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网络技术——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及应用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及应用知识点整理来啦~~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及应用

1、结点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当其中一个结点发送数据时,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收到消息,所有链路中串接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由于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所以每次只能有一个结点能够发送数据,而其他的结点都处于接收数据的状态。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这些结点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2、双绞线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到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

嵌入式安装插座是用来连接双绞线的;

多介质信息插座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用已解决用户对“光纤到桌面”的需求。

新建筑通常采用嵌入式(暗装)信息插座,现有建筑则采用表面安装(明装)的信息插座。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可以是架空布线、巷道布线、直埋布线、地下管道布线,对于建筑群子系统来说,管道内布线是最理想的方式。最不利的方式是直埋布线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布线子系统多采用5类(或超5类,或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电缆长度应该在90M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作固定线连接。

3、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交换机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而不是MAC和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

4、IEEE制定的生成树协议标准IEEE802.D。(IEEE802.D是当前流行的STP(生成树协议)标准,能够逻辑地阻断网络中 存在的冗余链路,以消除路径中的环路,并可以在活动路径出现故障时,重新激活冗余链路来恢复网络的连通,保证网络的正常工作。)

5、中继器是物理层的连接设备,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只能用于连接物理协议相同的局域网。

其原因为:
1)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和转发的作用;
2)中继器的工作不设计帧结构,不对帧的内容做任何处理。

6、架空布线是通过电线杆支撑的电缆在建筑物之间悬空。如果原先有电线杆,则这种布线方法成本就会较低,但影响美观,保密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差,因而不是理想的布线方法。

7、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均工作在网络层,监控一个端口只能获得这个端口与其他端口之间的通信流量。

集线器工作于物理层,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当一个结点发送数据时,所有结点都能够接收到,因此能在一个端口捕捉到所有通信端口通信流量。

8、基于MAC地址识别完成数据转发的网络互联设备是网桥和交换机等

9、适配器用于连接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装置。

相对与UTP,STP、FTP和SFTP双绞电缆都是有屏蔽层的屏蔽线缆,具有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和防止向外辐射的特性。

10、综合布线系统标准有:

TR4.8.1工作组于1995年发布的ANSI/TIA/EIA 568-A,定义了语音与数据通讯布线系统;

TIA/EIA–568-B.1、TIA/EIA-568-B.2和TIA/EIA-568-B.3是ANSI/TIA/EIA 568之后的三个版本。

GB/T 50311-2000和GB/T 50312-2000是我国制定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国家标准。

ISO/IEC 11803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在1995年制定发布的,这个标准把有关元器件和测试方法归入国际标准。

11、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都在一个冲突域和广播域中。VLAN用于隔离不同的广播域,不同的VLAN成员之间不能直接通信。三层交换机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用于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上加上三层转发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12、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由各种网络单元组成的,并按照技术性能要求和经济合理原则进行组合和配置。组和配置包括组合逻辑和配置形式。组合逻辑描述网络功能的体系结构配置形式描述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即说明交换中心(或节点)和传输链路的连接情况。

13、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从信息插座延伸至终端设备的区域。

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信息插座的连接器时,可以用专用电缆或适配器

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应用Y型适配器

在配线(水平)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介质)不同于设备所需的电缆类别(介质)时,应采用适配器

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

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用配合适配器

根据工作区内不同的电信终端设备(例如ISDN终端)可配备相应的终端匹配器

由于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和数据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因此适配器具有转换不同数据速率的功能

14、Ethernet物理层标准命名方法(x Type-y Name)的描述:

X表示以Mbps为单位的传输速率

Type表示数据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

y表示网断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

IEEE 802.3 10Base-5采用基带传输

15、在管理子系统中更改、增加、交换、扩展线缆用于改变线缆路由

16、干线线缆铺设通常采用点对点结合分支结合方式。

17、在网络中部署IDS时,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可以使用集线器替代分路器(TAP)。

  • 1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基础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通信方式。计算机网络基础原理包括以下内容: 1.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2.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 3.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节点间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格式,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保护网络系统、数据和通信过程不受未授权访问、攻击、破坏和其他网络威胁的技术和策略。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企业、学校、住宅区等内部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几种,选择不同的拓扑结构会影响局域网的性能和可靠性。 2.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媒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媒介(如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 3.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协议。 4.局域网网络安全:局域网网络安全是指在局域网内保护网络系统、数据和通信过程不受未授权访问、攻击、破坏和其他网络威胁的技术和策略。 局域网相关理论知识: 局域网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以下内容: 1.局域网的规划和设计:局域网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网络拓扑、传输介质、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2.局域网的性能和可靠性:局域网的性能和可靠性是衡量局域网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带宽、时延、丢包率、可扩展性等方面。 3.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包括网络拓扑的变更、设备的维护、故障排除、性能优化、安全管理等方面。 4.局域网应用和发展:局域网应用和发展涉及到多种领域,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