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学习(1)python项目的.vscode文件夹,四个主流架构【多层感知机(MLP)、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Transformer】

1.python项目,在vscode中,有main.py文件,还有.vscode文件夹,需要哪些json文件来配置

在 Visual Studio Code (VSCode) 中配置 Python 项目,通常需要以下几个 json 配置文件:

  1. settings.json
    这个文件用于存储用户或工作区的设置。可以在其中配置 Python 解释器、代码格式化工具、代码补全、代码检查等。

    例如,可以这样配置 Python 解释器:

    {
        "python.pythonPath": "D:\\down\\ruanjian1\\conda\\python.exe"
    }
    
  2. launch.json
    这个文件用于配置调试器。可以在这里指定要调试的 Python 文件、调试模式(例如:launchattach)、环境变量、调试器类型等。

    例如,配置一个简单的 Python 调试环境:

    {
        "version": "0.2.0",
        "configurations": [
            {
                "name": "Python: Current File",
                "type": "python",
                "request": "launch",
                "program": "${file}",
                "console": "integratedTerminal"
            }
        ]
    }
    
  3. tasks.json
    这个文件用于定义自动化任务,比如运行测试、代码格式化、编译代码等。可以配置任务来自动执行常见的脚本或命令。

    例如,配置一个简单的任务来运行 Python 文件:

    {
        "version": "2.0.0",
        "tasks": [
            {
                "label": "Run Python File",
                "type": "shell",
                "command": "python",
                "args": ["${file}"],
                "problemMatcher": []
            }
        ]
    }
    
  4. extensions.json(不常用):
    这个文件用于列出推荐用户安装的扩展。通常,这个文件用于在多人协作的项目中共享推荐的扩展。

    例如:

    {
        "recommendations": [
            "ms-python.python"
        ]
    }
    
  5. pylintrc 或其他 linter 配置文件(非 json 格式):
    虽然不是 json 文件,但这些文件用于配置代码检查工具,如 pylintflake8 等。

    例如,pylintrc 文件中的一些配置:

    [MASTER]
    ignore=.git,__pycache__
    

确保这些 json 文件位于项目的 .vscode 目录中。VSCode 会自动读取这个目录下的配置文件来设置编辑器行为。如果你的项目中有特定的需求,比如使用特定的格式化工具或需要特定的环境变量,你应该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要开始调试,通常至少需要 launch.json 文件。如果需要自定义任务或设置,那么 tasks.jsonsettings.json 也会很有用。

2.多层感知机(MLP)、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递归神经网络(RNN)、Transformer

多层感知机(MLP)、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和 Transformer 是深度学习中的四种基本模型,每种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适用场景。以下是它们的详细介绍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一些后续发展。

  1. 多层感知机(MLP)

    • 简介:MLP 是一种基础的前馈神经网络,由多个层组成,包括输入层、一个或多个隐藏层以及输出层。每个层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权重连接。
    • 适用场景:MLP 适用于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尤其是在处理表格数据和简单图像数据时。
    • 后续模型:MLP 的后续模型包括深度神经网络(DNN),它们通过增加网络的深度来提高模型的学习能力。
  2. 卷积神经网络(CNN)

    • 简介:CNN 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具有网格结构数据(如图像)的神经网络。它通过卷积层来提取局部特征,并通过池化层来降低特征的空间维度。
    • 适用场景:CNN 在图像识别、分类、分割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表现出色。
    • 后续模型
      • AlexNet:开启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
      • VGG:通过重复使用小的卷积核来构建深层网络。
      • ResNet:引入残差连接,解决了深层网络训练难题。
      • Inception:通过多尺度卷积核并行捕获信息。
      • DenseNet:通过密集连接提高网络的信息流和参数效率。
  3. 递归神经网络(RNN)

    • 简介:RNN 是一种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它具有循环结构,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序列数据。
    • 适用场景:RNN 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时间序列分析等任务。
    • 后续模型
      • LSTM(长短期记忆):通过引入门控机制解决 RNN 的长期依赖问题。
      • GRU(门控循环单元):与 LSTM 类似,但结构更简单,参数更少。
  4. Transformer

