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 Pro基于DEM数据计算地表粗糙度

在ArcGIS Pro中,基于DEM数据计算地表粗糙度的常用方法是利用邻域统计工具(如焦点统计)或表面分析工具,以下是具体步骤及两种常见方法:


方法一:基于邻域标准差(反映高程变化程度)

  1. 打开ArcGIS Pro并加载DEM数据

    • 将DEM数据添加到地图中。
  2. 启用空间分析扩展模块

    • 点击菜单栏的 “分析”“工具” → 确保 “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已激活。
  3. 使用焦点统计工具(Focal Statistics)

    • “分析” 选项卡中,打开 “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
    • 参数设置
      • 输入栅格:选择DEM数据。
      • 输出栅格:指定输出路径和名称。
      • 邻域设置:选择邻域类型(如矩形 Rectangle,大小建议为3x3或5x5,根据分辨率调整)。
      • 统计类型:选择 “STD”(标准差,反映高程变化)。
    • 点击 “运行”,生成的结果栅格即为地表粗糙度(值越大表示越粗糙)。

方法二:基于高程变化范围(最大值-最小值)

  1. 计算邻域内高程最大值和最小值

    • 使用两次 “焦点统计” 工具:
      • 第一次统计类型选 “MAXIMUM”(最大值)。
      • 第二次统计类型选 “MINIMUM”(最小值)。
  2. 计算高程变化范围

    • 打开 “栅格计算器”(Spatial Analyst → 地图代数 → 栅格计算器)。
    • 输入公式:"MaxRaster" - "MinRaster"(替换为实际输出名称)。
    • 结果表示每个像元邻域内的高程变化范围,值越大越粗糙。

方法三:结合坡度和地形起伏度(综合方法)

  1. 计算坡度(Slope)

    • 使用 “坡度” 工具(3D Analyst → 栅格表面 → 坡度),生成坡度栅格。
  2. 计算地形起伏度(Relief)

    • 使用 “焦点统计” 工具,统计类型选 “RANGE”(范围,即最大值-最小值)。
  3. 标准化并加权叠加

    • 使用 “栅格计算器” 将坡度和地形起伏度标准化后相加,例如:
      ("Slope" / 90) + ("Relief" / 1000)
      
    • 根据需求调整权重或归一化参数。

注意事项

  • 邻域大小:窗口尺寸需根据DEM分辨率及研究尺度调整(例如30m DEM常用5x5或7x7窗口)。
  • 边缘效应:边缘像元可能因邻域不完整导致误差,可忽略或填充NoData。
  • 验证结果:通过对比实际地形或文献中的粗糙度指标,确保方法合理。

扩展应用

  • 地形位置指数(TPI):结合高程与邻域均值差异,进一步分析地形特征。
  • 粗糙度分类:使用 “重分类” 工具将粗糙度分为低、中、高等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