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文写作时代,体制内“笔杆子”这条路还能走吗?

Ai公文写作时代,体制内“笔杆子”这条路还能走吗?

写材料在体制内长期以来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堪称提拔晋升的硬通货。笔杆子们一直是重点培养对象,不少干部虽其他条件平平,但凭借出色的材料撰写能力得以平步青云。

遥想往昔,各单位、机关都有一位专属笔杆子,负责一把手重要讲话和年终重要报告,他们无疑是单位的核心成员。

然而,如今除了少数核心部门外,许多单位逐渐取消了这样的固定“笔杆子”,改为“事随人走”模式,即哪个部门的事务就由该部门自行起草材料。很明显,各部门撰写材料的水平参差不齐,且存在一定局限,材料质量自然难达专职“笔杆子”的水平和高度。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115/5f0d856ddea7ebd4030ed811586b03f2.jpg

那么,为何越来越多单位放弃专职“笔杆子”呢?

其一,年轻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是原因之一。

与老一辈不同,新一代领导干部接受过更科学系统的教育培养,大多更重实干。和许多年轻干部一样,他们对“对仗”“口号”式材料颇有微词,这从根本上降低了对材料撰写的要求。

其二,智能 AI 的作用不可小觑。

许多年轻干部向笔者推荐智能 AI,称用其写材料效果显著。笔者也曾尝试,其优点明显:方便快捷、语句流畅,基本能涵盖需求。但缺点也突出:内容假大空,缺乏贴合实际的措施和数据,材料只是通顺的废话。

当然,如果你用AI材料星、星火公文助手等非常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那又是另当别论。体制内专属训练的AI公文写作大模型,一次性1万字高质量底稿,人工审核再改改,再结合材料星ai纠错,即可快速完成材料任务。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115/f8088e663506a37cc757d02941263aa2.jpg

最后,过去培养“笔杆子”的主阵地是办公室。但办公室不负责业务,只是负责收集和整理信息。

由于缺乏一线工作的感知,导致产出的材料难免有些空话套话,这正是绝大多数年轻干部厌烦之处,也正逐渐被主流摒弃。

如今干部配备更注重专业化,一方面专业人才与专业岗位相匹配,另一方面干部在实践中思考、改进、创新,纵向更深入,这样更容易写出干货满满的材料。

不能说写材料已完全不重要,而是工作要求有了新变化。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除了综合行政类部门,绝大部分材料将更倾向于专业化、简练化、务实化。关键在于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一线工作的切身体会。

适当的文字编辑能力是锦上添花,人工辅助 AI 也能应付一二。当然,大材料还是需要大笔杆子的,但从以往相比,笔杆子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