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本好的技术书不仅能告诉你某个技术点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还会让你明白所有技术点如何协同配合,最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
本书是一本以“如何构建一套可靠的大型分布式系统”为叙述主线的技术手册。从5个方面全面剖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可靠的分布式系统,同时给出了Spring Boot、Spring Cloud、Kubernetes、Istio、AWS Lambda五种架构风格的样例工程。
笔者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型企业级软件的架构研发工作,较完整地经历了从最早的大型单体系统到如今基于云原生基础设施的架构演变过程,希望借此机会,系统性地整理相关知识,查漏补缺,将它们都融入既有的知识框架之中,也希望能将这些知识与大家分享讨论。
目录:
如何阅读本书:
全书一共分为演进中的架构、架构师的视角、分布式的基石、不可变基础设施和技术方法论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明确的主题与目标,建议按顺序阅读各部分以获得更有逻辑性的阅读体验。不过每部分内各章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前后依赖关系,读者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都可以。
因为文章篇幅限制,本书内容过多,只能展示部分内容,完整文档已上传网盘,需要资料的小伙伴,点赞加收藏,关注我之后添加小助理vx:bjmsb6666 即可获取免费下载方式
第一部分 演进中的架构
这部分只有第1章,适合所有开发者,但尤其推荐刚刚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开发者阅读。
第一部分既是全书的绪论,也是对后续将用到的大量名词概念所做的铺垫。这部分没有谈论过于具体的技术,只是着重介绍了软件开发历史中多种主流架构出现的契机、解决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新缺陷。
第1章服务架构演进史
第二部分 架构师的视角
这部分包括第2~5章,适合所有技术架构师、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主要讨论与风格无关的架构知识。
“架构师”这个词的外延非常宽泛,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本书中的技术架构师特指企业架构中面向技术模型的系统设计者,这意味着讨论范围不会涉及贴近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的系统分析、信息战略设计等内容,而是聚焦于贴近一线研发人员的技术方案设计者。这部分将介绍一名架构师应该在架构设计时思考哪些问题,有哪些主流的解决方案和行业标准做法,各种方案有什么优缺点,不同的解决方法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等等,以达到将“架构设计”这种听起来抽象的工作具体化、具象化的目的。
作为后续实践的基础,第二部分的内容与具体的架构风格无关,讨论的是普适的架构技术与使用技巧。无论你是否关注微服务、云原生这些概念,无论你从事架构设计还是编码开发,了解这里所列的基础知识,都是有实用价值的。
第2章访问远程服务
第3章事务处理
第4章透明多级分流系统
第5章架构安全性
第三部分 分布式的基石
这部分包括第6~10章,主要面向使用分布式架构的开发人员。
只要选择了分布式架构,无论是SOA、微服务、服务网格或者其他架构风格,涉及与远程服务的交互时,服务的注册发现、跟踪治理、负载均衡、故障隔离、认证授权、伸缩扩展、传输通信、事务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架构风格,其区别是到底要在技术规范上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由应用系统自行解决,还是在基础设施层面将这类问题隔离掉。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这类问题的解决思路、方法和常见工具。
第6章分布式共识
第7章从类库到服务
第8章流量治理
第9章可靠通信
第10章可观测性
第四部分 不可变基础设施
这部分包括第11~15章,主要面向基础设施的运维人员、技术平台的开发人员。
“不可变基础设施”这个概念由来已久。2012年Martin Fowler设想的“凤凰服务器 [1] ”与2013年Chad Fowler正式提出的“不可变基础设施 [2] ”,都阐明了基础设施不变性带来的益处。
在云原生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所定义的“云原生”概念中,“不可变基础设施”被提升到与微服务平级的重要程度,此时它已不再局限于方便运维、程序升级和部署的手段,而是升华为向应用代码隐藏分布式架构复杂度、让分布式架构得以成为一种可普遍推广的普适架构风格的必要前提。在云原生时代、后微服务时代,软件与硬件之间的界线已经彻底模糊,无论是基础设施的运维人员,抑或是技术平台的开发人员,都有必要深入理解基础设施不变性的目的、原理与实现途径。
第11章虚拟化容器
第12章容器间网络
第13章持久化存储
第14章资源与调度
第15章服务网格
第五部分 技术方法论
这部分包括第16章,主要面向企业中重要技术的决策者。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务实的,偏重具体技术,而非方向理论。但在第16章会集中讨论几点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等相关的相对务虚的话题。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技术人员,成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实践,是在开发程序、解决问题中增长知识,再将知识归纳、总结、升华成为理论,所以笔者将本章安排到全书的末尾,也是希望大家能先去实践,再谈理论。同时,笔者也认为,对于一名研究人员或者企业中技术方向的决策者,理论与实践都不可缺少,在涉及决策的场景中,成体系的理论知识甚至比实践经验还要关键,因为执行力再强,也必须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才有价值。如果你对自己的规划是有朝一日从一名技术人员发展成研究或者管理人员,补充这部分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第16章向微服务迈进
附录A技术演示工程实践
附录B部署Kubernetes集群
完整内容如何获取?
需要资料的小伙伴,点赞加收藏,关注我之后添加小助理vx:bjmsb6666 即可获取免费下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