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第五章5 GNSS测量控制网的建立of《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东南大学 - 吴向阳 教授

文章详细阐述了5GNSS控制网的建立过程,包括技术设计、精度和基准设计、网形布局、外业观测要求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内容涵盖从资料收集、点位选择到基线解算和无约束、约束平差的各个环节,强调了各步骤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 GNSS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5.1GNSS控制网建立的流程与技术设计

GNSS控制网建立的流程

建网流程与控制测量的作业模式密切相关

 

在技术设计之前,收集与整理测区已有的测绘资料。

主要包括:

各类图件(如交通图、地形图、规划图等);

测区及周边地区可利用的已知点成果资料;

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等。

在实地踏勘测区中,需要了解已知点的分布情况,实际交通状况,水系分布状况,居民点分布情况等,对点位分布有特殊要求的,还需进行重点勘查。

GNSS控制网技术设计

1资料收集与踏勘

2精度设计

3基准设计

4网形设计

5观测设计

6技术设计书编写

GPS网精度设计

国家现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按照精度和用途将GPS网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级GPS网由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相当于一等),B、C、D、E相对应于二等、三等、四等、一级。《规范》中对每个等级的技术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部委也相应地制定了GPS测量规程,用来指导GPS网精度设计与等级选择。

GPS网基准设计

设计阶段就应明确GPS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在起算数据要求方面允许同等级布网,但在起算点数量、分布合理性方面必须满足起算、检核,以及坐标转换或高程转换要求。在平面控制点方面,要求联测的高等控制点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方面,要求联测的高等水准点,在平原地区不少于3个,丘陵地区,不少于6个。

GPS网网形设计

由于GPS本身具有的技术特点,使得布网灵活、相邻点间无需通视。更多的是在保证GPS网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体现优化设计的准则。为此必须理解GPS网特有的观测方式和基本概念。

技术设计书编写

任务的概述

测区自然地理情况

引用文件

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技术指标

选点和埋石

布网方案

GPS网观测

仪器设备

观测数据处理

特殊问题的技术处理

质量控制方案

技术设计书=技术方案书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