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损耗大致为两项: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
空载损耗:又称为铁损,主要为变压器铁芯在工作时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所造成的,其大小与电压和频率相关较大,变压器空载还是带负载对于铁损影响不大;
负载损耗:又称为铜损,载电流流过变压器线圈,由于线圈本身的电阻,将有一部分功率损耗在线圈中,这部分损耗为“线损”,电流越大,损耗越大,所以负荷越大,线损也越大;
由于线圈电阻和温度有关,负载损耗标准是基于不同运行温度定义。
磁滞损耗 是铁磁体等在反复磁化过程中因磁滞现象而消耗的能量。 [1]磁滞指铁磁材料的磁性状态变化时,磁化强度滞后于磁场强度,它的磁通密度B与磁场强度 H之间呈现磁滞回线关系。经一次循环,每单位体积铁芯中的磁滞损耗正比于磁滞回线的面积。这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使设备升温,效率降低,它是电气设备中铁损的组成部分,这在交流电机一类设备中是不希望的。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窄,其磁滞损耗相对较小。硅钢片因此而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继电器等设备中。
在铁磁质中,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如果在增强场强条件下,此二者关系将呈曲线上升到某点,到达此点后,即使场强H继续增加,磁感应强度B也不再增加。该情况被称为磁饱和(magnetic saturation)。
此后若减小磁化场,磁化曲线从B点开始并不沿原来的起始磁化曲线返回,这表明磁化强度M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当H减小为零时,M并不为零,而等于剩余磁化强度Mr。要使M减到零,必须加一反向磁化场,而当反向磁化场加强到-Hcm时,M才为零,Hcm称为矫顽力。
故画出铁磁质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的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该曲线被称为磁滞回线。
可见,磁滞损耗表现为磁化过程中有一部分电磁能量不可逆转地转换为热能。在准静态反复磁化过程中,单位体积的铁磁体被交变磁场磁化一周所产生的磁滞损耗正比于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即∮H dB。设交变磁场的频率为f,则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磁滞损耗为f·∮HdB。
在电气设备的铁芯损耗一般就由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组成。为了最小化磁滞损耗的影响和减小相关的能量损失,从而采用具有低矫顽力和低迟滞损失的铁磁性物质,例如坡莫合金(铁镍合金,透磁合金)。
磁滞曲线
二.涡流损耗的定义
涡流损耗是由于交变磁场在导体中感应出闭合的电流回路(涡流),这些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产生焦耳热,导致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
涡流损耗的影响因素
磁场强度和频率:磁场的强度和变化频率越高,涡流损耗越大。
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导体的电导率越高,涡流损耗越大。
导体的几何形状和厚度:导体的厚度越大,涡流路径越长,涡流损耗也越大
减小涡流损耗的方法
使用薄片叠层铁芯:将铁芯分成薄片并彼此绝缘,可以减小涡流路径,增加涡流回路的电阻,从而减少涡流损耗。
采用高电阻率材料:使用电阻率较高的材料(如硅钢片)可以降低涡流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