巨量星图是巨量引擎推出的基于创作者生态的一站式达人撮合平台,为品牌链接抖音、头条、西瓜多端海量的创作者。目前,该平台已经服务 55 万+创作者和 87 万+品牌方。
虽然巨量星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广告业务部门的同学认为这里还有可挖掘的空间。他们希望开拓一种全新的模式,让更好的内容触达给用户,同时也充分地满足广告主的广告投放需求。
于是,星广联投在 2023 年应运而生,而且模式为行业首创。
它是巨量星图基于客户强效果化诉求而打造的全新任务模式。通过此模式,客户只需确认预算、出价、视频要求、定向要求后,平台通过派单策略触达优质达人制作素材,由系统联合自然流量和商业流量,最大化客户投放效果。
在这个产品背后,有一群技术能力扎实,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技术同学,支撑起整个平台。
2. 从 0 到 1 ,见证行业从未有过的产品诞生
阿鑫 复旦大学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
阿鑫是校招加入的字节,来到星广联投项目的时候,在广告业务部门工作时间并不长。
星广联投项目复杂度非常高,需要 50 多个部门参与,且上线筹备时间只有 4 个月,Leader 觉得阿鑫很有好奇心,于是邀请他加入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
要做成星广联投这个产品,有一个棘手难点——星图系统和广告系统如何做集成?星图有自己的业务知识和逻辑,同样,广告系统也是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下构建的产品逻辑。这 2 个系统就像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下打磨出来的精密零部件,现在不仅要把这 2 个零部件放在一起运转,还得想办法让它们运转得非常丝滑。越是精密的系统,往往越难融合,因为一旦有细节没处理好,系统就会卡壳。
阿鑫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积累了星图产品相关的知识,同时也通过项目机会接触过广告系统,所以由他来承担中间模块的技术角色,衔接星图和广告系统,能够发挥他在业务场景中的技术优势。
在这个项目里,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尝试这个新的产品模式。因此大家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前期调研、讨论和预演,梳理系统逻辑图,拆解不同模块,如抽丝剥茧一般,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同时团队想到了一个解决思路,那就是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理念,将两个系统有机结合。
验证了这个思路可行之后,大家都很欣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职能部门的同学积极沟通,产品同学会尊重技术同学的建议,技术同学也会前置了解需求,提出业务流程的建议,大家一起努力去实现产品。
在 2023 年底的星图达人节上,星图官方成功发布了星广联投这个产品。产品发布后不久,在 23 年年底单日广告总预算消耗首次破百万。
阿鑫作为项目组成员之一,当时也去到了星图达人节现场,见证了产品的诞生,还见到了很多千万级网红达人。那一刻,他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团队终于实现了共同的目标,完成了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阿鑫和团队同学一起团建
3. 转岗 2 次,用沉淀的经验为产品找到突破
小雯 浙江大学 软件工程专业
如果说,阿鑫的好奇心特质让他被 Leader 选中参与了星广联投的从 0 到 1 ,那么,小雯则是通过主动出击,加入到这个她认为非常创新的项目组。
小雯在 2020 年通过实习转正加入广告业务部门,从事数据平台相关工作,至今已经在部门内转岗 2 次,目前在负责星广联投的产品迭代。小雯说:“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尝试,团队可以给资源给机会。” 她第一次转岗是因为希望提升业务视角,于是去到了数据产品后端岗位。第二次转岗的契机源于她了解到星广联投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自然流量和商业流量的协同,让达人的内容创意被广告放大,她觉得很创新,于是便加入了这个团队。
加入项目之后,她便面临着一个难点。星广联投相比传统的广告流量模式,其创新点在于传统的商业流量和广告只有广告主、用户、平台 3 方博弈,而星广联投在此基础上加上了达人,一共有 4 方博弈。星广联投在推向市场后,发现中腰部达人参与任务的效果不好。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小雯通过在不同岗位锤炼出来的业务思维,和团队一起在复盘中定位到了问题——如何从千万达人中找出创意能力匹配广告主产品营销诉求的达人,实现高性价比的转化效果、怎样找到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之一。
找到突破口之后,小雯和团队伙伴们很快就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他们先是应用 RAG 和大模型构建行业知识图谱,然后在此基础上叠加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精准的达人召回和排序。这种匹配范式对比业界普遍在使用的端到端广告主品与用户匹配是明显不同的,星广更侧重在达人内容创意和广告主品的匹配,品到用户到达人的多方匹配。
小雯正在做数据分析
最终经过小雯和团队的努力,星广联投进行了二期迭代,在游戏、小说、平台电商等行业场景中实现了数据上的突破,在 2024 年 8 月单客户单日预算消耗破千万!
4. 在复杂的业务场景里做算法,真的很有挑战性
阿涛 上海交通大学 统计学
阿涛作为校招生加入广告业务部门,已经有 5 年时间了。来到这个团队,他最大的感触是,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算法知识只是基础,真正面对复杂的业务场景时,怎么用这些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
阿涛是 24 年初加入了星广联投项目,负责算法相关工作。刚来到项目团队,他就承接了一个难度不小的任务。
星广联投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达人素材,但怎么在海量的素材找出其中内容优质且有商业价值的素材,投放给喜欢的用户,并最大程度地释放素材跑量,给客户提供最大化收益?这个问题,阿涛和团队伙伴需要思考怎样通过算法策略来解决。
经过和不同部门同学的深入探讨,阿涛和团队终于从算法视角找到了方案思路——在星图里,有大量包括达人、用户、客户等维度的数据,他们能对达人生产的素材做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设计智能出价策略,进行冷启探索,并搭配自动化的投放能力,充分利用投前和投中的信息搭建深度模型预估素材的跑量潜力,不断迭代优选,为客户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贡献了大量爆款素材。
阿涛和团队同学一起讨论算法策略
除此之外,工作中还有一些场景令阿涛印象非常深刻。面对一些大型推广项目时,需要具备很强的算法能力来应对这种复杂的数据场景,这对算法同学来说是极具挑战的。通过各个项目的历练,阿涛的算法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现在已经成为团队里独当一面的优秀同学。
这 3 位同学在星广联投团队获得的快速成长,只是广告业务部门技术团队中众多故事的一部分。在这里,大家收获的不只是技术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在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中接触到最前沿的商业世界,并且在有趣的团队里和一群优秀的伙伴共事。
目前,广告业务部门技术团队 2025 校园招聘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投递简历。
加入我们,和优秀的人,一起做有挑战的事!
推荐阅读
一个算法博士毕业后的六年:
“我在字节跳动做大模型”
来字节跳动做技术,你需要提前知道的事!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投递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