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GNSS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5.1GNSS控制网建立的流程与技术设计
GNSS控制网建立的流程
建网流程与控制测量的作业模式密切相关
在技术设计之前,收集与整理测区已有的测绘资料。
主要包括:
各类图件(如交通图、地形图、规划图等);
测区及周边地区可利用的已知点成果资料;
有关的技术规范、规程等。
在实地踏勘测区中,需要了解已知点的分布情况,实际交通状况,水系分布状况,居民点分布情况等,对点位分布有特殊要求的,还需进行重点勘查。
GNSS控制网技术设计
1资料收集与踏勘
2精度设计
3基准设计
4网形设计
5观测设计
6技术设计书编写
GPS网精度设计
国家现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按照精度和用途将GPS网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级GPS网由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构成(相当于一等),B、C、D、E相对应于二等、三等、四等、一级。《规范》中对每个等级的技术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部委也相应地制定了GPS测量规程,用来指导GPS网精度设计与等级选择。
GPS网基准设计
设计阶段就应明确GPS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在起算数据要求方面允许同等级布网,但在起算点数量、分布合理性方面必须满足起算、检核,以及坐标转换或高程转换要求。在平面控制点方面,要求联测的高等控制点不少于3个;高程控制点方面,要求联测的高等水准点,在平原地区不少于3个,丘陵地区,不少于6个。
GPS网网形设计
由于GPS本身具有的技术特点,使得布网灵活、相邻点间无需通视。更多的是在保证GPS网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体现优化设计的准则。为此必须理解GPS网特有的观测方式和基本概念。
技术设计书编写
任务的概述
测区自然地理情况
引用文件
已有资料情况
主要技术指标
选点和埋石
布网方案
GPS网观测
仪器设备
观测数据处理
特殊问题的技术处理
质量控制方案
技术设计书=技术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