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造中的经验教训
1. 模具运输设计
- 200公斤的模具如果不设计吊装孔,运输时将非常困难。
2. 加工成本与设计考量
- 一个价值1块钱的零件,可能使用的是昂贵的轴加工中心,因此在设计时需要从层面上考虑最低加工成本。
3. 加工精度的现实限制
- 机床直接加工无法实现镜面光洁度。
- 机器的精度0.02(2丝)时加工不了0.03(3丝)的零件。
4. 螺纹孔设计
- 如果螺纹孔不设计倒角,普通螺钉将难以顺利拧入。
> 补充说明:中专或技校会安排学习倒角、公差等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刚下车间时通常都记得很清楚。
> 有的螺钉不倒角依旧可以拧入,但多少会影响装配速度。
5. 极限加工能力
- 在旋转车床上,零件的极限加工长度有限,不能仅凭想象其可加工长度。地球上有重力和惯性,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物理因素。
6. 零件配合的误差
- 因为热胀冷缩的存在,零件无法完美配合而不考虑误差。
7. 刀具磨损与持续加工
- 刀具的磨损和加工过程中热量的累积会导致制造的误差不断增加。
- 单次加工的误差与连续加工100个零件的误差是完全不同的。
> 补充说明:如今,粉末冶金刀具在钻头领域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算不上特别优秀。对于铣刀而言,粉末冶金高速钢已经被淘汰,目前的主流选择是碳化钨硬质合金刀具。此外,切削液已成为现代加工的标配,但即便如此,刀具的磨损依然无法完全避免。因此,在设计加工过程时,不能过于理想化,必须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
8. 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 虽然这些问题可以写在书上,但“纸上得来终觉浅”。
- 只有亲自触摸过机器,观察其生产的零件,才能真正记住并理解需要在设计中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