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破世界纪录!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突破3小时,打破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纪录。小巧的信鸽在续航和小型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预示着此类飞行器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来源:陕西发布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9月28日,据西北工业大学消息:由该校科研团队研制的“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突破3小时,刷新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该团队研制的“云鸮”仿生飞行器曾创下2小时34分38秒的续航纪录。

f656606b1cbbd6bd51513149e8e859f3.png

“信鸽”由西北工业大学仿生飞行器研究团队研制,翼展70厘米,起飞重量260克。在科研人员拍摄的现场视频中看到,9月22日上午8时54分12秒,在国家级认证机构工作人员的见证下,“信鸽”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扇动翅膀轻盈起飞,在空中时而振翼疾飞,时而盘旋,时而随风滑翔。11时59分42秒,“信鸽”顺利滑翔降落,保持了3小时5分30秒的续航时间。据了解,与2022年11月15日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云鸮”相比,“信鸽”机身更小,翼展不足“云鸮”的一半,重量约为“云鸮”的四分之一。

e8af5f0e0b44256119bc2d484720d953.png

“信鸽”刷新世界纪录是西北工业大学仿生飞行器研究团队在该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20多年来,该团队从鸟类翅膀结构、扑动方式与飞行性能的内在机理研究入手,详细研究了鸟翼结构、运动形式等对飞行性能的影响机理,突破了仿生飞行器设计中扑动翼、驱动机构、飞控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先后研制了“小隼”“云鸮”“信鸽”等不同特点的仿生飞行器,并在全国10余个地区完成了1500余架次的飞行任务,在多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仿生扑翼飞行器模仿鸟类等生物扑动翅膀的方式飞行,因其质量轻、体积小、噪声弱等特点,具有仿生性、隐蔽性和便携性,一般为手抛起飞、滑翔降落,起降不受场地限制,可应用于局地复杂环境应急救援信息获取、野外生物科考等多个领域。”该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笔锋教授介绍,“此次续航时间的大幅提升不仅验证了飞行器的性能,更使小型化仿生飞行器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有助于该类飞行器早日走向实际应用。”

推荐阅读

欢迎大家加入DLer-计算机视觉技术交流群!

大家好,群里会第一时间发布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前沿论文解读和交流分享,主要方向有:图像分类、Transformer、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点云与语义分割、GAN、超分辨率、人脸检测与识别、动作行为与时空运动、模型压缩和量化剪枝、迁移学习、人体姿态估计等内容。

进群请备注:研究方向+学校/公司+昵称(如图像分类+上交+小明)

6009d32c9c62977275d96636784058c3.jpeg

👆 长按识别,邀请您进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