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5G的神秘面纱

1G到5G的发展

  1.  1G时代:模拟信号时代 
  2. 2G时代:数字信号时代
  3. 3G时代:移动多媒体时代
  4. 4G时代:改变生活
  5. 5G时代:  改变社会   

5G和4G的比较

  • 5G对比4G关键性有了相当大的程度的提升
  • 总结:起开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高可靠,海量连接等特点

5G技术的达标要求

  1. 流量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总流量数
  2. 连接数密度:指单位面积内可以支持的在线设备总和
  3. 时延性:发送端到接收端接收数据之间的间隔
  4. 移动性:支持用户终端的最大移动速度
  5. 能源效率:每消耗单位能量可以传送的数据量
  6. 用户体验速率:单位时间内面积内用户获得MAC层用户面数据传送量。
  7. 频谱效率:每小区或单位面积内,单位频谱资源提供的吞吐量
  8. 峰值速率:用户可以获得的最大业务速率   

5G的三大应用场景

eMBB即增强移动宽带,具备超大带宽和超高速率,实现用户体验速率100 Mbps、移动性500 Km/h;
mMTC即低功耗大连接,支持连接数密度100万/平方公里
uRLLC即高可靠低时延,支持单向空口时延最低1ms级别

5G面临的安全挑战

对eMBB增强移动宽带来说,它需要更高的安全处理性能,保障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速率;需要支持外部网络二次认证,能更好地与业务结合在一起;需要解决目前发现的已知漏洞的问题。

对mMTC低功耗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来说,需要轻量化的安全机制,以适应功耗受限、时延受限的物联网设备的需要;需要通过群组认证机制,解决海量物联网设备认证时所带来的信令风暴的问题;需要抗攻击机制,应对由于设备安全能力不足被攻击者利用,而对网络基础设施发起攻击的危险。

对于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来说,需要提供低时延的安全算法和协议,要简化和优化原有安全上下文的交换、密钥管理等流程,支持边缘计算架构,支持隐私和关键数据的保护。

随着SDN和NFV这样的技术引入,使网络边界变得十分模糊,以前依赖物理边界防护的安全机制难以得到应用。所以,安全机制要适应虚拟化、云化的需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