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清香的茉莉花,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特别受欢迎。 顺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茉莉花成了中国人的心头好。 今天,这朵小小的茉莉花,已经是个年产值百亿元的产业。 而茉莉花产业的“宇宙尽头”,不在发源地印度,不在独爱茉莉花茶的北京,也不在茶馆遍地的四川,而是广西山沟里的小城——横州市。 这个小小的县级市,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产量,占了全国的80%以上、全球产量的60%以上。 也就是说,全世界10朵茉莉花,其中至少有6朵就来自这里。
四面环山的横县,2021年刚撤县建市成了横州市。 每年4月到10月,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广西小城,茉莉花的香气就一直萦绕不散。 在整个中国,98%的茉莉花和94%的茉莉花茶,产自广西横州、福建福州和四川犍为。 横州更是其中绝对的主力——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广西横县在全国4大茉莉花产区中产量一枝独秀,花茶产量更是占了80%以上 在全球的茉莉花市场上,横州的产量也妥妥地占了60%以上。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里就是全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中心。 人口刚过90万的横州市,有33万花农,茉莉花的种植面积有12.5万亩,年产茉莉花鲜花10.2万吨、茉莉花茶8万吨。 根据当地茉莉花产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横州出产的茉莉花,每公斤的均价突破了36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根据这个价格推算,一亩茉莉花田一年能收入2万元以上。 “碾压式”的产量,自然能吸引到国内外知名的品牌来这里寻找原料。 像张一元、吴裕泰这样国内知名的茶品牌,茉莉花绝大多数来自横州,而像星巴克、康师傅、娃哈哈、奈雪这样的饮料巨头,使用的茉莉花原料,也同样是来自这里。 横州的茉莉花,几乎渗透在所有的茉莉花饮品品牌中 有茉莉花产量的优势,再加上茉莉花茶和饮料龙头企业的青睐,横州把茉莉花产业做成了一门年产值百亿元的大生意。 2021年,横州茉莉花产业综合产值是143.8亿元,其中茉莉花茶企业有130多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8家。 根据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横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综合品牌价值,2022年已经达到了218.14亿元。 早在2000年,当时的横县就被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2013年,横县茉莉花和横县茉莉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正式成为中国和欧盟互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 2009-2019年中国茉莉花茶出口总量的趋势图 成为“花魁”的横州,其实种茉莉花的历史只有区区几十年。 这个“后来者”,怎么把自己变成了全球茉莉花产业的中心?
跟有几百年制茶悠久历史,最后成为茉莉花茶龙头的福州不同,横州并没有以茉莉花为产业的传统。 作为一个绝对的“后来者”,横县起初只是因为自己这里的气候适宜种植茉莉花,才误打误撞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上世纪60年代,横县开始和茉莉花有了交集。 那时,整个横县只有3公顷从外地移植过来的茉莉花田。 1978年,横县茶厂创制了自己的茉莉花茶,不过,既没什么名气,又没有规模,更没有传统的横县茉莉花茶,和横县的茶厂一样,默默无闻,举步维艰。 茉莉花茶的制作 1983年,广西举办了一次茉莉花茶的评选,横县茶厂参展的茉莉花茶,因为用了当地优质的茉莉花,一举夺魁。 这让一部分外地客商,初次知道横县,知道这里的水土气候种出来的茉莉花不仅品质不错,而且开花早、花期还长。 横县茉莉花开始有了市场。 看到能发家致富,横县开始积极“种花”,县城的蔬菜大队和周边的村子,出现成片的茉莉花田。 横县茉莉花的种植面积一直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