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本篇文章基于课堂学习以及课外资料查询理解分析三种近场通信技术的特点,并对未来近场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与预测
一、三种近场通信技术的特点
近场通信 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 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
1.NFC
NFC的中文全称为近场通信技术。NFC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连技术研发而成,它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近场通信技术支持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卡模式、点对点模式和读卡器模式。
近场通信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RFID一样,近场通信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0~1m,但由于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NFC技术的主要特点如下:
(1)用于近距离(10cm以内)安全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
(2)射频频率:13.56MHz。
(3)射频兼容:ISO 14443,ISO 15693,Felica标准。
(4)数据传输速度:106kbit/s,212 kbit/s,424kbit/s。
(5)安全性:相比蓝牙或Wi-Fi这些远距离通信连接协议,NFC 是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设备必须靠得很近,从而提供了固有的安全性;
(6)连接快,功耗低:比蓝牙连接速度更快,功耗更低,支持无电读取。NFC 设备之间采取自动连接,无需执行手动配置。只需晃动一下,就能迅速与可信设备建立连接;
(7)私密性:在可信的身份验证框架内,NFC 技术为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提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