    • 简介:Transformer 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它不依赖于传统的循环结构,能够并行处理序列数据。
    • 适用场景:Transformer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在机器翻译、文本理解等任务中。
    • 后续模型
      • BERT:通过预训练大量文本数据,用于理解自然语言。
      • GPT(生成预训练 Transformer):用于生成文本和语言建模。
      • Vision Transformer (ViT):将 Transformer 应用于图像识别任务。

基于这些模型,研究者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架构和优化方法,以解决特定任务中的挑战。例如,为了提高模型的效率和性能,研究者们可能会探索新的注意力机制、网络架构、优化算法等。此外,多模态学习、知识蒸馏、模型压缩和量化等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3.什么是SOTA?

SOTA是"State of the Art"的缩写,它指的是在某一领域中,使用最新技术或方法达到的最佳性能表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SOTA模型通常是指在特定任务或数据集上表现最好的模型,它们代表了当前技术的最高水平。

4.多模态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能够处理和理解多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这些模型通过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以实现更丰富的信息处理和更接近人类感知方式的智能系统。近年来,多模态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多模态大模型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各大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出自己的多模态大模型。以下是一些主流公司及其多模态大模型的简介:

  1. OpenAI:OpenAI 以其大规模语言模型== GPT 系列而闻名,其多模态模型 DALL-E== 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而 CLIP 模型则能够理解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关系。

  2. 谷歌:谷歌的多模态大模型包括 PaLM 和 Gemini。==PaLM ==是一个多模态模型,能够处理文本、图像和视频数据。==Gemini ==则专注于视频理解和生成。

  3. 微软: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KOSMOS 系列,这些模型能够进行多模态理解和生成,以及跨模态迁移学习。

  4.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多模态大模型 ==Qwen-VL ==专注于视觉语言任务,能够处理图文匹配和图文生成等任务。

  5. 腾讯:腾讯 AI Lab 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这些模型在多模态理解和生成方面展现出色,能够处理包括文本、图像、音频等在内的多种数据类型。

  6. 百度:百度的多模态大模型== ERNIE 系列==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表现出色,能够进行跨模态的理解和生成。

  7. 华为:华为推出的 PanGu 系列多模态大模型,旨在通过多模态学习提升模型的理解和生成能力。

  8. 智子引擎:智子引擎发布的== Awaker ==是首个国产自主可控通用多模态大模型,具备图生文、视频生文、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多模态全方位多场景的智能交互能力。

这些多模态大模型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广泛的潜力,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医疗诊断、内容创作、智能客服、安防监控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应用出现。

5.Transformer、GPT系列、深度生成模型、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1. Transformer模型

    • 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架构,它在2017年由Vaswani等人提出,主要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
    • Transformer模型的出现是这些技术发展的基础,因为它引入了自注意力机制,这种机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模型中。
  2. GPT系列

    •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由OpenAI基于Transformer架构开发的一系列语言模型,GPT-1、GPT-2和GPT-3等模型相继发布,其中GPT-3是最著名的,以其巨大的模型规模和多任务能力引领了大型语言模型的发展。
  3. 深度生成模型

    • 深度生成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AN)、自编码器(AE)和稳定扩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这些模型主要用于生成数据,如图像、音频和文本。
    • 这些模型通常在Transformer和其他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生成数据的质量和多样性。
  4. 多模态模型

    • 多模态模型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它们能够处理和理解多种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等。
    • 多模态模型的发展受益于Transformer和GPT系列模型的进步,因为它们通常需要大量的参数和复杂的注意力机制来理解和整合不同模态的信息。
  5. 预训练模型

    • 预训练模型是指在大量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的模型,以便学习通用的特征和知识,然后可以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
    • Transformer、GPT系列和多模态模型都可以被视为预训练模型,因为它们通常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

这些技术和模型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后一个通常在前一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扩展。例如,GPT系列模型是在Transformer架构的基础上构建的,而多模态模型则可能结合了Transformer和GPT系列模型的特点来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预训练模型的概念贯穿于这些技术之中,因为它们都是通过在大量数据上进行预训练来提高性能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